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 豐 張 亮 據《環球時報》)

日本農業專家在傳授葡萄種植技術
近年來,我國出國學習農業的人數在不斷增加。那么,海外高級農業人才培養究竟有什么高招呢?
日本:研修學校培養農民技工在日本,很多國立大學都設有農業專業,比較有名的是東京農業大學、九州大學和北海道大學。
目前,日本面臨農業人口高齡化、棄耕土地增多的問題。日本政府為推動農業發展,和地方自治體聯手,成立了許多新一代農民研修教育學校。日本農林水產省提供的數據顯示,日本47個都、道、府、縣里,共有農業專門學校47所。它們為有意從事農業的高中畢業生開設實踐型農業基礎教育課,實行2年制全住宿式管理。它們通過實際操作,教授學生農作物耕種、果樹栽培、養蠶等技術,培養專業農民。從這里走出去的學生,是日本新一代青年農民技工,既有文化,又有技術。政府和學校為幫助他們自立門戶,還會提供耕地補助。
加拿大:開展各級綠色證書培訓 加拿大農業人才培養被納入職業教育體系。幾家著名的農業院校,如阿爾伯特省的奧茲農學院和雷克蘭蒂農學院,主要為2~3年制專科,畢業生獲得的“綠色證書”即農業職業技能證書,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在各種專門的農業服務機構,如育種站、農機站等,沒有證書就不能從事專門性農業工作。
在阿爾伯特、薩斯喀徹溫等農業大省,一些職業高中也有“綠色證書培訓”。這類學校規定,每25學時的農業課相當于1個學分,這些學分在學生升入農學院或其他相關學院后仍然有效。此外,成人教育院校中也開設了大量“綠色證書”課程。“綠色證書”的獲取途徑多,但側重點不一樣:職業高中的“綠色證書”包括畜牧、農業、園藝三大類,技術含量低,只能從事最基礎的農業工作;農學院和成人教育院校所開設的課程專業性、技術性更強,可以找到較專業的工作。
荷蘭:著力培養研發人才 荷蘭政府把農業發展放到首要位置,在農業教育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荷蘭的高等農業教育是由少數國立綜合性大學與地方農學院合作的“二元結構”模式。該國最著名的瓦赫寧根大學農業與食品科技學院,旨在培養高級農業人才,在教學中格外注重與最新科研成果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們對科研的熱情。它不僅為學生提供在實驗室和研究所實習的機會,還鼓勵學生去世界各地的研究機構和公司實習,荷蘭的企業和政府也會給予大力支持。
在荷蘭,大多數實習是比較偏技術的,呆在實驗室的時間較多,幾乎沒有農田實踐。瓦赫寧根大學農業與食品科技學院的教育是直接為實驗室培養人才,畢業生去一些公司的研發部門就業時很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