■ 龍吉澤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法》第四十六條規定:國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政策性農業保險制度。鼓勵和扶植農民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建立為農業生產經營活動服務的互助合作保險組織。
(2)2009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擴大試點范圍、加大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保費補貼力度、加快建立農業再保險體系和財政支持的巨災風險分散機制,鼓勵在農村發展互助合作保險和商業保險業務。
(3)國務院(國發﹝2006﹞23號)《關于保險業改革發展的若干意見》:探索建立適合我國國情的農業保險發展模式,將農業保險作為支農方式的創新,納入農業支持保護體系。發揮農業部門在推動農業保險立法、引導農民投保、協調各方關系、促進農業保險發展等方面的作用,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有步驟地建立多形式經營、多渠道支持的農業保險體系。探索發展相互制、合作制等多種形式的農業保險組織。
(4)《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563號)第七條規定:國家鼓勵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和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組織,提高農業機械安全操作水平。《農業機械安全監督管理條例釋義》對第七條規定的釋義是:本條是關于職業技能培訓和安全互助組織的規定。解讀:國家鼓勵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組織,提高農業機械安全操作水平。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組織,實行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管理,對于學習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精神,增強守法意識和安全意識,樹立正確的經營與服務理念,維護自身和被服務方的合法權益都具有重要意義。安全互助組織主要包括:學習農業機械安全操作知識和維修保養知識,交流安全操作、維修保養技術和經驗,提高安全操作、維修保養技能和水平,保證作業質量和維修質量;互通作業信息,共同信守服務承諾,共同維護市場秩序;依法開展互助保險、合作救濟等活動,實現互幫互助互利互惠。
(5)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2011〕47號)印發《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探索開展農機政策性保險,鼓勵支持農機安全互助組織有序發展。
(6)農業部農機化司(農辦機[2011]7號)《關于做好2011年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通知》:要探索發展互助、合作等多種形式的農機保險方式,支持探索農機互助保險,協同保險工作部門開辦特色農機安全保險業務。
(7)農業部(農機發[2011]5號)《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機安全監理工作的意見》:鼓勵駕駛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組織。鼓勵安全互助組織提供安全救助和安全生產信息等服務。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機保險制度,加強農機綜合保險和安全互助保險研究,推動將農機保險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爭取財政資金對農機保險保費給予補貼,不斷提高保險服務水平。
(8)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2年3月19日在第十三次全國民政會議上強調:要進一步完善政策措施,積極支持發展社會互助團體和組織,鼓勵企業、團體、家庭及個人開展社會互助和慈善活動。
(9)農業部部長韓長賦2011年10月25日在《陜西、湖北兩省發展農機互助保險情況調查》材料上批示:“農機互助保險可作為新生事物加以支持和指導,亦可先在農機大省試點,這也是一件利民利農的好事。”
(10)農業部(農辦機[2011]58號)關于印發《全國農業機械安全監理“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的通知:鼓勵駕駛操作人員、維修技術人員依法成立安全互助組織。鼓勵支持安全互助組織有序發展,提供安全救助和安全生產信息等服務。鼓勵以師帶徒傳授農機安全知識和操作技能。探索多種形式的農機保險制度,加強農機綜合保險和安全互助保險研究,推動將農機保險納入農業政策性保險,爭取財政資金對農機保險保費給予補貼,不斷提高保險服務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