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財經學院東方學院 吳劍 峰
對于品牌服裝零售企業而言,其經營銷售模式無非可以分為兩種:即較為傳統的實體經營性和信息化條件下的虛擬經營型類別。一般而言,傳統的實體運營型服裝銷售企業是將產品的設計、制造以及銷售結合為一體的、具有規模化生產能力的市場化導向型經濟單位,相比之下,信息化條件下的虛擬服裝經營則是實現了比較優勢理論上的效率擇優生產,即服裝企業將自己的精力專注于服裝的設計研發和品牌形象的銷售和公關推廣,對于服裝的規模化和批次化生產則外包給其他的服裝生產企業來完成。目前,國內的品牌服裝零售企業采用虛擬經營模式方興未艾,在繁榮發展的同時也在虛擬經營信息化和服務性需求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對其進行信息化建設基礎上的有效信息需求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不僅可以對品牌服裝企業信息系統的構建提供科學的架構依據,也對繁榮市場、提升服裝業微觀經濟單位的運作效率和經濟利潤是有利的保障,品牌服裝零售企業的虛擬化經營才剛剛揭開冰山一角,某種程度上說,虛擬經營的信息化需求是這種模式本身存活下去的“養分來源”。
所謂的虛擬經營,是建立在比較優勢理論基礎上的專業分工理論,即應用企業只是專攻于自身具有效率優勢和高附加值的核心業務,其余的次要業務項目則通過外包和租賃方式交由其余的專業化公司來完成,這樣做,一方面有利于企業對于自身優勢資源和核心業務的整合,易于形成品牌效應和關鍵競爭力;另一方面也降低了企業經營的成本支出和操作風險,采用這種方式經營運作的公司很多,較為典型的以知名的運動品牌銳步公司為代表,銳步公司選擇將自己的業務集中于三個核心環節,即產品的設計開發、科技創新以及品牌的營銷途徑搜集,然后放手將具體的產品制造業務交由全球范圍內的專業代工集團,實現次要業務外包,只是派人監督代工產品的出場質量,因此得益于核心競爭力提升而迅速在國際范圍內成為有較大影響力的運動品牌企業[1]。
虛擬經營模式的另一個特點便是對于企業信息化建設的更高水準要求,因為只有高效運作的信息化系統和網絡支持才能使得市場信息在企業間迅速傳遞,企業的經營管理層得以及時的對信息變化做出反應,給出應對策略,此外,進行虛擬化經營的企業之間也會得益于優質的信息化網絡而加強溝通個協同工作。
虛擬化經營戰略是逐漸在我國的服裝企業品牌化經營過程中得到推廣的,眾多的服裝制造企業集中有限的人力和財力資源進行所屬服裝的設計、科研、網絡營銷以及品牌商標公關,轉手將服裝的具體批量生產制造交由地區性的專業服裝加工企業進行外包處理,不僅僅局限于服裝的制造,甚至是營銷業務也被全盤或者是部分的交給了各地區的加盟經銷商,以特許連鎖經營方式組織進行[2],組織結構是典型的“啞鈴結構”,即服裝的設計研發和市場銷售位于啞鈴的兩個端點,中間的連接棍則是業務的生產外包。
虛擬化經營帶來的服裝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和效率優化還體現在對于產品的市場導向屬性再創新工作上,無論是研發還是銷售,服裝產品的品牌化、節候性、時尚性以及對于個性的追逐都首當其沖,服裝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要想有所作為,就必須要制定長遠的戰略規劃,進行差異化探索。因此,基于對市場總體走向的要求,虛擬經營服裝企業的信息化架構與投入應用勢在必行。
對于科學而飽經市場檢驗的高效現代管理模式的缺乏應用是我國服裝企業發展長久以來的痼疾,企業管理決策層的信息化視野已經被信息時代的高速發展遠遠的拋落在身后,在管理概念上,服裝企業的經營決策部門對于什么是“企業信息化”認識不清,未能理解到信息化建設對于企業管理的變革意義和對于企業業務重組的實踐優化指導利好。
應該說,信息化建設是企業的一項涉及面眾多、持續期間跨度較長的系統性工程項目,基于企業長遠、整體發展的信息化規劃十分重要,而我國的品牌服裝企業常常忽略對于信息化工作的基礎性規劃,時常有對于管理信息系統的盲目上馬現象發生,因此而導致的重復建設現象十分嚴重,這都是缺乏整體長遠規劃的結果,而信息化分系統間的協同通訊困難也使得企業的“信息孤島”現象稱為普遍[3]。
服裝企業開展信息化工作的首要工作便是進行信息化需求分析,只有在進行較為詳盡的信息需求分析的基礎上,服裝企業才能夠進行信息工作的“有的放矢”,不至于造成方向不明確、效果不明顯以及資源無端浪費等現象,而我國的品牌服裝企業正是對于自身的信息化功能需求缺乏認識,沒有進行充分的咨詢和調研,不清楚信息化對于管理效益的提升,這是一個嚴重阻礙企業信息化進程的障礙。
要進行信息化建設,企業光依靠原有員工的有限信息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此需要大量熟悉信息操作行業管理流程的人才,這些人員還要具備相應的管理技能,應該說,除去國內的一些大型品牌服裝廠商,眾多的中小服裝企業受限于企業的財力、眼界以及發展目標限定的制約,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儲備、培養以及引進資源,并飽受其苦。
3.1.1 整體層面的需求
企業信息化建設的原則導引是整體發展戰略,而信息化建設也是企業快速連續發展的支持條件,在這個層面上看來,信息化需求分析要有很強的前瞻性,要充分立足企業的發展現狀來對未來發展進行謀劃,這對于信息化的長遠正確在軌運行意義重大。
3.1.2 經營項目層面的需求
在對企業經營項目層面進行的信息化需求,介紹其運營模式和項目流程,對于附加值較高的核心項目進行識別,對于發展潛力較大的業務項目進行優化明確,進而建立起一整套針對企業經營項目層面信息化需求分析的有機系統,明確微觀信息任務[4]。
3.1.3 信息技術層面上的需求
針對企業信息科技能力的運用現狀,信息化需求分析結合企業實際需求來對信息科技能力進行評估,準確保證企業信息技術的合理投入,在完善軟硬件支持的基礎上開展對于信息科技支持經營項目層面以及整體層面信息需求的工作,打好技術支持基礎。
應該說,無論是整體層面的需求分析、經營項目層面的需求分析還是信息技術層面的需求分析,其存在都不是孤立的,有其內在的相互聯系,對于信息化需求的獲取是一個從上至下的過程,只有在對于這三種需求進行緊密結合的基礎上,企業才能準確的把握信息化需求的方向,不至于太偏于一隅而導致信息需求走偏。
“因素法分析”是被用來較多的分析信息系統規劃建設的方法,通過對于核心因素的找尋和確定來明確企業信息化需求,進行信息系統的設計和構劃,“因素分析法”的信息需求分析過程主要分為三個互相聯系的部分,分別為:
(1)確定企業的目標定位;品牌服裝經營企業的虛擬經營目的是建立比較優勢的發展模式,專注于核心競爭力培育和銷售網絡鋪設,因此在品牌公關和差異競爭的前提下,我們可以確定服裝品牌企業的目標定位為“對于品牌價值的提升、對于銷售網絡的開拓、對于顧客雙贏局面的期盼”三個部分。
(2)對目標定位實現影響因素的識別;這是整個因素分析法信息化需求的核心所在,識別產品設計質量,識別產品周期,識別產品認可度,識別銷售網絡管理,建立虛擬企業聯盟,采取預見性決策經營等一系列信息需求識別都在這個階段完成,且這個識別過程是在對于整體需求軌道的糾偏過程中存在的。
(3)整合采用收尾;對于以上的服裝企業目標定位階段和影響因素的識別階段完成后,品牌服裝企業的信息化需求清晰呈現,因此對于信息的整合以及收尾處理是必不可少的,這也是一個積累經驗和找尋錯誤教訓的過程,需要引起必要的注意。
作為虛擬企業聯盟的有機組成,服裝企業勢必要同原料供應商、外包合作商以及第三方物流商進行多方合作,例如采購、下單以及物流跟蹤等,因此一個信息化網絡平臺的出現顯得十分必要,在此平臺下,虛擬經營的品牌服裝企業可以確保信息流、物流以及資金流的高速高效運作,以應對瞬息萬變的市場。
既然選擇了虛擬經營,品牌服裝企業就要將產品的設計研發作為核心業務環節來對待,要有計劃的擴充研發隊伍,縮短研發周期,保證設計質量和品質,在CAD系統的有限能力下,品牌服裝企業要加強與外包合作商的市場需求反饋機制建立工作,建立網絡信息資源庫成為信息化需求的嘗試項目[5]。
在虛擬經營的企業運作模式下,服裝品牌的推介以及銷售網絡鋪設是核心的業務環節之一,在其發展的過程中,隨著營銷網絡的不斷深入擴展,眾多的銷售終端也呈現爆發式增長,因此服裝企業也需要建立起穩定易于管理的分銷終端處理系統,及時處理終端信息,及時的進行終端和主機溝通。
服裝產業作為一種時候性非常強的產業,其效益與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和偏好有很大的關系,因此建立起消費者消費特征導向的數據庫,及時的分析消費行為變化,適應市場需求變動,進行服裝類型的有科學依據性開發和制造將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基礎性工作,無論是對于決策的科學性發揮還是企業發展潛力的挖掘都十分有利。
我國近年來服裝企業信息化系統的普及程度已有大幅提高,CAD和CAM系統的企業普及程度較高,而就虛擬經營信息化需求的發展趨勢來看,數字化服裝企業信息管理系統和供應鏈系統的實施都表明服裝企業對于快速反應體系的信息化支撐平臺的重視,數字化工藝設計系統以及數字化服裝企業電子商務系或許將是信息化建設的下一個熱點,虛擬經營的信息需求架設對于服裝行業這樣的人員高流動行業是非常必要的,服裝企業的經營者們應該持續關注,在企業持續發展與遞進性變動的過程中逐漸形成核心的企業信息資產。
[1]周鳴陽.溫州服飾虛擬經營對我國虛擬產業發展的啟示[J].商場現代化,2010(17).
[2]崔嘯山.中小型零售管理企業的信息化規劃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0(7).
[3]徐錦程.實現IT目標和企業目標的戰略集成[J].管理視野,2010(8).
[4]徐學民.虛擬經營和電子商務的結合[J].價值工程,2010(5).
[5]章曉書.虛擬經營和企業品牌戰略[J].安徽大學學報,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