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大編輯,就是立足大出版、面向大媒體、放眼大時代的編輯;是洞悉市場、了解需求的編輯;是境遇產品設計(從內容到形態)、熟悉生產工藝、善于營銷策劃的編輯。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產品,每一名編輯都是一個經理人。
——商務印書館總經理于殿利談如何做一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編輯。
閱讀和修養兩者不再同步之后會出現很嚴重的問題,讀書對人格、心靈、氣質外在形象的塑造,都被切斷了……
——北大教授陳平原表示,數字時代所面對的人文困境應該引起各方足夠的重視。
今明兩年是進入數字出版行業的最佳時機,無論是投資者、技術提供商、內容提供商還是渠道商。未來日進斗金的領袖企業會在明年年底前出現,進入2014年,時間窗口就開始緩緩關閉。
——多看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胡曉東
我之所以認為自己還沒有老,英雄夢不死,俠客夢不滅,就是因為我有不斷學習和領悟的能力,我的心一直保持著年輕。
——著名武俠小說家溫瑞安在2012香港書展發表題為 “武俠小說與武俠電影”的演講,詮釋心目中的武俠世界。
當前,中國數字出版不但在國際出版市場上擁有一席之地,而且在一些領域還擁有定義權和發言權。但與此同時,中國數字出版環境整體上還不那么樂觀,極端比喻的話,甚至還可以說“中國數字出版還面臨著叢林法則的考驗”。
——盛大文學CEO侯小強
你以為你很重要,其實你在別人眼里確實不重要。一個紐約書展幾百個展位,與中國有關的攤子不超過十個。人家展位人頭攢動,摩肩接踵,需側身而行,咱們的攤子門可羅鵲,就倆打短工的華裔婦女站那發呆。
——光明出版社總編輯孫獻濤談經歷的紐約書展。
1. 你會在新的部門投入最優秀的人才嗎?2. 你會在新的領域持續投入很多資金嗎?3. 你能承受新的探索中多少次失敗?
——中國新聞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姜軍認為,傳統行業只要在這三個問題上含糊,就別指望轉型成功。
一個人不管如何努力,永遠也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只有組織起千百人一同奮斗,你站在上面,才摸得到時代的腳。我放棄做專家,而是做組織者。如果不能充分發揮各路英雄的作用,我將一事無成。
——華為總裁任正非
我幾乎不在媒體方面花費時間,因為媒體變得非常復雜,由于競爭對手的緣故,很多事情都是無中生有。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和首席執行官馬云
倆誘人待遇:一天到晚空調房,一日三餐吃食堂。
——摘自某出版社招聘策劃編輯廣告。
[評刊]
“案例”的虛虛實實
文/黎遙(新經典外國文學總編輯)
在所有行業都在受到各種“后主義”和“電子”沖擊的今天,《出版廣角》的堅守和探索則缺凸顯出幾分悲壯的意味:今天,還有多少人希望從一份老牌雜志(而不是一個網站)中獲得期待的信息?還有多少人希望從一份紙質雜志中獲得期待的信息?還有多少人希望從一份毫不炫好不潮的雜志中獲得期待的關于書的信息?
《出版廣角》能夠堅守下來,能夠被一批愛書人和做書人閱讀,便說明:她還是有著足夠的信息、有著足夠量的信息贏得人的期待。這足夠的信息,最讓我等待的是雜志每期都會介紹的案例。這些案例里,既能讀到夢想實現的喜悅,也能讀到預計失算的悔恨。毋庸置疑,所有信息都成了后來人的“肩膀”。
案例雖佳,卻也有令人“痛恨”之處。最主要就是所有案例中,“成功案例”幾乎占據了全部版面,而且眾多所謂“成功案例”,有一批未見有多么“成功”,有一批則充滿虛言(言語飄忽,缺乏可操作性)。什么時候,雜志里還能開辟出一個“敗局”專欄,或可令更多同行受益。
[資訊]
數字
80
三聯書店創建80周年慶祝大會在京舉行。會前,李長春親切會見了與會人員,并同大家合影留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處書記、中央宣傳部部長劉云山出席慶祝大會并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致信祝賀三聯書店創建80周年并出席慶祝大會。慶祝大會上,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中國出版集團公司總裁譚躍、三聯書店總經理樊希安、三聯書店作者代表金沖及、三聯書店老員工代表吳道弘作了發言。
1600
2012中國(鄭州)印刷包裝產品博覽會堅持以“政府引導推進、市場規范運作、承接產業轉移”為原則,通過廣泛開展技術交流、商貿洽談、理論研討等多項活動,積極為國內外印刷包裝產業搭建溝通與交流的平臺。據悉,該展會規模將達到3.3萬平方米、1600個標準展位,預計專業觀眾約5萬人次。
138億
7月25日,中國國際數碼互動娛樂產業高峰論壇在上海召開,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宗明在致辭中表示,2011年,上海網絡游戲產業實現銷售收入約138億元,相比十年前,市場增長10倍之多,網絡游戲產業已成為上海文化創意產業發展的重要門類之一。
2萬
第一本經臺灣核準發行的大陸期刊《讀者》自2011年發行以來,其清新雋永的風格受到臺灣讀者的喜愛,目前月發行量已達2萬冊。讀者雜志社社長、總編輯富康年26日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稱“落地一年半以來,《讀者》遠離腥膻色、弘揚真善美,得到臺灣讀者的認可”,作為臺灣地區民眾了解大陸的一個窗口,未來還計劃在臺灣推出數字化服務。
聚焦
北京地區出版物銷售排行月榜首發
8月10日,“北京地區圖書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銷售排行榜”首發儀式在北京圖書大廈舉行。《植物大戰僵尸武器秘密故事2》(中少社)、《現代漢語詞典(第6版)》(商務印書館)、《虛實之間》(長江文藝社)、《2012·辯證看、務實辦——理論熱點面對面》(學習社)、《新華字典(第11版-雙色版)》(商務印書館)分列圖書銷售排行榜1-5名。
據介紹,該排行榜數據采集自北京發行集團旗下53家實體書店和網上書店,同時涵蓋新華書店、中國書店和外文書店三大體系。排行榜分為圖書銷售排行榜、新書銷售排行榜、音像制品及電子出版物銷售排行榜等,定期在每月5日,通過大眾媒體、行業媒體、網絡媒體,采用報紙、電視、廣播、互聯網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方式發布。
乘著想象的翅膀,讓心靈自由飛翔
中國幻想文學創作研討會在京召開
2012年7月19、20日,由中國作家協會兒童文學委員會、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以下簡稱“中少總社”)主辦、《兒童文學》雜志承辦的中國幻想文學創作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高洪波、中國作協兒委會副主任張之路、王泉根、曹文軒以及全國各地50余位幻想文學作家、評論家、理論家出席了本次的研討會。
本次活動主要是為了在中國兒童文學原創領域,深入探究兒童幻想文學的門類區分、藝術潮流、寫作特色以及作家隊伍等情況,以期挖掘更加優秀的原創兒童幻想文學作品,呼喚出既有中國幻想特色、又具有國際競爭實力,同時真正契合少年兒童接受和要求的精品力作。會上張之路、吳巖、潘海天、朱自強、姚海軍等名家就幻想文學理論、美學特點、創作現狀、作品類別等做了主題發言,星河介紹了西方科幻文學的特點和對中國的影響,韓松、夏笳、翌平、顧抒、晏菁等作家分享了創作感想和體會。
中國郵政報刊零售亭首發《孩子,別慌》
“改革開放30年中國教育風云人物”孫云曉精品力作——《孩子,別慌》日前由中國少年兒童新聞出版總社出版。
據悉,該書根據孫云曉的微博“孫云曉教育感悟”整理而成,并加入了延展性內容,深入講解了父母如何防止孩子“童年恐慌”的種種心態及防范措施。孫云曉認為,社會的各種壓力往往是通過父母這一環節傳遞給孩子的,因此,父母是防范孩子童年恐慌的最重要的一條防線。
據了解,與圖書傳統發行模式不同,該書將在全國5.3萬個報刊亭零售,中少總社社長李學謙表示,通過報刊亭的發行渠道,可以讓圖書更快地走進千家萬戶。
“2012年全國大中專教材公共論壇”在京舉辦
本刊訊 以“教育資源數字化”為主題的“2012年全國大中專教材公共論壇”于8月16日在京舉行。本屆論壇由新華書店協會、《全國大中專教學用書匯編》編委會聯合舉辦。
新華書店協會會長、中國出版集團公司副總裁王俊國表示,《全國大中專教學用書匯編》作為一個特殊媒體和信息平臺,在大中專教材市場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時,他肯定了“教目”為了適應市場需要進行的系列調整。(據悉,“教目”在內容上推出了“教目精品手冊”,形式上推出了光盤版和網絡版。)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各出版社領導、經銷商代表也分別就數字環境下,出版社所需面對的市場變化和出版社職能變化進行了深入討論。同時,論壇還公布了“年度優秀教材經銷商”和“十佳校園書店”的評選結果并向獲獎單位代表頒獎。
方正電子“傳媒IT趨勢與應用研究中心” 發布最新研究成果 聚焦技術趨勢與應用
方正電子傳媒IT趨勢與應用研究中心與國際著名分析機構(如:Gartner、IFRA、PIRA)合作,跟蹤國內媒體學術界研究,關注國內報業的實踐,前瞻性地洞悉最新的傳媒科技、創新應用及商業模式,力圖為國內媒體發展和IT信息建設提供建設性意見。近日,在2012年中國新聞技聯學術年會上, 方正電子“傳媒IT趨勢與應用研究中心”匯報了中心的研究成果。
該中心目前正在研究的話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紙媒和數字媒體未來幾年的發展趨勢;數字媒體如何盈利;未來新的商業模式;歐美報社、出版社成功和失敗的經驗等。中心會持續推出包括行業趨勢研究報告、行業媒體發展規劃咨詢等相關資訊服務,同時也會在專業雜志、專業會議、方正電子傳播平臺上投放研究成果。
“見證·2666:文景十年分享會”舉辦科學人文沙龍
董光璧、止庵、田松暢聊“賽先生的時間旅行”
本月,世紀文景主辦的系列沙龍活動“見證·2666:文景十年分享會”打響第五彈。科學人文沙龍“賽先生的時間旅行”于7月28日下午在北京三聯書店舉行。科學史前輩董光璧老師、棄醫從文的止庵老師、科學藝術跨界學者田松老師共同作為本次時間旅行的領航員,帶讀者探求關于賽先生的真相。
在沙龍中,三位老師循著科學發展的脈絡,引領讀者穿越史前、古典時期、中世紀、科學革命時期和現當代,進行了一場跨越數千年的科學時間旅行。各時期里程碑式的科學發明,不僅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更影響了社會進程乃至世界發展格局。正如世紀文景相關負責人所言,“科學與人文并不是分裂與對立的,‘賽先生的時間旅行’并不僅僅是一場科普活動,更是一次科學和人文的碰撞與合流。”
三大名小獨家“閱讀校本”公開出版分享“美麗的語文”
2012年7月28日下午,由清華大學附屬小學、北京大學附屬小學、首都師范大學附屬小學聯合研發的《名校新校本》,在北京王府井新華書店舉行新書發布儀式暨“兒童閱讀在中國”主題交流會。著名兒童教育家、中國兒童文學協會會長王泉根教授、清華附小、北大附小、首師大附小的三位校長和參加叢書編寫的教師代表參加了這次活動。
《名校新校本》系列圖書由知名兒童教育專家、中國兒童文學教育研究中心秘書長王蕾副教授擔任主編,及聯合清華附小、北大附小、首師大附小,首次將這三大名校的“內部校本”聯合開發出來,供全社會分享,體現了中國當今兒童閱讀研究的前沿成果。
書情
中國出版業轉型走向深化
——《2011~2012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中國出版藍皮書)出版
由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組織編撰的《2011~2012中國出版業發展報告》(中國出版藍皮書)已由中國書籍出版社出版。
本年度的報告在框架、體例等方面與上一年大致相同,還是按照出版業的編、印、發、科、供、貿等出版產業鏈進行設置,適當調整,增加了一些板塊和內容,篇幅及規模有所增加。全書分為主報告、分類報告、年度重點專題報告、出版傳媒集團研究,以及港、澳、臺地區出版業報告和附錄六大部分。附錄收錄了中國出版業大事記、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出版業大事記以及中國臺灣地區出版業大事記。
王躍文:《國畫》《蒼黃》等9部新版作品亮相2012上海書展
“湖南文藝出版社推出我9部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國畫》《梅次故事》《朝夕之間》《亡魂鳥》《大清相國》《蒼黃》,小說集《漫水》《無雪之冬》,隨筆集《幽默的代價》。其中《朝夕之間》就是《西州月》。”自著名作家王躍文在微博上發出新版作品信息后,就不斷得到廣大讀者的關注與詢問:“何時才能見到新版作品?”
2012年8月17日,王躍文偕新版“王躍文作品”亮相上海書展并簽名售書,反響熱烈。這套定位獨特、制作精美的作品引起了讀者的極大興趣。有讀者拿著王躍文的簽名本說:“這樣的編輯視角,這樣的裝幀設計,才能體現王躍文作品的文學意味。值得珍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