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勛清 黃道政
(1 廣東省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急診科,廣東 佛山 528000;2 廣東省人民醫院急危重癥醫學部,廣東 廣州 51008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不完全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多發生于老年患者。患者往往由于感染等因素作用,加重其氣流受限,從而導致呼吸衰竭的發生。無創呼吸機通過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BiPAP)改善患者通氣,減輕呼吸困難,減少有創通氣的使用,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本研究觀察了62例患者無創通氣的臨床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本院自2009年11月至2011年11月共收治了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患者31例,男21例,女10例,年齡59~78歲,平均年齡(63.5±8.9)歲;對照組患者31例,男23例,女8例,年齡61~81歲,平均年齡(64.3±7.8)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血氣指標、肺功能、并發癥等一般情況均無顯著差異(P>0.05)。
實驗組與對照組患者均給予以下常規治療措施:應用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氣管舒張劑解痙平喘,糾正酸堿平衡紊亂以及電解質紊亂,運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等穩定病情。實驗組患者給予無創呼吸機雙水平無創正壓通氣(BiPAP):應用口鼻罩進行無創正壓通氣,使用Bipap Vision呼吸機(美國偉康公司生產),參數設置如下:工作模式設置為壓力支持通氣/壓力控制通氣(S/T模式),起始吸氣壓力(IPAP)調整為4~6cmH2O,然后將其緩慢上調,逐漸增加至12~20cmH2O,呼氣壓力(EPAP)從0逐漸升至2~8cmH2O,壓力以患者舒適為準,呼吸頻率一般設置為12~16次/min,每日通氣保持在4h以上,氧濃度設置為30%~50%,氧流量約為2~5L/min,觀察患者癥狀改善情況,然后調整正壓通氣時間,逐漸停用正壓通氣[2]。
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前、治療8h、24h、48h、72h的pH、PaO2、PaCO2等動脈血氣指標,并比較兩組患者發紺、呼吸困難、心跳過速等臨床癥狀的緩解率,實驗結果均以(±s)表示。
對所有數據采用SPSS13.0進行分析,對實驗組及對照組患者pH、PaO2、PaCO2等動脈血氣指標采用t檢驗,對兩組患者臨床癥狀的緩解率采用χ2檢驗,P<0.05時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經過有效的治療后,動脈血氣指標均顯著好轉,呼吸衰竭得到改善,但實驗組動脈血氣結果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實驗組有1例患者經上述治療效果不理想,并采用了氣管切開的有創機械通氣,其余患者發紺、呼吸困難、心跳過速等癥狀顯著改善,緩解率達96.8%;對照組有5例患者進行了有創機械通氣,緩解率達83.9%。實驗組臨床癥狀的緩解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表1 兩組患者動脈血氣結果對比
隨著我國老齡化步伐的不斷加快,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逐漸不僅降低了老年患者的生活水平,而且嚴重威脅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報道顯示,我國40歲以上人群COPD的患病率已經達到了8.2%,病死率達到了4%~30%,一旦并發肺部感染引起COPD的急性加重引發Ⅱ型呼吸衰竭,病死率更是可以達到50%[3-5]。因此,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的治療對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尤為關鍵。
目前臨床上治療COPD急性加重期主要包括控制性氧療緩解癥狀、抗生素控制感染、支氣管舒張劑改善通氣、糖皮質激素治療以及機械通氣。機械通氣對于AECOPD療效顯著,本研究結果表明,在上述基礎治療的基礎上增加無創機械通氣,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與臨床癥狀。機械通氣包括有創機械通氣(IPPV)和無創機械通氣(NIPPV),前者療效顯著,但由于需要進行氣管切開,患者痛苦較大、并發癥發病率較高、患者恢復慢、治療費用大等不足。與之相比,NIPPV療效相當,并且具有痛苦小、并發癥發病率低、患者恢復快、費用小等優點。故患者應首選NIPPV,但在以下情況時應采用IPPV:①呼吸抑制或停止;②心血管系統功能不穩定;③嗜睡、意識障礙或不合作者;④易誤吸者;⑤痰液粘稠或有大量氣道分泌物者;⑥近期曾行面部或胃食管手術;⑦頭面部外傷,固有的鼻咽部異常;⑧極度肥胖;⑨嚴重的胃腸脹氣,使用NIPPV時,醫護人員應注意以下問題:對患者的動脈血進行定期血氣分析,定期清理氣道分泌物保持氣道通暢,濕化氣道[6]。
綜上所述,使用無創呼吸機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進行無創通氣,能夠顯著改善患者的血氣指標與臨床癥狀,方便實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曾清,鄭德清,方麗華,等.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臨床觀察[J].臨床肺科雜志,2012,1(3):427.
[2] 劉穎.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導報,2007,4(8):30.
[3] 鐘俊.無創呼吸機治療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效果評價[J].吉林醫學,2012,33(1):89.
[4] 謝文彬.無創呼吸機通氣治療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62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1,6(26):39.
[5] 盛文俠.BiPAP無創呼吸機治療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24例療效觀察[J].疑難病雜志,2009,8(12):711.
[6] 植榮昌,劉小燕,劉知陶,等.無創正壓通氣治療COPD急性加重合并重度Ⅱ型呼吸衰竭的療效觀察[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護雜志,2010,9(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