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 鵬
(南昌市第三醫院腦外科,江西 南昌 330002)
重型顱腦損傷是神經外科常見急危重癥,患者常出現顱內血腫和腦挫裂傷,其致殘率、病死率均比較高,給患者帶來嚴重的生命威脅。臨床一般采用常規骨瓣開顱減壓術和治療,但其病死率、致殘率極高,治療效果不理想[1]。標準外傷大骨瓣減壓術(standard large trauma craniotomy)是治療重型顱腦損傷的重要術式。我科自2005年7月至2010年5月期間收治重型顱腦損傷患者58例,采用美國標準外傷大骨瓣減壓術治療36,效果滿意,現將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對46例患者進行分組,采用大骨瓣減壓術治療的患者23例(治療組),男性15例,女性9例。其中車禍外傷患者11例,高處墜落外傷7例,打擊傷5例。入院時出現意識障礙進行評分,格拉斯哥評分(GCS評分):3~5分7例,6~8分9例,>8分6例;CT顯示:患者出現硬膜外血腫伴對側腦挫裂傷5例,硬膜下血腫伴腦挫裂傷7例,顱內血腫伴腦挫裂傷3例,單純腦挫裂傷4例,顱內多發血腫4例,其中合并額顳腦挫裂傷7例,腦內血腫3例。中線結構移位均>10mm,環池、基底池受壓變窄17例,環池消失6例。單側瞳孔散大12例,雙側瞳孔散大6例,無瞳孔變化5例。
對照組23例,采用常規骨瓣減壓術治療,男性17例,女性6例。車禍外傷13例,墜落傷4例,打擊傷6例;格拉斯哥評分(GCS評分):3~5分者5例、6~8分者14例,>8分4例。CT掃描顯示:雙側彌漫性腦腫脹、出血6例,單側性彌漫腦腫脹、中線結構移位者13例,腦廣泛挫裂傷4例,多發腦內血腫3例。兩組患者在GCS評分及平均年齡上不存在顯著的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本組病例均經我院急診科醫務人員緊急搶救或直接手術后,收住ICU重癥監護室,平均耗時<1.3h。住院天數1~137d,平均31d。
①治療組34例患者均采用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的標準開顱:a.去骨瓣11.0cm×14cm,對骨窗前界進行減壓至額極,下界平顴弓,直至到達乳突前方,咬除蝶骨嵴深部,將蝶骨平臺顯露。b.硬腦膜開至中顱窩底,硬腦膜呈多邊弧形切開,將額葉其底面前中部充分顯露出來、徹底清除顳葉底部外側裂、顳極的血腫以及壞死腦組織[2],同時行去骨瓣減壓術,縫合顳肌及頭皮,放置引流管。②對照組采用額頂馬蹄形切口或取顳頂開顱減壓,患者骨窗直徑約為6.5~8.5cm。③術后均給予脫水、降顱壓、抗菌素應用、藥物止血、靜脈大量輸液,并予神經營養藥、持續吸氧、物理降溫以及營養支持及抑酸等治療。
以格拉斯哥預后評分(GOS)評判預后恢復情況。以出院隨訪、電話詢訪等方式獲得隨訪資料。
術后3個月標準大骨瓣組23例病例中,死亡6例(26.08%),重殘/植物人12例(52.17%)、中殘5例(21.73%)。常規骨瓣組23例,其中死亡11例(47.82%),重殘/植物狀態8例(34.78%),中殘/良好4例(17.39%)。兩組患者在病死率、良好率及病死率上存在明顯的差異性(P<0.05)(標準去骨瓣減壓術與常規組去骨瓣減壓術結果詳見表1)。

表1 標準去骨瓣減壓術與常規組去骨瓣減壓術結果
重型顱腦損傷是導致患者出現致殘和致死的重要病因,影響顱腦損傷患者預后的因素有年齡、合并傷、手術方式、嚴重程度與時機等。顱內壓增高是重型顱腦損傷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因此通過手術方法行內外減壓以緩解或降低顱內高壓十分重要[3]。本組患者治療組證明,標準外傷大骨瓣開顱術對重型顱腦損傷合、嚴重腦挫裂傷患者、腦水腫患者的療效與常規去骨瓣開顱術相比具有顯著的效果[4],病死率、重殘率、中殘率均低于常規組,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對救治重型顱腦損傷優勢在于:手術顯露面積廣泛、能迅速止血,可將前顱額葉、中顱窩、顳葉、頂葉充分地顯露出來,能對硬膜下血腫、額顳頂硬膜外、腦內血腫進行測定的清除,對于單側幕顱內血腫的清除率達95%,可利于術中對橋靜脈、巖竇撕裂、橫竇、矢狀竇出血進行止血.并具有減壓充分的功能[5]。但是對于標準大骨瓣減壓術的創傷較大,易引嚴重并發癥,因此需嚴格掌握手術指征。
[1] 付強.標準外傷大骨瓣減壓治療重特度腦外傷29例[J].吉林醫學,2010,31(18):102-103.
[2] 姜新建,任祖東,李明.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學臺,2009,30(6):53-54.
[3] 衛建文.標準大骨瓣減壓術治療重型顱腦損傷30例療效分析[J].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1(6):105-106.
[4] 王紅斌,杜明,朱慶華,等.顱腦外傷后綜合征180例患者的綜合治療[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8,18(13):1891-1893.
[5] 戴榮權,呂文革,朱慶寶,等.標準大骨瓣減壓術在重型顱腦損傷中的臨床應用[J].安徽醫學,2009,(6):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