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輝
吉林省吉林市第二中心醫院醫務科,吉林 吉林 132001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由食物中蛋氨酸經脫甲基形成的中間代謝產物,正常血漿濃度為5~15μg/L,有報道[1-2]認為血漿Hcy水平升高與腦血管硬化狹窄程度呈正相關,高Hcy可致血管內膜損傷,目前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研究正引起更多的關注。本研究進一步探討Hcy水平與腦血管病(CVD)的相關因素的關系,評價Hcy對腦動脈硬化狹窄的促進作用。
被檢人員均為2010年5~8月在我院住院患者或門診體檢者。腦梗死組128例,男90例,女38例;年齡43~83歲,平均63.6歲;病程1~19 d,平均9.6 d。腦出血組37例,男22例,女 15 例;年齡 37~78 歲,平均 59.4 歲;病程 1~12 d,平均 4.8 d。以上兩組的診斷完全按照臨床檢查及CT或MRI結果。正常對照組89例,為門診健康體檢者,男57例,女32例;年齡28~75歲,平均54.7歲;均無心腦血管病史,無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三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1 血漿Hcy檢測 三組人員均抽取清晨空腹肘靜脈血3 mL,以熒光偏正免疫分析法測定血漿Hcy水平。并進一步做穩定性檢驗,以保證數據準確。
1.2.2 頸動脈檢查方法 CVD組采用二維超聲檢查頸動脈各段,在最大內膜斑塊位置以(1-殘留血管截面積/血管的截面積)×100%來判斷:0~49%為輕度狹窄,50%~69%為中度狹窄,70%~99%為重度狹窄。
所有數據經SPSS 13.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數據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DS-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腦梗死組、腦出血組的血漿Hcy水平和正常對照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CVD組間男、女Hcy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組別、性別血漿Hcy水平比較(,μmol/L)
表1 不同組別、性別血漿Hcy水平比較(,μmol/L)
注:與相應對照組比較,*P<0.01
例數 Hcy水平(μmol/L)腦梗死組組別 性別腦出血組對照組男女男女男女90 38 22 15 57 32 19.1±4.85*19.9±1.78*20.8±5.89*19.5±4.96*10.96±2.57 9.87±3.52
經頸部超聲檢查顯示CVD組有動脈狹窄者Hcy水平顯著高于無狹窄者(P<0.05)。中、重度狹窄者和輕度狹窄者相比Hcy水平也有差異(P<0.01)。數據還顯示血漿Hcy水平隨血管狹窄程度加重而逐漸升高。見表2。
表2 CVD組不同頸動脈狹窄程度的Hcy水平比較(,μmol/L)
表2 CVD組不同頸動脈狹窄程度的Hcy水平比較(,μmol/L)
注:與無狹窄比較,*P<0.05;與輕度狹窄比較,#P<0.01;與中度狹窄比較,&P<0.05
頸動脈狹窄程度 例數 Hcy水平無狹窄輕度狹窄中度狹窄重度狹窄8 23 87 47 16.36±4.02 18.13±3.32*21.45±2.67*#23.91±2.78*#&
Hcy是一種含硫基的氨基酸,是人體內蛋氨酸的中間代謝產物,是蛋白質生物合成過程中沒被正常利用的一種氨基酸前體[3]。高Hcy血癥的產生原因有很多,Hcy代謝過程中任何一個環節發生問題都可能導致Hcy升高,而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B6是Hcy代謝過程中必需的輔助因子。有文獻[4-5]報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是腦血管病的一個獨立的危險因素。年齡越大,Hcy水平越高,可能是老年人輔助因子維生素B12、維生素B6和葉酸缺乏,使各種甲硫氨酸代謝酶的活性降低所致。本研究發現CVD組患者血漿Hcy濃度較正常對照組顯著升高(P < 0.01),并且與性別無關(P > 0.05),由此可見無論出血性卒中還是缺血性卒中均有共同的病理基礎即動脈硬化。本研究通過頸動脈超聲顯示血漿Hcy水平隨血管狹窄程度加重而逐漸升高(P<0.01)。由此證明,血漿Hcy水平的升高是導致頸動脈硬化的一個獨立危險因素。流行病學調查結果[6]顯示:血Hcy水平每升高4.7μmol/L,腦血管病事件增加20%~40%,高Hcy血癥患者腦卒中發生率為19%~42%。因此有效地控制高Hcy血癥可預防CVD的發生。高Hcy血癥導致腦卒中的機制可能為[7]:當Hcy濃度較高時,其產生的過氧化物超出細胞清除能力,破壞了細胞防御保護作用,導致細胞內酶及蛋白漏出,內皮細胞出現壞死、凋亡等損傷,致使內皮通透性增高,對脂質的代謝功能發生障礙,促進脂質在內膜下沉積,誘導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有文獻[8]報道:Hcy在中年男性中獨立地與MRI上中腦白質稀疏相關,伴隨言語性記憶和精神運動損害,Hcy自動氧化被認為涉及此病的發病機制。由此可見,及早發現并干預高Hcy血癥是降低CVD發病率的一個重要措施。治療上應首先考慮補充維生素B6、維生素B12和葉酸。
[1]納冬梅,孫強,曹坪,等.老年腦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頸動脈硬化的關系[J].中國醫藥導報,2011,6(1):32.
[2]黎宏斐.高同型半胱氨酸和高尿酸血癥與腦梗死的相關性[J].放射免疫學雜志,2007,20(1):93.
[3]閆桂芳,趙雪萍,劉坤申.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與頸動脈粥樣硬化關系的研究[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07,16(2):149-150.
[4]高娟,郭力.B族維生素、葉酸對青年腦血管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干預[J].中國神經精神疾病雜志,2010,36(9):537.
[5]趙秀杰,包華.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缺血性腦血管病[J].中國煤炭工業醫學雜志,2011,14(8):1254.
[6]Sacco RL,Anand K,Lee HS, et al.Homocysteine and the risk of ischemic stroke in a trieth hniccohort:the northem man hattan study[J].Stroke,2004,35(10):2263-2269.
[7]談曉牧,張哲成.同型半胱氨酸與腦血管疾病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04,10(1):28-31.
[8]Hlnek WK,Ludwing M,Lennarz M,et al.High-normal serum homocysteime concentrations are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early atherosderotic carotid artery wall lesious in healthy subjects[J].J Hypertens,2000,18: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