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清)《人中畫》中的《自作孽》改寫
國之新/編文 徐樂樂/繪畫

1 明萬歷年間,徽州府祈門縣童生汪費,才學平平,屢考不中。他家中貧窮,無錢求教名師。后來聽說老秀才黃輿為人端方淳厚,他就寫了個門生帖子,求拜黃輿為師。

2 黃輿生性慈善,是個長者。他憐汪費家貧,非但不收束脩,還常常資助些銀兩給汪費。他指點汪費文章,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汪費受教后,得益匪淺,才學大進。

3 汪費學了年余,再赴歲考。果然,今非昔比,中了秀才。他十分得意,黃輿也很高興。黃輿資助他盤纏,師生兩人結伴同行,歡歡喜喜一起上南京鄉試。

4 兩人三場考畢,黃輿依舊不中,汪費倒中了第一百二十名舉人。黃輿自己不中并不在意,卻很為汪費高興。窮汪費簡直一步登天,更是喜得骨頭都酥了。

5 在南京的徽州財主們,一見同鄉汪費中了,都紛紛送來銀子祝賀,還備酒替他道喜。汪費與黃輿雖是師生,赴席時,汪費毫不遜讓,昂然上座,不再把黃輿放在目中。

6 回鄉后,汪費終日拜府縣長官,拜鄉宦富翁,可從不去黃輿家,家中請酒設席,也一次不請黃輿。知情者都議他忘了黃輿對他的提攜教學之恩,黃輿本人卻一笑置之。

7 當時黃輿五十六歲。縣里愛他文才,出文書送他進京選官。他到了吏部要求考選,只是因為沒有銀子打通路子,呈文進部,如石沉大海,毫無動靜,無人理睬。

8 他在京中候考日久,進退兩難,心情苦惱。一日,他閑步解悶,來到一個寺中,看見一個白頭老者坐在方丈室內。他認作是游廟之人,便也在老者身旁坐下。

9 老者見黃輿也是個老人,就與他敘談起來。黃輿有問必答,對答如流,議論純樸,識見公允,老人很是喜歡。他順口問道:“吾兄不是本地人,來京貴干?”

10 黃輿滿腔苦楚,正無處可訴,見問便將進京選官,吏部候考,至今不理不睬之事,細細說了一遍。老者嘆道:“吏部如此作難,深為可惡,兄不必著急,明日自有公道。”

11 兩人正說著時,外面喝道聲響,有官員來朝。黃輿趕緊與老者告別。出來時,他聽說來官竟是吏部尚書,深嘆自己與尚書近在咫尺,卻身份遠殊,無法當面訴告。

12 次日,吏部文選司周兼差人來請黃輿去考選。黃輿喜出望外,趕去應考。周兼對他道:“王相公已將你的詳情向吏部尚書說清,尚書決定你可免考,以知縣選用。”

13 黃輿經周兼言明,才知吏部尚書的知友王相公,就是昨日寺中的老者。但是黃輿為人耿直,不愿不考而官,堅決要求按照規定考試。周兼見他出于誠意,便出題面試。

14 周兼批閱黃輿考卷,愛他才高,相信他定能科舉高中,故只讓他暫任一個冷教官,勸他留下考生身份,爭取下科赴考。黃輿接受勸告暫任教官,等候下科。

15 這年,汪費正好到北京赴會試。一日,他錯過宿店,晚上借住在一所莊院。他看見主人桌上有一本朝報,朝報上登載著黃輿選任教官的批文,他看后揚聲大笑。

16 主人驚問汪費為何發笑。汪費說:“這黃老兒是我的老師,只選得一個冷教官,這官是撈不著銀子的。”主人勸他扶持老師一下。他道:“這種不通世故的人,哪值得扶持。”

17 主人見汪費做官為利,待人無義,驕矜勢利,就嗤一笑,不再答理他了。汪費并不覺得自己可恥,依然揚揚自得。第二日清晨,他也不向主人謝別,傲然而去。

18 汪費至京參加會試,三場下來,相當得意,他四下里夸耀于人,以為自己必中無疑。事實上,汪費這場確是被取中了第一百八十五名進士。

19 誰知考官趙崇禮,正是汪費借宿過的房主人。他在填榜時,發覺汪費就是暴戾跋扈、德義有虧的借宿者。他想此人謀官求利,居官必貪,因此將他榜上除名了。

20 汪費見榜發無名,又聽說了除名的緣故,氣得目瞪口呆。他做官心急,不肯等候下行再考,便用銀子向吏部行賄,設法謀得個江西德安知縣。

21 汪費到了江西德安任上,貪酷異常。打官司大案必收銀子五十、一百,小案也需三兩、五兩。縣里的地皮,都要被他卷光,恨得老百姓人人咒罵不絕。

22 兩年后,又逢秋闈取士,黃輿果然考中舉人。第二年春闈,他又占高魁,成了進士。黃輿老年連科高中,苦盡甘來,自是高興。吏部選任他為工部主事。

23 黃輿在任上,一清如水,商民頌德。一年后,他升任江西巡按。他便衣赴任,寒寒酸酸像個下第儒生一樣的進入江西境內,沿途察訪民情,勘探當地官吏政績。

24 那日途中,黃輿巧見汪費坐在一只停泊在岸邊的船中。原來汪費的德安知縣任期已經將滿。他上京去吏部行賄,獲準連任三年,現在正乘船趕回德安任所。

25 黃輿因為沿途訪得汪費許多貪贓枉法、搜括民財的罪行,所以,他上船來見汪費,想勸他改邪歸正,免獲重罪。汪費以為黃輿依然是個老秀才,傲然上坐,并不見禮。

26 黃輿見他驕橫如故,便諄諄勸道:“君今為民父母,想必一定以愛民恤民為重。”汪費道:“小民刁頑,治理非嚴不可。”黃輿警誡他:“聽說按院將到,君還是斂跡為佳。”

27 汪費一聲冷笑:“我拼著送新按院幾千兩銀子,他難道還會參劾?你連科不舉的一個迂腐秀才,也談什么‘治民’,豈不可笑!”說罷,命人將黃輿趕上岸,開船而去。

28 汪費回到縣中,依舊橫行胡為,魚肉百姓。過了幾天,新按院到省,汪費忙會同各縣,隨著三司、各府去按院衙門參謁。

29 行禮時,汪費隨眾跪拜,抬眼將按院一看,不由驚得滿身是汗。原來按院大人就是黃輿。行完禮,眾知縣都站起身來,汪費卻伏地不起,磕頭如搗蒜,哀求黃輿寬宥。

30 黃輿道:“聞你貪酷甚烈,民憤極大,你求百姓寬宥吧!”第二日,按院大人放告。老百姓聽說按院為官清正,就有上千狀子來鳴冤告狀控告汪費,黃輿都準了。

31 黃輿將汪費交理刑官嚴審,汪費只得如實招供。黃輿秉公執法,將他撤職判刑。汪費此時深悔當初負義忘恩,貪贓虐民。他心中抑郁,刑期未滿,已經瘐死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