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愛軍 劉濤生 黃 磊 郭宏偉 (武漢市武昌醫院心內科,湖北 武漢 430063)
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人口老齡化的加劇,老齡冠心病PCI手術量逐年上升,對比劑腎病(CIN)的發生亦呈升高趨勢。研究顯示,CIN是導致住院獲得性腎功能不全的第三位病因,僅次于腎前性腎衰竭和腎毒性藥物。同時它還增加PCI患者術后全身和心臟并發癥的發生率〔1〕。因此,積極預防和治療對比劑腎病具有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近年來,筆者使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劑預防CIN效果顯著。
1.1 一般資料 連續選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6月在本院介入中心行冠脈PCI手術的老年患者86例,男48例,女38例,年齡(68.5±8.4)歲。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上述患者分為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38例。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冠脈積分、伴發疾病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1.2 以及治療伴發疾病等處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加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劑200 mg,1次/d,治療時間為PCI手術前、后各3 d。PCI手術過程中使用的造影劑為低滲透壓非離子型造影劑碘海醇,用量為100~200 ml。
1.3 觀察指標 2組患者在PCI手術當日抽取空腹肘靜脈血5 ml,測定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紅蛋白(HbA1c)、總膽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電解質及肝腎功能等指標。PCI術后每日抽取空腹肘靜脈血1次,每次5 ml,復查血清肌酐(Scr)、胱抑素C(Cys-C)以及電解質等項目,以上指標由羅氏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選用羅氏專用試劑。依據PCI手術當時的冠狀動脈造影結果,用Gensini評分標準對冠脈病變嚴重程度進行評價。CIN診斷參照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標準〔2〕,即PCI手術后2~3 d內,Scr水平較之使用對比劑之前升高25%或0.5 mg/dl。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檢驗。
2.1 一般基線資料的比較 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Gensini評分、伴發疾病、對比劑用量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患者一般基線資料的對比〔n(%)〕
2.2 PCI手術后2組患者Scr、Cys-C的增加值以及CIN發生情況的對比 觀察組PCI手術后Scr及Cys-c的增加值明顯低于對照組,且對比劑腎病的發生率亦低于后者(P<0.01),見表2。

表2 兩組術后Scr、Cys-C的增加值以及CIN發生率的比較
CIN是指排除其他腎臟損害因素后使用對比劑2~3 d內發生的急性腎功能損害。按歐洲泌尿生殖放射學會對本病的定義,血清肌酐(SCr)水平較使用對比劑之前升高25%或升高0.5 mg/dl便可診斷。一般情況下,CIN發生率僅在5%以下,但在某些特定人群中,如慢性腎臟疾病患者,特別同時合并糖尿病者,CIN發生率高達50%〔3〕。對比劑腎病的發病機制仍不完全清楚,但是已有研究表明對比劑誘導的腎血管收縮以及缺血、缺氧反應可能是造成腎臟損害的主要原因之一〔4〕。
CIN的危險因素包括:原有腎損害、糖尿病伴腎損害、血容量降低、心力衰竭、長時間低血壓、對比劑不合理使用、腎毒性藥物、高齡、蛋白尿、高膽固醇血癥等〔5〕。
其中,原有腎損害是一種重要的危險因素。目前評估腎功能的方法包括:SCr測定、尿白蛋白監測、尿白蛋白/SCr、簡化MDRD公式等。另外,本文用到的血清Cys-C則是一種新型腎功能檢測指標。它是機體內一種分泌性蛋白,能夠自由通過腎小球,并且由腎小管重吸收后降解,生理情況下幾乎沒有影響Cys-C穩定的因素。由于它產生速率恒定,只能通過腎小球濾過排泄,在腎小管內完全被重吸收降解,因此,它能較為準確地反應腎小球濾過率〔6〕。實驗證明,Cys-C與尿白蛋白亦具有良好的相關性〔7〕。
本研究說明丹參多酚酸鹽可以保護老齡冠心病患者的腎功能,對預防PCI術后對比劑腎病的發生具有擬制作用。丹參多酚酸鹽為丹參的水提物,其主要成分為丹參乙酸鎂。在腺嘌呤誘導的慢性腎功能不全大鼠模型中,丹參多酚酸鹽可以通過降低血清尿素氮和肌酐而改善腎功能,也能抑制腎小球的平均體積和基底膜厚度〔8〕。丹參多酚酸鹽不僅可以抑制大鼠模型腎皮質胞內Ca2+含量的增加,還能減少其內皮素的合成與釋放,而這兩種因素都使得腎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多,腎功能得以改善〔8〕。
1 Mautone A,Brown JR.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and ugent procedures〔J〕.J Interv Cardiol,2010;23(1):78-85.
2 Stacul F,van der Molen AJ,Reimer P,et al.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updated ESUR Contrast Media Safety Committee guidelines〔J〕.Eur Radiol,2011;21:2527-41.
3 Anderson SM,Park ZH,Patel RV.Intravenous N-acetylcysteine in the prevention of contrast media-induced nephropathy〔J〕.Ann Pharmacother,2011;45(1):101-7.
4 Rahman MM,Haque HS,Baneqee SK,et al.Contrast induced nephropathy in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patients during coronary angiogram and angioplasty〔J〕.Mymensingh Med J,2010;19(3):372-6.
5 Sudarsky D,Nikolsky E.Contrast-induced nephropathy in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J〕.Int J Nephrol Renovasc Dis,2011;4(1):85-99.
6 張素華,張 真,解松剛,等.視黃醇結合蛋白與胱抑素c診斷早期2型糖尿病腎病的價值〔J〕.江蘇醫藥,2010;36(7):772-4.
7 Ovabu C,Havashi N,Suqivama D,et al.Usefulness of serum cystatin C for the diagnosis of impaired renal function〔J〕.Rinsho Byofi,2006;54(12):1204-8.
8 徐 曼,王逸平,孫偉康,等.丹參多酚酸鹽對大鼠慢性腎衰時腎功能及內源性內皮素釋放的影響〔J〕.中國藥理學與毒理學雜志,2001;15(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