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鄭賓
腰斬“一條龍”
文/本刊記者 鄭賓
一個分工明確的詐騙團伙,一群貪得無厭的不法分子。他們偽造證件,騙取信用卡非法套現。短短一年半時間,以不正當手段騙得信用卡160余張,非法牟利70余萬元。近期,上海普陀警方經過縝密偵查,一舉破獲了這個詐騙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何麗、徐青等6人。這個詐騙團伙,是靠什么維系運作的,又是如何屢屢詐騙得手的呢?
為了及時了解金融業發展的最新動態,更好地防范和打擊金融犯罪,上海普陀警方與滬上銀行定期召開通氣會,相互通報近期情況。在2011年下半年的一次通氣會上,普陀區某銀行反映的一個情況引起了偵查員的注意。
該銀行發現,2009年年底至2011年上半年,陸續有一些小企業到該行為其員工辦理信用卡。這些用戶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頭兩三個月有著較高的活躍度,持卡消費、提現、還款都很正常,但之后他們開始大額透支信用卡,卻連續數月欠費不還。銀行多次郵寄催款單,并通過短信、電子郵件等催繳還款,都如石沉大海,毫無回應。這些人就像突然消失了一樣,打電話過去要么關機,要么不接。最后,銀行只好通過用戶辦卡時登記的身份證號碼找到這些人,卻更加吃驚地發現,其中大部分人工作和生活根本就不在上海,而且他們都稱自己從未在該行辦過信用卡。類似的用戶竟有近百人之多。
普陀公安分局經偵支隊了解到這個情況后,經過初步分析,認為這極有可能是有人在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信用卡詐騙行為。從作案手法看,應該有多人參與。普陀警方非常重視,于2011年12月組織6名精干警力成立專案組,立案偵查,進行破案工作。
偵查員從已經掌握的線索入手,對上海其他區縣及周邊地區的類似案件進行串并,開展深入調查。很快,警方梳理出十幾個信用卡持有人的聯系電話,隨即進行試打。可是和銀行試打用戶電話的結果一樣,要么關機,要么無人接聽,花費不少時間卻一無所獲。但偵查員沒有氣餒,更加細致、更加耐心地進行摸排偵查。終于,第二天夜里,一個信用卡持有人何麗進入了警方的視線:此人曾在多家銀行辦過十幾張信用卡,提供給銀行的信息相互矛盾,且其辦卡的時間及透支欠款的手法都與此案吻合,此人有重大作案嫌疑。
然而,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出乎所有偵查員的意料之外:何麗此前就有過詐騙前科,且已于2011年公安部在全國開展的網上追逃專項督察“清網行動”中落網,目前被關押在上海的一個看守所里。那么,何麗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她為什么會連續作案呢?
何麗,青海人,今年45歲,一眼看去,是個沒什么特別之處的中年婦女。幾年前,因為性格不合,她和丈夫離了婚,當時正在讀高中的女兒跟著她一起生活。何麗覺得,自己沒什么文化,日子過得不幸福,眼看這輩子也沒什么指望了,但她不想讓女兒和她走同樣的路,于是千方百計為女兒提供更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條件。可是,沒有一份穩定工作的她,錢從哪里來呢?
鬼迷心竅之下,何麗想到了詐騙。她看到過一些貸款詐騙的新聞報道,覺得可以模仿其手法騙點錢,就把這一想法告訴了自己的老同學程敏,兩人商量后覺得可行,便向一位急需用錢的朋友下手了。她對朋友謊稱,自己認識某銀行信貸部經理,可以幫助朋友作房屋抵押貸款。她向朋友保證:“你只要將房產證交給我就行了,其他事情我全部幫你搞定。以我和這位經理的交情,肯定能幫你貸到更多的錢!”出于信任,朋友將房產證交到了何麗手上。隨后,何麗和程敏偽造了其他的證明文件,以朋友的房屋作為抵押從銀行貸到了十幾萬元人民幣,兩個人平分了這筆錢。就在朋友眼巴巴盼著這筆錢救急的時候,何麗將房產證還了回來,并說:“實在不好意思,我那位銀行里的朋友調到其他部門了,沒能幫上忙,貸款沒批下來。”朋友根本沒想過何麗會騙他,收好房產證,此事就算結束了。
何麗知道,這次漏洞百出的詐騙很快就會被發現,于是,她將女兒寄養在親戚家中,和程敏一起逃出了青海。當銀行和何麗的朋友發現被騙了的時候,兩個騙子早已金蟬脫殼,不見蹤影了。這一逃,就是六年。六年中,何麗和程敏輾轉來到上海,騙到手的那十幾萬也早已使用殆盡。何麗知道自己是有案底的人,一直小心謹慎,不敢到正規公司找工作,只是給私人老板打打零工,用的都是假名字。由于收入不多且不穩定,何麗的生活越來越拮據。女兒考上大學后,重新和何麗取得聯系并來到上海。兩個人要生活,女兒還要讀書,加在一起,是筆不小的開銷。何麗又陷入了捉襟見肘的境地。情急之中,在第一次詐騙中嘗到甜頭的何麗和程敏,又打起了信用卡詐騙的主意。
2012年1月,何麗歸案以后,偵查員第一時間提審了她。從她的交代中,參與此次信用卡詐騙的團伙成員一一浮出水面,他們在詐騙中扮演的角色和分工也逐漸明晰起來。
2009年底,經過朋友的介紹,何麗認識了某銀行的信用卡推廣員薛強。急于改變生活狀態的何麗立刻意識到,“賺”錢的機會來了。何麗和她在上海的同居男友徐青、老同學程敏,以及他們的社會朋友劉某商量后,一致認為,可以利用薛強的關系,冒充他人身份,向銀行申請一批信用卡,刷卡套現。何麗請薛強作為他們和銀行之間的橋梁,并許諾,辦出信用卡后,將每張卡信用額度的6%交給他作為好處費。薛強思量了一下,這筆交易對他來說沒有壞處,除了有錢拿,還能提高工作業績,完成銀行的發卡任務,何樂而不為呢?
何麗等人經過精心的謀劃,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騙卡、升額、套現“一條龍”流程。為了一次性辦出多張信用卡,他們決定以公司的名義為其員工去銀行申請。先是由劉某利用他和廣東某金融公司的關系,買來大量的身份證復印件和對應的個人資信證明,再由徐青偽造多家上海企業的營業執照。這些企業有些是徐青在網上查詢到的,有些是他直接從制假攤販處買來的資料。
一切準備就緒,詐騙的“戲碼”正式開演。他們有一句行話叫“開盤”。所謂“開盤”,就是每一批冒用他人身份資料辦理信用卡的時候,都會打著某一家公司的旗號。為了應付銀行的審核,需要以這家公司的資料租賃辦公地點、申請固定電話,并以租賃地址作為收取信用卡的地址。這個固定電話會被呼叫轉移到“開盤”人的手機上,用以接聽銀行審核電話。還要偽造這個公司的印章,用于開具收入證明和工作證明。誰要“開盤”就由誰去辦理上述事情。
之后,何麗等人就將填寫好的申請材料交給信用卡推廣員薛強,由薛強遞交銀行辦出信用卡。申請表交到銀行后,銀行會打電話核實信息。何麗等人準備了十多部手機和多個電話號碼,根據被冒用人的情況輪流接聽電話,確保信用卡能夠順利核發。為了能申請到較高額度,何麗等人在被冒用人的身份上也做了點文章,有公司高管,也有業務骨干,收入證明相應開得很高。根據這些信息,銀行給出的信用額度在3萬~5萬元不等。
薛強對這些公司及員工的信息也并非全然信任,他曾向何麗提出到這些公司去看看。何麗知道瞞不過,只能承認公司是假的,但她又對薛強說:“我可以向你保證,申請人都是真的。我們冒用公司名義,也是為了能多辦出幾張卡,您就幫幫忙吧。”薛強看在好處費的分上,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信用卡到手后,何麗等人各自認領幾張,在卡的背面簽上冒用人的名字。他們持卡消費簽單時,就使用卡背面的名字。為了使他們的騙局更具有欺騙性和隱蔽性,他們頻繁消費,并按時還款,讓信用卡保持較高的活躍度。這一手法著實高明,銀行完全被騙過了,甚至將其中幾個“用戶”列為“優質用戶”,為其提高了信用額度。
再接下來,何麗等人便開始大膽透支套現了。或者購買購物卡,以九七折的價格賣給黃牛套現,或者持卡直接提現和消費。何麗還給了女兒趙倩幾張信用卡,讓她去刷,但為了保護女兒,她從來不讓女兒沾手偽造證件、填申請表、還款養卡的事情。何麗不知道的是,在女兒第一次拿著冒領的信用卡消費的時候,她就已經觸犯了法律。
2012年2月,根據掌握的線索,普陀警方在徐青租住的寓所內將其抓獲,當場查獲已被廢棄的信用卡160余張,作案用的手機十余部以及大量尚未使用的身份證復印件。徐青到案后的第三天,何麗的女兒趙倩攝于法律威嚴向警方投案,其他涉案人員也先后在上海和廣東等地被抓獲。“一條龍”被警方攔腰斬斷。目前,犯罪嫌疑人何麗等5人已因涉嫌信用卡詐騙罪被警方移送上海市普陀區人民檢察院起訴,趙倩被取保候審。
(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警方提示
日常生活中,如何防范信用卡詐騙是一個值得引起關注的問題。在本案中,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夠屢屢得手,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們通過各種途徑獲取了一批身份證復印件和工作單位信息,而選擇“有身份”的人,能夠滿足銀行辦理信用卡的條件許可,從而能夠順利冒領信用卡。辦理此案的偵查員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身份證號碼和工作單位等信息,需要提供復印件時,要在復印件上注明使用緣由及有效時間。在任何情況下,身份證或單位證明文件遺失都應盡快掛失、補領,以免被別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