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平
摘 要: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有重大影響,目前大多數企業只是將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作為其財務目標,而較少考慮社會責任。因此,企業如何構建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的財務目標,承擔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是當前企業財務目標的重要考量之一。
關鍵詞:企業 社會責任 財務目標
中圖分類號:F23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2)07-132-02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幾年來,企業社會責任事故頻頻發生,引起了政府及社會公眾的極大關注。這些社會責任事故,最主要的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環境責任,另一個是安全責任。2011年6月,由中海油和美國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全資子公司康菲石油中國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渤海灣蓬萊19—3號油田,相繼發生兩次溢油事故。事故后,康菲公司并沒有對溢油所造成的環境問題作出正面回應,更沒有對受此影響的漁民給出及時相應的賠償,其所作所為明顯地表現出了社會責任的缺失。而由三鹿等中國知名公司嬰幼兒奶粉中查出含有嚴重損害嬰兒健康的三聚氰胺的“國產奶粉危機”諸多事件,更是舉國嘩然,也再一次掀起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對中國商品品質安全的疑問與擔憂。
在經歷了三鹿奶粉三聚氰胺、康菲漏油等事件后,企業社會責任又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同時也顯示了一些企業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時,嚴重忽視了對社會責任的關注與承擔。
由此可見,企業財務目標的選擇對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有重大影響。如果企業只是將追求企業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等作為其財務目標,一味地追求自身利益、短期收益,而忽視其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將不利于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最終會讓企業失去誠信、走向衰敗。本文從企業社會責任的現實出發,淺析了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關系,并針對我國當前企業現狀提出了企業應當構建以社會責任為基礎的財務目標。
二、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關系
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之間既存在矛盾,又有內在的一致性。具體表現如下:
1.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矛盾。如果企業承擔起社會責任,這會在一定程度上減少股東財富,企業自身的成本中就會增加承擔社會責任的成本。企業片面地去承擔社會責任,而超過了企業自身的承受能力,忽視了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勢必會加重企業的經濟負擔,導致企業虧損甚至破產,從而影響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反過來,如果企業為了實現價值最大化,降低成本,一味地去追求利潤,而不顧及企業社會責任的承擔,不僅使得社會公眾的利益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加劇企業與外部壓力之間的利益沖突,影響了社會宏觀經濟的發展,企業也失去了持續發展的前提和保障,更重要的是,這會讓企業形象大損,業績下滑。顯然,這與企業最初為了實現更多利潤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
2.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的一致性。從表面上來看,企業承擔社會責任會影響企業的正常經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成本,這與財務管理的目標之間產生了沖突與對立。但事實并非如此,如果從企業的長遠考慮,企業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與企業的財務目標是一致的。企業社會責任理論強調企業是社會的一個重要單元,應當在考慮經濟利益的同時估計到社會利益,這并不意味著社會責任理論否認企業的贏利性以及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企業作為社會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單元,應當對資源、環境等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企業可以通過提高效率以及技術等來履行社會責任,從而減少企業生產經濟活動對環境造成的破壞,同時也可以降低污染,節約能耗,使得企業的成本降低,產品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力。從這個角度講,企業的社會責任的履行會有助于企業財務目標的實現。當然,社會責任理論首先提到的是企業的經濟責任,是在企業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的前提下形成良性循環,有助于企業在實現自身盈利以及自身價值最大化的基礎上履行社會責任。因此,社會責任并不否認企業的財務目標,而是對傳統的理論的補充,是在企業考慮自身經濟利益的同時去考慮社會利益。因此,社會責任和財務目標之間并不矛盾,而是一個相互促進的過程。
三、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下的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目標
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之間是相互促進,此消彼長的。社會契約論下的企業社會責任認為,企業的財務目標應當是一個多元化的函數,即企業在建立自己的財務目標時,不僅將股東權益等作為因子,更應當將社會責任作為一個因子,納入到企業的財務目標函數中去。同時,從承擔社會責任這個角度出發,考慮各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所以,筆者提出企業要構建社會責任視角的財務目標,即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因為,相對于其他財務目標而言,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具有以下優點:
1.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兼顧了企業各方利益。首先,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考慮了股東的利益。股東財富的最大化是近年來西方財務管理中的比較認同的觀點,股東是企業的所有者,保護股東的利益是企業經營管理的宗旨之一。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做到了既不忽視股東的利益,又在兼顧股東利益的同時,使得其他各個相關者的利益達到最大。其次,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協調了經營者的利益。經營者具有經營管理權,且承擔經營風險,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充分地調動了經營者的積極性,在利益上采取分享的機制,協調了所有者與經營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從而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另外,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兼顧了債權人的利益。這可以充分考慮債權人的利益,讓債權人充分了解企業的償債能力,從而降低預期的風險,使得企業的利益與債權人的利益息息相關,保證了企業與債權人之間的交易安全性和經濟的流通,也保證了債權人實現本金收回的安全性和利息回收的收益性。最后,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保證了職工的利益。眾所周知,企業的利益關系到每一名員工的利益,在企業對人力資本日益關注的今天,要想留住高水平的員工,提高員工的忠誠度,必須充分考慮企業員工自身的利益。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充分考慮了企業員工的責任、權利和利益的對等,讓員工自己的努力與辛勤勞動與回報成正比。這樣不僅充分調動了員工的積極性,也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注入了健康的活力。
2.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的財務目標引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進入21世紀,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就提出構建和諧社會的戰略任務,而和諧社會的構建要求企業需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是社會的微觀經濟主體之一,遵守社會正常的經濟秩序,維護市場的正常發展,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義務。但是,企業在遵守正常的法制時,也必須兼顧到各個利益相關者諸如所有者、員工、債權人乃至整個社會的利益。目前,不少企業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浪費社會資源、破壞社會環境的現象屢禁不止,康菲漏油等事件就是很好的一個例證。因此,筆者提出以相關者利益最大化作為企業的財務目標,不僅從根本上滿足了基本的財務管理目標,更重要的是,這從根本上增強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意識,引導企業去主動地履行社會責任。
3.相關者利益最大化約束著企業必須愛護環境。當前的市場不僅是企業經濟利益以及業績之間相互競爭的市場,更是在環保時代的背景下,企業之間環境破壞度和資源利用率相互競爭的市場。企業不得不面對環境的壓力以及如何節約資源的困擾,這對于處于重污染行業的企業來說更是一項異常艱巨的任務。為了能在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企業必須減少環境成本、降低材料消耗以及增加環境信息披露的程度、推行綠色財務管理。企業承擔社會責任就要求企業要合理地利用社會資源,這樣也會更好地保護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康菲石油在其官方網站上稱其目標是“安全環保地作業,使無論任何一方——我們的員工、承包商、客戶、鄰居或社區的利益,都不會受到損害。”事實上,該企業并沒有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企業履行生態環境保護、減少資源消耗的社會責任,直接關系到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建設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同時,關系到企業長期而穩定的發展。
孟子曰:“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企業的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著不統一甚至對立,但是從長遠來看,二者又是相互促進的。筆者認為,企業為了確定合理的財務目標,就應當將社會責任與企業的財務管理活動結合起來,將社會責任這一元素納入到企業的財務目標中,構建社會責任視角的企業財務目標,即相關者利益最大化。只有這樣,才能履行對利益相關者的責任,兼顧各方的利益,實現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寧永志.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協調的探討[J].會計之友,2010(1)
2.胡萍.企業財務目標與社會責任[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8(3)
3.高翠蓮,王陽.企業財務管理目標與企業社會責任[J].會計之友,2011(6)
(作者單位:泰山職業技術學院 山東泰安 271000)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