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湖北省武漢市武昌醫院,湖北 武漢 430063
對慢性腎功能不全(CRF)患者限制蛋白的攝入一直被認為是減緩腎功能惡化的方案,但臨床上患者并不知道多少蛋白質的攝入是合適的,有的患者控制不夠,腎功能損害進一步加快,有的過度控制又出現營養不良的癥狀[1]。營養不良的CRF患者一般伴有免疫力下降,貧血加重,易于感染,生活質量下降,這進一步加重腎功能不全的癥狀,長期存活率低,死亡率高[2]。為了進一步明確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蛋白質的攝入量,2010年8月~2011年12月,我院對42例CRF患者應用不同劑量低蛋白飲食護理干預進行臨床觀察,取得了一定的療效,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0年8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符合CRF診斷標準及分型的42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17例,年齡16~65歲,平均(36.5±10.0)歲,均是患慢性腎小球腎炎近十年的患者,血尿素氮(BUN)平均為(15.5±5.63)mmol/L,血肌酐(Scr)均在 150~242 μmol/L。 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每組各2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21例,按常規治療,給予低蛋白飲食,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0.60±0.11)g/(kg·d)。觀察組 21 例,按常規治療,給予更低蛋白飲食治療,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0.33±0.04)g/(kg·d)。我院對42例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給予不同劑量的蛋白質飲食進行了長達3個月的臨床觀察。在觀察過程中,專科護士注意對患者做好情志護理,對患者進行全方位的飲食宣教,通過開展低蛋白食品制作示范等腎病知識教育,使患者了解慢性腎臟病和低蛋白飲食治療常識,并對患者飲食進行實時監控和調整。在觀察過程中禁食腌制食品以及堅果、杏仁類食品。在試驗過程中觀察組、對照組醫從性良好,沒有發現營養不良等不適癥狀。
觀察患者白蛋白、BUN、Scr和尿蛋白排泄量的變化。
應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患者的精神狀態、水腫情況較對照組有所減輕。觀察組的BUN、Scr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白蛋白及尿蛋白排泄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后生化指標比較()
表1 兩組治療后生化指標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例數 Scr(μmol/L) BUN(mmol/L) 白蛋白(g/L) 尿蛋白排泄量(g/d)對照組觀察組21 21 200.50±2.12 150.57±3.62*20.36±5.60 12.80±2.87*35.83±6.70 36.77±5.90 2.65±1.14 2.51±0.81
血肌酐是反映腎小球功能的可靠指標,血尿素氮是反應患者膳食蛋白質攝入和機體蛋白質代謝狀況的敏感指標,蛋白尿程度是評價慢性腎臟病預后的最重要指標。在腎功能正常時,食物中的蛋白質經過消化、吸收、分解,其中部分蛋白質、氨基酸被機體吸收利用,以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需要,還有一部分經過分解產生含氮的廢物如尿素氮等,從腎臟排出體外。在腎功能不全時,腎臟排泄這些代謝廢物的能力大大減退,蛋白質分解代謝的廢物如尿素、肌酐、胍類等會蓄積在血中[3-4]。如果在此時進食過多的蛋白質,會加重腎小球濾過的負擔,并且這些蛋白質的代謝產物會在體內積蓄,從而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病情。低蛋白飲食可減少蛋白質分解代謝物的生成和蓄積,通過降低腎小球的高灌注及高濾過來保護腎功能,從而減輕殘余腎單位高負荷的工作狀態,延緩腎小球的硬化和腎功能不全的進展。因此低蛋白飲食治療是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非透析治療的重要手段[5-6]。隨著20世紀80年代腎小球超濾過學說的提出,低蛋白飲食在慢性腎臟病中的應用得到更廣泛重視[7-8]。Cianciaruso等[9]研究證實,減少飲食中攝入的蛋白質能改善酸堿和磷的紊亂,減輕臨床癥狀,同時慢性腎病患者不會有營養不良的危險。理論上最佳的蛋白攝入量應該盡可能滿足三方面的要求,即延緩腎衰竭及減少尿毒癥癥狀,盡量避免營養不良和保證患者的依從性。但長期的過低蛋白飲食患者又會出現營養不良及鈣磷代謝紊亂情況[10-11]。所以,選擇一種適宜的,既不影響患者營養狀況,又可以控制病情的飲食方法具有臨床意義。
我科2010年8月~2011年12月采用不同劑量的蛋白質飲食,對腎功能不全的患者進行臨床觀察,結果表明:觀察組的白蛋白及尿蛋白排泄量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兩組低蛋白飲食對患者的營養狀況無影響。觀察組的血肌酐、尿素氮與對照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證明更低蛋白飲食對患者的腎功能影響更小。所以,慢性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每天的蛋白質為(0.33±0.04)g/(kg·d)時,既可以滿足患者蛋白質的需要,又可以延緩患者腎功能不全。因此對慢性腎功能不全者,采取較低的蛋白質飲食對延緩病情發展是有利的,為該類疾病患者的飲食指導提供了參考依據。
患者由于疾病的影響,易產生抑郁和焦慮的不良心態,因此在給予CRF患者極低蛋白飲食的同時,必須及時進行心理護理干預,安慰、關心患者并指導患者家屬積極配合,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保證患者有正確的心態及良好的依從性。同時,護士必須有全面的營養知識,熟悉了解蛋白質的類型,并能掌握各種食物營養成分的含量,根據病情指導患者及家屬制訂家庭食譜,正確選用可用食物。通過合理的飲食護理干預,可有效改善患者營養狀況、臨床癥狀和改善腎功能,從而提高生命質量。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采取更低的蛋白質飲食是否效果更好,或是否因蛋白質攝入太低引起患者的嚴重營養不良而加重腎功能不全,有待進一步研究。
[1]鄭法雷,比增祺.如何延緩慢性腎功能衰竭的進展[J].中華腎臟病雜志,1996,1(12):49-51.
[2]林善琰.當代腎臟病學[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1:784.
[3]杜梅.慢性腎病低蛋白飲食干預效果探討[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4(11):208-209.
[4]劉梅.應用低蛋白飲食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7,20(5):550-551.
[5]楊云芳,王凱,宋愛平,等.低蛋白飲食加復方α-酮酸片治療慢性腎功能衰竭 36 例療效觀察[J].山西醫藥雜志,2009,38(4):378-379.
[6]王立婧.低蛋白飲食加開同治療慢性腎衰竭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08,6(13):133-134.
[7]李桂花,黃濤,柯亨記,等.極低蛋白飲食加葉酮酸制劑和大黃蘇打片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15例臨床觀察[J].咸寧學院學報:醫學版,2008,22(6):503-504.
[8]孫珉丹,遲寶榮,馬利.慢性腎功能衰竭病人低蛋白飲食+復合氨基酸和低蛋白飲食+復方-a酮酸的臨床療效比較[J].中國全科醫學,2004,7(19):1454-1455.
[9]Cianciaruso B,Bellizzi V,Brunori G,et al.Low-protein diet in Italy today:the conclusions of the Woking Group from the Italian Society of Nephrology[J].G Ital Nefrol,2008,25(Suppl42):54-57.
[10]鄭法雷,劉燕萍,尹德海.慢性腎功能衰竭的營養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326-348.
[11]黃萬琪.臨床營養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2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