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孫維晨

早就被國家明令禁止的高爾夫球場不但沒有銷聲匿跡,反而在近幾年大張旗鼓地擴張。有的政府部門還主動幫助商家違規建造高爾夫球場。
在北京,永定河的沿線兩岸遍布著大小不等的高爾夫球場。這里被人們稱之為“高爾夫球走廊”。業內人士介紹說,最小的高爾夫球場占地在1000畝以上,最大的甚至超過了5000畝。
目前,北京有多少家高爾夫球場?原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北京泛華新興體育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崔志強給出的答案是,大概60家。
其實,早在2004年1月,國務院便下文各地不準再新建高爾夫球場。此后,國家又陸續7次下文,重申這一規定。
然而,從2004年到現在,全國高爾夫球場從170家左右增加到了600家左右,除西藏外,各省市區都擁有了高爾夫球場。
在北京市昌平區溫榆河附近的一處球場,負責澆灌草坪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球場用的都是地下水。球場的1500畝地每天都需要噴灑灌溉,一天就得用幾千噸水。其他地方的高爾夫球場也是使用可飲用的水源來灌溉草坪。
根據《北京市自建設施供水管理辦法》規定,自建設施供水開鑿水源井,應當向相關行政主管部門申請鑿井許可,按月報送用水量,繳納水資源費。
資料顯示,2010年,北京高爾夫球場總的耗水量將近4000萬噸。這相當于一個百萬人口的中等城市的全年生活用水量。
高爾夫球場不僅是一個巨大的耗水黑洞,而且它們對環境的破壞也非常嚴重。在一份高爾夫球場年度報告中陳述,一個占地1000畝的18洞高爾夫球場每個月施用的氮磷鉀混合肥、殺菌劑、殺蟲劑至少在13噸,而這些化肥、農藥被草坪吸收的不到一半,大部分都隨雨水從陰溝暗槽里流向附近的水庫、河流,有的則滲透到地下。
深圳朝向管理集團(下稱“朝向集團”)是一家專業的高爾夫公司,連續兩年發布了中國高爾夫白皮書。朝向集團提供的數字顯示,2004年前,北京市高爾夫設施只有15家,2004年國家叫停之后,總共又開業了40多家。也就是說,北京市絕大多數高爾夫球場都屬于違規項目。這些違規球場是怎么建起來的呢?
有高爾夫球場負責人透露,他的公司原來在外地,2008年才到北京投資建設高爾夫球場。當初是北京某區的招商部門主動找到他們,并提供了多塊土地供他們選擇。招商部門還幫助他們以綠化公司的名義辦理執照。
原中國高爾夫球協會副主席崔志強證實了這位負責人的說法。他表示,2004年高爾夫球場禁令頒布以后,有些球場就已經用運動休閑和綠化這種方式來回避高爾夫球場這個詞,以達成球場建設的目標。除此之外,土地審批、供水、供電等問題,相關部門都會幫著解決。
面對國家禁令,建設高爾夫球場必然面臨風險。上述要求匿名的高球負責人透露,大家鋌而走險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項目周邊的土地增值。比如有做房地產或者旅游度假的項目,球場就能從其他方面收回收益。
朝向集團發布的高爾夫白皮書顯示,全國各地高爾夫球場建設都和房地產有密切關系,在北京,七成以上的高爾夫球場都伴生著房地產。
北京奧克運動有限公司董事長楊廣平透露,實際上很多投資商以租代征,從農民手中獲得土地,建設高爾夫球場的同時興建房地產。據他了解,有一個在建的高爾夫球場,同時建了別墅區,什么手續都沒有,一查竟是違章,但是最后補交了兩億元,這事情就過去了。一個企業肯定不會因為兩個億而破產,這說明它的利潤比,不是個小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