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通常見到的都是醫生在處方上為病人寫下治病藥方,那如果他們自己生病了會怎么辦呢?美國《舊金山紀事報》網站近日刊文披露了美國多位著名醫師的防病心得。
主動向感冒宣戰。田納西州范德比爾特醫學中心急診醫師特拉維斯·斯托克說:“當喉嚨開始發炎時,我會喝一些溫鹽水,吃比平時更多的果蔬,也會堅持鍛煉,但是不會用力過度。出現流鼻涕癥狀時,我會用鹽水鼻噴劑清洗鼻腔,早晚各一次。”傾聽身體的聲音。馬薩諸塞州全科醫生蘇珊·洛德博士說:“負面的思想和焦慮的情緒會透支身體,增加感冒和流感風險。所以每天清晨我會閉上眼靜坐20分鐘,舒展身心。我還會經常問自己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我需要什么?食物、鍛煉還是放松?在不知所措的時候,多傾聽身體的聲音,才能作出更多健康的選擇。”從不用抗菌香皂。加利福尼亞大學臨床醫學副教授吉娜·所羅門博士說:“洗手是預防感冒的關鍵,但是,我不使用抗菌肥皂,因為它含有導致病菌耐藥性的化學成分三氯苯氧氯酚。我經常用普通肥皂洗手,也能殺死99.9%的病菌。”用簡單方法止疼。按壓治頭痛。美國亞特蘭大格拉迪紀念醫院的神經外科醫師桑賈伊·古普塔說:“每當覺得頭痛的時候,我都會伸出兩個大拇指,放在眉毛下,眼窩中間靠上的位置,輕輕推入,推出。整個動作就像翹起拇指,持續數秒即可。對眼窩神經施加壓力,可以緩解壓力導致的頭痛。”工作中擠出運動時間。匹茲堡大學醫學院副教授希拉里·汀德博士說:“我很難堅持規律性的運動,所以建議大家把運動安排到工作日中。比如,午餐時間練習快走,在家看電影時可同時在跑步機上運動。”曬太陽提神。喬爾·福爾曼博士說:“我會在睡前先把燈光調暗一小時,然后在漆黑的房間入睡。早上我會坐在窗戶前或在外邊散散步,曬曬太陽。陽光能夠消除褪黑激素,并刺激血清素的分泌,使人感到精力充沛。”哄騙自己的意識。哥倫比亞大學睡眠醫療中心的卡爾·貝澤說:“當大腦負荷太重時,我會利用循序漸進的放松方式哄騙自己入睡。我會想象身體的每一個部分,比如從腳趾開始,想象它們全部放松,接著從腳至頭都暗示自己一遍,這時就會產生困意。”把毛巾卷成球狀墊背。邁克爾·羅伊岑博士說:“如果因壓力而感到背痛,我會將毛巾卷成球。身體躺平后,直接將球墊在不舒服的地方。全麥粉替代精面粉。《醫生的排毒節食法:終極減肥手冊》一書作者戈博斯坦博士說:“我在用面粉的地方用全麥粉代替,吃起來口感與面粉一樣。不過全谷物食物含有有益于心臟,又能產生飽腹感的膳食纖維。”照顧好心臟。巴瑞·富蘭克林博士說:“我本身就是心臟病人,每周至少鍛煉三次,另外,我對食品會精挑細選,比如喜歡吃魚、果蔬等,偶爾我允許自己吃一次奶酪蛋糕。持之以恒地堅持每天的健康習慣最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