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波
四川省成都市第六人民醫院心內科,四川 成都 610051
隨著我國衛生事業的快速發展,許多傳染病得到有效的控制,我國的疾病譜及死亡譜正在發生變化[1-2]。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這一被稱為“人類健康的第一殺手”已經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躍居我國死亡的原因之首,而由炎癥的激活、不穩定斑塊破裂、血管內皮功能異常及血栓形成等引起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是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中的嚴重類型之一,患者病情不穩定、進展快,如果沒有得到及時準確的治療容易發展為心肌梗死,給患者的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的經濟壓力和精神壓力,甚至導致患者猝死,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3-4]。因此,如何及時高效的對基層及落后地區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進行治療是廣大學者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為此,本研究應用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50例,取得較好效果,現總結如下:
選擇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心內科住院治療的100例符合美國心臟病學會(ACC)及美國心臟病協會(AHA)制訂的不穩定性心絞痛診斷標準的患者為研究對象[5]。所有患者均滿足下列條件:①患者病程至少持續2周,且其在日常生活中或者運動后誘發的心絞痛發作每周至少5次;②患者靜息心電圖正常,心絞痛發作時或者負荷試驗后出現缺血性ST-T段改變或靜息狀態呈缺血性改變;③患者在最近6個月內無心肌梗死史;④患者自愿接受本次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所有患者均排外以下情況:①合并凝血障礙等血液系統疾病;②合并嚴重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③合并血液系統疾病或者惡性腫瘤;④同時患有嚴重的心律失常;⑤有即將發生心肌梗死的可能性;⑥對前列地爾過敏。所有患者中,男41例,女59例;年齡 58~76歲,平均(63.39±9.63)歲;病程 1~5 年,平均(3.45±1.37)年。 運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50例,男21例,女29例;年齡 58~76 歲,平均(63.32±9.43)歲;病程 1~5 年,平均(3.38±1.31)年。 觀察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齡58~76歲,平均(63.47±9.68)歲;病程 1~15 年,平均(3.52±1.41)年。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在年齡、性別及病程等一般資料上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患者采用臥床休息、低鹽飲食及低流量吸氧等常規對癥支持治療,口服硝酸異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硝苯地平片 10 mg/次,3次/d;阿司匹林腸溶片 100 mg/次,1次/d;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貝那普利5 mg/次,1次/d;通心絡膠囊服用量為4粒/次,3次/d。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除含服硝酸異山梨酯片10 mg/次,3次/d外,停用其他一切抗心肌缺血的藥物。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前列地爾(北京本溪雷龍藥業生產,國藥準字H20093175)。前列地爾注射液10 μg加入生理鹽水100 mL中靜脈滴注,1次/d,2周為1個療程。詳細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用藥前后血壓、心率、臨床癥狀、體征、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清電解質、心肌酶譜、心臟彩超、X線片及動態心電圖并觀察皮膚黏膜及內臟出血情況等。
1.3.1 不穩定性心絞痛癥狀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經過為期2周的治療后,同等勞累程度不引起心絞痛或者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80%;有效:同等勞累程引起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無效:同等勞累程度引起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1.3.2 不穩定性心絞痛心電圖療效評定標準 顯效: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靜息心電圖恢復正常,動態心電監測顯示心電圖下移的ST段或倒置的T波恢復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靜息心電圖正常,動態心電監測顯示下移的ST段回升0.05~0.10 mV,倒置T波變淺或者直立,但是未達到正常;無效: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靜息或心絞痛發作時心電圖與治療前基本相同。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
采用統計軟件SPSS 16.0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經過為期2周的治療,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19例,無效15例,顯效率為32.00%,總有效率為70.00%,而觀察組顯效27例,有效17例,無效6例,顯效率為54.00%,總有效率為88.00%,對照組和觀察組患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82,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n(%)]
經過為期2周的治療,對照組顯效16例,有效22例,無效12例,顯效率為32.00%,總有效率為76.00%,而觀察組患者顯效25例,有效20例,無效5例,顯效率為50.00%,總有效率為90.00%,兩組患者總有效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χ2=5.263,P<0.05),詳見表 2。
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血常規、尿常規,肝功能、腎功能、血清電解質、心肌酶譜、心臟彩超、X線片及動態心電圖均未見明顯變化。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發病率日趨升高[7-9],而不穩定性心絞痛作為其中最嚴重類型之一,病情不穩定,極易發展為心肌梗死,嚴重影響患者的學習、工作及生活,甚至導致患者猝死。因此,探討安全、有效尤其是適用于基層及落后地區的不穩定性心絞痛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為進一步對癥支持治療爭取時間,改善患者預后。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后心電圖改善情況比較[n(%)]
在我國,不穩定性心絞痛的治療仍然以藥物為主,某些患者由于經濟條件的限制,難以承受高昂的介入費用,而硝酸甘油、長效鈣離子拮抗劑、阿司匹林腸溶片等常規藥物對不穩定性心絞痛往往難以取得有效的治療效果,在循證醫學原則指導下,選用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一種治療方法[10-11]。前列地爾注射液具有易于分布到受損血管部位的靶向特性,可消除血管的收縮及痙攣,直接作用于血管平滑肌,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減輕心臟前后負荷,減少心肌耗氧,緩解心絞痛。本研究選擇的100例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觀察組在對照組常規對癥支持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前列地爾治療,結果發現:經過為期2周的治療,觀察組患者臨床癥狀療效(88.00%)明顯優于對照組(70.00%)(P<0.05);觀察組患者心電圖改善療效(90.00%)明顯優于對照組(76.00%)(P<0.05)。這一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一致[12]。這提示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性心絞痛臨床療效確切,安全性高,不良反應少,值得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1]陳慶昭,李德輝.佛山市中心城區老年人慢性病患病情況調查[J].中華全科醫學,2011,9(1):96-98.
[2]陶敏亞,張一英,黃芳,等.上海市嘉定區社區居民慢性病患病狀況[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0,18(2):201-202.
[3]Fernandez SF,Tandar A,Boden WE.Emerging medical treat ment for angina pectoris[J].Expert Opin Emerg Drugs,2010,15(2):283-298.
[4]劉瑩,陳慶偉,吳慶,等.老年人增齡、性別差異與冠心病的相關性研究[J].重慶醫科大學學報,2010,35(3):403-407.
[5]中華醫學會.臨床診療指南-心血管內科分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1-5.
[6]申玉敏,申素琴,王愛民,等.麝香保心丸聯合異山梨酯治療不穩定心絞痛的療效分析[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雜志,2011,9(10):1260-1261.
[7]張靜,崔煒,魏國,等.河北省冠心病發病危險因素評估[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0,30(16):2250-2252.
[8]姚蘊桐,殷子,劉濤,等.貴陽市社區冠心病患病現狀及其危險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0,37(4):620-623.
[9]孟秀君,胥麗霞,侯華,等.遼寧省城市居民冠心病患病現狀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1,40(10):915-918.
[10]高峰杰,梅志敏,閆建麗.前列地爾脂微球制劑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2010,30(10):27-28.
[11]朱習春.靜脈滴注前列地爾治療不穩定型心絞痛的療效觀察[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1,15(23):115-116.
[12]張潤軍,楊麗霞.冠心病危險因素與冠狀動脈病變的相關性分析[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1,23(1):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