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海晨
軟實力:倫敦奇跡
文/沈海晨
英國人很愛童話,那個拒絕成長的小飛俠彼德·潘說:“活著是一場可怕的大冒險。”盡管此前英國已經成功舉辦兩屆奧運會,但高傲的英國人依舊對奧運情有獨鐘,充滿感情。
當倫敦的新一屆市長鮑里斯·約翰遜先生于2008年從北京接過奧運旗幟的那一刻,他心里的石頭就放下了。這位曾當過《泰晤士報》記者的市長曾表示,英國人待人熱情,整潔紳士,且招待周到。他們為奧運專設的奧運交通專線、500輛豪華轎車配身著禮服司機、GPS導航系統、4萬間高級酒店房間,更夸張的是各路口的攝像監控頭每當看到有奧委會座駕駛過,路燈會自動轉換成綠燈,這些硬件設備為奧運大家庭的每一分子提供使用,英國的尊貴范兒就在這細節之上顯現無疑。
這其實是在傳遞英國人看重面子、要求體面做人的禮數。早前,法新社解讀倫敦奧運會是“用綿羊、馬匹、牛羊和一群家禽在體育場草坪上唱主角,這和北京奧運的氣魄沒有可比性。”但實際上,市長的高明之處,便是讓世人從貌似簡陋的開幕式上看到了他們無與倫比的創意和幽默討巧。
作為一個老牌帝國,英國試圖把本屆奧運作為其國家形象的營銷舞臺,重新找回身份的認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