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用碎
(永嘉縣職業中學,浙江 永嘉 321004)
校企合作辦學是職業教育的重要舉措。《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中明確提出:“進一步建立和完善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滿足人民群眾終身學習需要,與市場需求和勞動就業緊密結合,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結構合理、形式多樣,靈活開放、自主發展,建立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要“依靠行業企業發展職業教育,推動職業院校與企業的密切結合”。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印發 《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的通知 (教職成[2007]4號),明確要求必須加強學生的教學實習和實踐,中等職業學校三年級學生要到生產服務一線參加實習;加強和推進校外實習力度,使校內生產性實訓、校外實習比例逐步加大,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校企合作的基本內涵就是產學合作、雙向參與,實施的途徑一般是產學訓結合、頂崗實習。
構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是職業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校企共建合作辦學,打開校門,走出去,請進來,建立起緊密的校企合作平臺。同時,合作辦專業,合作辦班,實行“近距離”辦學,“訂單式教育”。
校企合作辦學采用課堂教學與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有機結合,充分發揮職業教育的技能訓練特色,同時很好地實現人才培養目標以滿足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我校積極探索新形勢下推進工學結合、實習的新思路、新措施和新方法,把有效推進工學結合、實習作為國家示范性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標準之一。學校從2005年實施:第一學年新生以素質教育和文化基礎教育為主;第二學年學生以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訓練為主;第三學年以頂崗實習為主,經過崗前綜合訓練后,到企業參加實習,實現學生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為了實現所培養的技術、技能人才與企業 “零距離接觸”的目標,強化學生專業對口的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我校廣泛建立校外實習基地,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與奧康集團、紅蜻蜓集團、報喜鳥集團、正泰集團、宣達集團、方圓集團、中國移動永嘉分公司、錢塘世紀大酒店等43家企業簽訂了協議,建立了固定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
我校與企業聯合制定培訓計劃和實習管理辦法,共同指定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學生在企業實習期間嚴格按照管理辦法來安排實習,把因需施教落到實處,使人才的培養更貼近市場需求。工廠根據生產情況提供實習生的實習場地、設備和實習作業崗位,提供技術人員進行指導,派專業技術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對學生進行專業理論與實際操作進行系統培訓和考核。每學期企業派相關人員到學校對學生授課,校企共享師資資源,強化實訓環節,突出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
校企合作雙方制定或簽訂相關的管理制度和合作文件,如:《永嘉縣職業中學學生實習過程管理辦法》、《校外實習教學計劃》、《校外頂崗實習獎學金制度》、《實習協議書》、《校企合作協議書》、《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協議書》等,明確校企合作中相關各方的權利、義務和責任。
我校堅持工學結合、加強實習,培養的學生符合企業的要求,畢業生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成效明顯。
(1)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財政部《關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辦法》精神,各專業教師進一步提高對實施工學結合、實習的認識,明確實習是校內實訓向校外的延伸,是學生必須完成的學習任務。要切實轉變辦學思想,加強與企業的緊密聯系,加強學生的生產實習和社會實踐,改革以學校和課堂為中心的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真正培養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素質、高技能人才。
(2)以就業為導向,全面推廣實習與就業相結合的做法,積極鼓勵學生結合就業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目前,一方面企業用工招聘提前,另一方面溫州市經濟持續快速協調發展的形勢,吸引了諸多畢業生,大量畢業生搶占溫州及永嘉就業市場,就業形勢嚴峻。為此,我校實習就業處積極為學生開辟就業渠道,全力搶占就業市場制高點,努力使實習單位成為學生的就業單位。
(3)確保每位學生有實習單位,實習單位以學校推薦為主,學生也可以自己尋找實習單位。為了促使實習單位成為學生的就業單位,提高就業率和穩定率,我校邀請校企合作企業及其他相關專業對口企業,積極籌劃,進行校園大型現場招聘會,面對面地進行雙向頂崗實習就業選擇。如:2011年5月24日,我校共邀請奧康集團、正泰集團、佰特利集團、溫州國貿大酒店等62家企業,在學校文化長廊上現場設攤,進行一場“零距離”雙向選擇的大型現場招聘會,我校2009級830位實習生,除了自己確定已由家長落實單位外,其余563位學生通過面試全部被各行業的眾多企業搶走,2009級鞋藝設計班的3位同學還直接進入了溫州巨日鞋業的設計室頂崗實習。我校頂崗實習校園大型現場招聘會開創了溫州中職學校的先河,取得了巨大成功,溫州日報、永嘉報、永嘉信息網、永嘉教育網等媒體進行了報導。
(4)創新、完善和推行多種形式的實習管理辦法,加快推進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各專業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找準企業與學校的利益共同點,注重探索校企合作的持續發展機制,建立學校和企業之間長期穩定的組織聯系制度,實現了互惠互利、合作共贏。教學管理進行了學分制、彈性學制等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以適應工學結合、校企合作培養模式的要求。
(5)我校制定了《永嘉縣職業中學學生實習過程管理辦法》,加強對實習環節的管理,努力形成以學校為主體,企業和學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訓練學生的教育模式。校企雙方安排穩定的管理人員,共同研究制訂實習計劃和管理辦法,確保實習的內容、形式和管理方式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職業道德,有利于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和就業能力的提高。建立和完善學生實習管理制度,加強學生實習的過程管理,保證學生實習既有學習任務,又有生產任務,力求做到畢業鑒定、實習、就業三者的有機結合。
(6)改革教師工作量計算及考核辦法,改變教學工作量考核片面單一體現教學課時數的現象,將教師對學生實習的指導和管理納入教師工作量,調動教師從事實習管理工作的積極性,增強了教師實習管理工作的責任心和質量意識。
校企合作、頂崗實習,拓寬了實習就業的門路,然而,我們在校企合作的探索過程中遇到了一個大難題,就是校企合作使得學生就業率大大提高了,而穩定率很低,就業一年內穩定率不到30%,這令企業非常頭疼,也使學校感到棘手。我們通過調查研究終于找到方法,從2005年開始我們先后開設了“奧康班”、“企管班”、“酒店管理班”、“機械加工班”等企業合作辦學班,針對學生第二學年開始就由企業 “零距離”進行崗前培訓,從而使就業穩定率均達到了90%以上,現就“奧康班”的成功范例作簡要分析。
(1)“奧康班”招生對象是我校高二年級各專業學生,每年九月下旬,校實習就業處向高二各班下發與奧康人力資源部一起策劃的“奧康班”招生簡章及登記表,同時通過校廣播站、晨會進行廣泛宣傳。
(2)招生面試,奧康人力資源部派遣一組各專業面試考官對所有報名學生進行一一面試,根據面試成績擇優錄取100名學生組建“奧康班”
(3)組建班委組織,“奧康班”班主任、副班主任分別由我校實習就業處主任和奧康人力資源部經理擔任,選舉產生班組織委員,負責班級日常管理和活動。制定“奧康班”學習手冊,制定《永嘉縣職業中學‘奧康班’班規》,規范班級學員學習和管理。
(4)校企雙方共同研究制定培訓教學計劃和課程,規定教學時間,培訓時間一般為每周一次,每周三下午3、4節課(全校學生為課余活動時間),課程安排如永嘉縣職業中學2011屆“奧康班”課程表:
永嘉縣職業中學2011屆“奧康班”課程表

序號 日期 時間 課程 負責人 地點1 1 1年0 9月 1 5:3 0—1 7:0 0開班典禮 楊艷 階梯教室2 3 1 1年1 0月1 5:3 0-1 7:0 0企業文化 楊艷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職業生涯規劃 盧衛敏 階梯教室4 5 1 1年1 1月1 5:3 0-1 7:0 0陽光心態 王少峰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商務禮儀 楊艷 階梯教室6 7 8 1 1年1 2月1 5:3 0-1 7:0 0從業心態 熊新穎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終端形象 陳美艷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禮儀與銷售的邏輯性 謝靈燕 階梯教室9 1 0 1 1 1 2年1月1 5:3 0-1 7:0 0店務管理 何梅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銷售技巧 章佩佩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銷售顧問日常工作流程 柯雪芬 階梯教室1 2 1 3 1 4 1 2年2月1 5:3 0-1 7:0 0銷售顧問必備業務知識 盧衛敏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產品材料識別 謝靈燕 階梯教室1 3:4 0-1 5:0 0物流管理 孫如峰 階梯教室1 5 1 6 1 7 1 8 1 2年3月1 3:4 0-1 5:0 0售后處理技巧 柯雪芬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商品陳列 陳麗娟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執行力就是戰斗力 盧衛敏 階梯教室1 5:3 0-1 7:0 0經驗分享 楊艷 階梯教室備注:該課程根據具體情況調整順序與內容
(5)勤工儉學,積極參加社會實踐。寒暑假,學生自愿雙向選擇,校企合作企業與學生及家長簽訂勤工儉學協議書,組織各專業學生到不同崗位進行勤工儉學,使培訓學習與生產服務相結合,學以致用,培養人才使之快速成長,如2010年寒假,09電子商務班女同學周小麗,在奧康五馬精品店寒假勤工儉學20天,她在營銷業績考核中獲得第一名,除了20天的工資900元外,另獲得獎金3000多元,這也是我校企合作辦學獲得成功的一個范例。
(6)結業考核與頂崗實習。5月份,“奧康班”根據平時考核成績和年終學習考核,由學校及企業共同頒發結業證書。7月份,結業學員通過雙向選擇可以直接進入奧康集團進行頂崗實習。
(7)成效顯著。如2010年7月份我校學生去奧康集團的頂崗實習生有60人,2011年9月份,我們經過調查,有一個學生途中因家長另有打算流失外,59名學生仍在奧康上班,就業穩定率達98.3%。其中08計算機班的金曲杰同學在奧康龍港名品店頂崗實習,2011年元月在公司店長競聘中脫穎而出,成為新店長,當月福利工資就高達6000多元,一名實習生成為“當家人”,這是校企合作成功的體現。我們的畢業生的確了不起:07級畢業生葉文婷為樂清虹橋店店長,2011年3月到8月每個月福利工資都不低于5000元,8月份還高達8800元;2011年7月奧康溫州營銷公司評出的 “十佳優秀員工”中有8人是我校畢業生。
校企合作,學工結合,訂單式培養模式在我校取得了顯著成效,實現了企業、學校、學生的“三贏”。
[1]中等職業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主辦,2011(1-8).
[2]素質教育論壇.讀寫算雜志社主辦,2011(1-7).
[3]職業教育研究.天津工程師范學院,201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