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玉群
(內江市第二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四川 內江641003)
2009年中國高血壓聯盟、中國醫師協會心內科協會兩大權威機構 共同組織、完成了一項調查,覆蓋全國22個城市,100家三甲醫院,5186例高血壓患者。這是目前為止我國的第一個跨地區、跨醫院、跨科室的大規模針對高血壓患者的治療現狀研究,涵蓋了心內科、腎內科和內分泌科的患者,還有100例來自社區全科。調查結果顯示:2009年,在三甲醫院接受治療的高血壓患者達標率為31.1%。近7成高血壓患者未達標。為此,我們對120例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家庭干預,以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的遵醫行為及血壓達標率。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將2003年2月至2009年12月曾在我院心內科住院,且符合WHO1999年診斷標準的二級高血壓病患者120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55例,女65例,年齡60~75歲。
將120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即實驗組與對照組。每組60例。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接受了專業護士系統的健康教育,主要對正確服藥,合理飲食,監測血壓,定期復查,戒煙、限酒,適量運動及保持良好的心態等幾方面進行指導。出院時,患者均表示已接受并掌握所有指導的知識。出院后即對實驗組進行家庭干預,具體方法:①建立患者隨訪檔案,出院時發給指導手冊,寫明服藥方法、時間、劑量及藥物不良反應,注明飲食、活動、休息的要求。②針對老年患者經常忘記服藥問題,幫助他們設計了3個不同顏色的藥杯,分早、中、晚用,每天擺出1天的藥,并把藥杯放在床頭桌等容易看見的地方,這種方法可有效地避免漏服藥的現象。③利用患者復診機會了解遵醫情況,并進行針對性教育。④對不按時復診的患者通過電話、書信或上門等形式進行專訪。⑤與患者保持電話聯系,經常提醒和監督患者遵醫服藥、合理飲食、監測血壓、適量運動、戒煙戒酒、情緒調節等。
患者出院半年后,對兩組患者進行血壓達標的監測,并進行比較。2005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的目標血壓:老年患者收縮壓:<150mmHg。

表1 兩組患者血壓達標數及達標率
兩組患者血壓達標率實,驗組患者血壓達標率為86%,對照組血壓達標率為42%,經檢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3.1 家庭干預是提高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達標率的有效方法。對老年高血壓患者實施家庭干預可時時提醒和幫助患者遵從醫囑,從表1可看出,實驗組血壓達標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3.2 家庭干預的內容是時時提醒和幫助患者遵從醫囑
①堅持按時準確服藥。用藥依從性差是老年高血壓病患者血壓控制不良的首要因素。指導患者堅持按時準確服藥,切忌擅自亂用藥物、間斷服降壓藥、無癥狀不服藥、不測血壓服藥,以免發生嚴重的副反應。家屬一定要監督到位。還要讓患者了解藥物的藥名、劑量、用法、作用、注意事項。如服用倍他樂克可致心動過緩,所以要指導服藥期間要監測脈搏,心率<60次要咨詢醫師或者門診隨訪;服用頡沙坦要注意3個月監測一次電解質,因為服用后易引起電解質升高;哌唑嗪類藥物易出現“首劑現象”,故首次用藥后應臥床2~4h。對服用的藥物用較大且顏色鮮艷字體的自制標簽標明用藥的劑量和用藥時間,放在固定的地方,并將服藥與生活中的吃飯、睡覺聯系起來,避免遺忘。②飲食控制:飲食應以低鈉、低脂、低膽固醇飲食為宜,限制動物脂肪、內臟、魚子、軟體動物、甲殼內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多吃富含蛋白質和鈣的食物并增加水量的攝入。肥胖者控制體質量,減少每日總熱量的攝入,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細嚼慢咽,避免過飽,少吃零食。總之,高血壓患者飲食原則:少食多餐、少鹽多鉀、少葷多素。③堅持監測血壓:高血壓患者家中最好自備一臺水銀血壓計,價廉物美,且監測的血壓相對較準確。高血壓患者血壓的自我監測,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病情變化,及早地預防和發現各種并發癥,全面控制好病情,并根據監測結果隨時調整治療方案。高血壓患者監測血壓,在監測血壓時應排除影響血壓的因素,測量的環境要安靜、溫度適宜,避免緊張、焦慮,做到四定:定體位、定血壓計、定時間、定測量部位、測前不必費力活動,強調一天內多測幾次,以全面了解血壓變化和指導治療。特別指導劇烈運動后休息30min后再測;吸煙或飲酒后暫不測血壓。④適量運動:指導患者適當地做漸進式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練氣功等,不宜長期靜坐或臥床.通常掌握“三、五、七”的運動是很安全的。即“三”每天步行三公里,時間在30分以上,“五”指每周運動五次以上,“七”運動后心率加年齡約為170,這樣的運動量屬于中等。同時要保證老人每日7h~8h的睡眠時間,睡眠較差時,可服用鎮靜催眠藥物,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如熬夜。⑤情緒調節:高血壓患者有精神緊張、情緒激動、焦慮不安、大喜大怒等不良心理,會使體內兒茶酚胺釋放增多,血壓升高,心率增快,使病情加重。因此,高血壓患者必須改變急躁脾氣,學會沉著冷靜,自我控制情緒,不讓各種強烈的精神刺激引起劇烈的情緒波動。教會患者進行自我心理調整及自我控制活動量,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被動。⑥對患者家屬進行健康教育。溫馨的家庭環境可使患者心情舒暢,有利于高血壓的控制,我國傳統膳食結構偏咸偏油膩,而且較習慣于一家幾口在一起就餐,少有分餐制,這更不利于患者飲食控制。高血壓病有較明顯的家族遺傳傾向,因此在健康教育中,要指導家庭成員認識到這個問題,協助患者建立有規律的健康生活秩序。⑦讓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充分認識戒煙限酒的重要性,并付諸行動。患者沒有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性,對吸煙的危害應通過專業咨詢、印刷品和廣播電視等多種形式持之以恒地宣傳,如能與勞動就業相聯系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在健康教育時應有非常明確、操作性很強的指導,同時多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以達到提高患者對戒煙限酒的遵醫率。
[1] 趙慶華,方琴,鄧國蘭,等.健康教育對出院高血壓患者遵醫行為影響的研究[J].護理研究,2003,I7(2A):144-145.
[2] 劉建萍,何曉俐. 健康教育對提高原發性高血壓病人治療依從性研究[J].實用護理雜志,1999,15(9):58-60.
[3] 屈學勤.高血壓病病人不遵醫行為原因分析與健康教育[J].中國行為醫學科學雜志,2002,11(2):179-180.
[4] 孫艷紅.176例高血壓病人膳食調查及飲食指導[J].護理學雜志,2001,16(8):452.
[5] 方慶鳳.老年高血壓病人血壓控制不佳的原因調查[J].護理研究,2000,14(4):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