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柱
(河北省海興縣交通運輸局)
某高速公路設計行車速度為100 km/h;設計荷載汽車-超20 級,掛車-120;路面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路基寬度為26.0 m。本高速公路以預防路基水毀,將路基水排出路基為原則。路基排水設施采用邊溝、排水溝與橋涵協調一致,組成有效的排水系統,以保證路基安全穩定。路基排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地形調整位置,以確保路基穩定。
為了能有效地確保本高速公路路基的穩定性,同時為了防止路基遭受沖刷和水毀,對本工程路基防排水采取結合地形、地質及橋涵位置以“早接遠送”為原則,因地制宜采取截、引、排等措施,把公路中的水引出路基范圍排入天然河溝,構成平、縱、橫相結合的防護排水系統。同時為了預防本公路路基水毀,將路基水排出路基為原則。路基排水設施采用邊溝、排水溝與橋涵協調一致,組成有效的排水系統,以保證路基安全穩定。路基排水工程在施工過程中,可根據地形調整位置,以確保路基穩定。在開挖量較大易碎落路段適當設置1 m 碎落臺。
路基開工前,應考慮排水系統的布設,防止在施工中線路外的水流入線內,并將線路內的水(包括地面積水、雨水、地下滲水)迅速排出路基,保證施工順利進行。對設計中擬定的縱橫向排水系統,要隨著路基的開挖,適時組織施工,保證雨季不積水,并及時安排邊溝、邊坡的修整和防護,確保邊坡穩定。路基土方及超載預壓完成后,先進行臨時排水的施工,確保路基處理及預壓期間的排水暢通,為防路基受雨水沖刷,臨時急流槽采用M7.5砂漿抹面。路基防護及排水溝、邊溝砌筑在路基填筑預壓完成后進行,由防護排水施工隊負責施工。
本公路工程測量組統一恢復中線,邊線及坡腳放線,經現場技術人員復核后,報經現場監理工程師審批開工。根據設計圖紙意圖,復核沿線防護及排水地質、地形及工程量,不符之處上報駐地監理工程師確定復核。對自采石材及砂石、水泥及時取樣送交檢測化驗,出具準確詳實的試驗報告,確定混凝土及砂漿設計配合比,以指導施工。確保本公路的排水工程要滿足橫向和縱向排水的要求。
路基土方填筑完成后,設置臨時排水溝,溝槽開挖采用機械開挖,人工配合修整邊坡,個別段落土質松散的,可圍以砂包。路基預壓完成后,再用人工進行修整。打夯機配合夯實溝底的施工方案。修整后,溝槽的斷面尺寸、溝底坡度、中心軸線符合設計要求,溝底防止超挖。路基邊坡臨時急流槽采用人工挖槽,表面抹7.5#砂漿的方法。
施工時溝型按照設計斷面規則開挖,夯實基底,達到密實度要求,并保證基底平整。在澆筑混凝土邊溝時,利用震動棒振搗密實、伸縮縫整齊一致。在施工時,邊溝平縱線形圓滑平順,出水口處作成弧形,其半徑不小于10 m,與涵洞進出口平順銜接。為了能有效地防止水流下滲和沖刷,截水溝進行嚴密的防滲和加固處理,地質不良地段和土質松軟,透水性較大或裂隙較多的巖石路段,對溝底縱坡較大的土質截水溝及截水溝的出水口,采取必要加固措施,防止滲漏和沖刷溝底及溝壁,出入口必須與其他設施平順銜接。對于本公路中存在的平曲線處邊溝施工時,溝底縱坡與曲線前后溝底縱坡平順銜接,不允許曲線內側有積水或外溢現象發生。曲線外側邊溝要適當加深,其增加值等于超高值,但曲線在坡頂時可不加深邊溝。對于邊溝底部坡度,要符合線路坡度和地形坡度,從而達到流水暢通要求。對于急流槽槽底應當設防滑平臺,其水平間距為2 m,采用M7.5砂漿砌筑片石,頂面抹2 cm 厚的M10水泥砂漿,邊坡槽身由鋼筋混凝土預制塊拼裝,下鋪砂礫墊層,進水口用C20混凝土現澆。
砌筑前,先用2 cm 厚板材按溝槽斷面尺寸作好樣板,利用沉降縫把溝槽砌筑施工分成若干段,分段沿坡度和軸線走向砌筑。片石砌筑時,采用坐漿法,砌石做到擺放緊密,錯縫,不形成通縫。砌石間做到砂漿飽滿,勾縫作到牢固、美觀。溝槽砌石頂面用砂漿抹面,抹面做到美觀、牢固。沉降縫要平整,整體貫通,施工中及時灑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 d。
為了有效地保證公路的排水效果,對公路排水施工應當采取嚴格的控制,通過結合本公路排水施工實踐經驗,筆者提出其施工控制技術如下:施工時根據地形地表水流情況,開挖臨時邊溝、塹頂截水溝,將水引排到路基施工以外,并核實排水設計數量。對于地面排水溝渠的縱坡應當不小于0.3%。盲溝、滲溝開挖后,引排疏干溝內積水,檢查驗收合格后及時安排下道工序施工。溝底鋪砌應置于穩定地層上,臺階連接處砌筑密貼,防止水下滲。另外,對于高速公路的漿砌排水溝施工應采取嚴格的檢驗,結合實踐,筆者總結了其檢驗標準見表1 所示。

表1 漿砌排水溝實測項目
[1]張衡,周俊. 滬寧高速公路排水與防護設計[J]. 科技資訊,2002,(3):35 -39.
[2]林治安. 高速公路護坡、漿砌石排水施工技術[J]. 廣東科技,2011,(6):78 -80.
[3]朱克炎,馬會軍. 淺談高速公路排水[J]. 山西建筑,2009,(3):111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