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林少華 本刊記者
一年之計在于春。在溫暖的陽春三月里,由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和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共同主辦,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北京三元綜合試驗站、北京延慶綜合試驗站、天津北辰綜合試驗站、天津武清綜合試驗站承辦的“落實《農業部科技促進年》暨《現代奶牛場發展戰略》論壇”在北京成功舉辦。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王鋒副主任、鄧榮臻副主任,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首席科學家、中國農業大學李勝利教授,以及綜合試驗站的領導,北京三元綠荷養殖中心、天津嘉立荷牧業、上海光明荷斯坦、現代牧業(集團)有限公司、黑龍江瑞信達牧業、沈陽輝山牧業和黑龍江完達山良種奶牛場等大規模牧場的場長、技術員,技術服務單位的企業家等近200 位代表參加了此次論壇。
王鋒副主任在講話中指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奶業發展,而當前消費者對乳品質量安全問題十分敏感,因此,在抓好生產的情況下還要抓好質量和安全。根據中央一號文件,配合農業部科技促進年活動,應重點加強奶業科技創新和推廣。王鋒在講話中將農業部奶業管理辦公室2012年的重點工作概括為3 個方面:一是奶業生產工作,包括奶牛良種補貼、標準化養殖、生產性能測定和奶牛進口等;二是牛奶的生產和質量安全工作,包括2012年奶業監測要實現兩個“全覆蓋”,從正面宣傳生鮮乳的質量和安全等;三是扶持苜蓿產業發展工作,2012~2015年,農業部和財政部將實施“振興奶業苜蓿發展行動”,每年安排資金5.25 億元,對生產優質苜蓿予以扶持,主要用于推行苜蓿良種化、應用標準化生產技術、改善生產條件和加強苜蓿質量管理等方面。相信通過些工作的進一步落實和實施,我國奶業將朝著更健康、更安全的方向發展。

會上,由李勝利教授倡導的“奶業技術服務創新聯盟”正式成立。奶牛技術服務聯盟的成立,將實現政、產、學、研、企的緊密結合,充分發揮系統資源的價值,建設完善的奶業產業服務鏈,形成信息化的奶業技術服務、科技創新、成果產業化的聯盟服務系統,進而實現企業、牧場以及整個產業的健康發展。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張勝利教授認為,這是奶業的一件大事,無論是機制上還是內容上,都是一個創新,其真正打破了部門和部門之間、企業和企業之間的技術界限,是真正適合奶牛場的一攬子計劃。
論壇上,領導和專家就我國奶業發展狀況、奶牛的飼養和管理等方面作了專題報告,其中:鄧榮臻副主任分析了當前的奶業發展形勢與相關政策;中國農業大學動物科學技術學院張沅教授作了題為奶牛全基因組選擇技術的報告;李勝利教授作了題為標準化奶牛場的管理關鍵技術與實施的報告;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劉玉滿研究員作了題為奶牛場的經營效果評價與方法的報告。除了專題報告之外,來自三元綠荷奶牛養殖中心、嘉立荷牧業、現代牧業等奶牛養殖集團的負責人還介紹了大型奶牛場經營管理的經驗和體會。與會代表紛紛表示,本次論壇不論是政策解讀、理論學習還是實戰經驗介紹,都異彩紛呈,使參會人員收獲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