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瑩
(吉林省德惠市中醫院,吉林 德惠130300)
糖尿病的發生發展是綜合因素作用的結果,是血液中葡萄糖容易堆積過多的一種疾病,以高血糖、高血脂、高粘傾向為主要標志,中醫論治思路均應充分結合臨床,分析矛盾主次,辨別標本緩急,運用八綱辨證的理論準確把握辨證、辨病,在辨別標本緩急方面要準確,靈活處方,方能收到良好的治療效果[1-4]。現報道如下。
2010年1月至2012年2月將來我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186例隨機分為兩組,其中治療組93例,男55例,女38例,年齡為39~76歲,平均57歲,病程為2~16年;對照組93例,男58例,女35例,年齡為37~78歲,平均57歲,病程為3~17年。兩組病例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均無明顯差別,具有可比性。
1.2.1 中藥分型辯證治療方法(治療組)
①腎陰虧虛型[5]。主癥:頭暈目眩,口干唇燥,耳鳴腰酸,視物模糊,尿頻量多,混如脂膏,失眠心煩,舌紅無苔,脈細弦數。治則:滋補腎陰。方用:六味地黃湯加減。藥用:山芋肉15g,澤瀉15g,枸杞子10g,丹皮15g,麥冬10g,沙參10g,龜板10g,知母15g,黃柏15g,茯苓15g,山藥15g,熟地15g。②燥熱傷肺型。主癥:小便頻數量多,大便干燥,口干咽燥,煩渴多飲,多食易饑,舌邊尖紅,舌苔黃,脈數。治則:生津止渴,清熱潤肺。方用:消渴方合二冬湯加減;藥用:生地30g,麥冬15g,黃連6g,玉竹10g,黃岑10g,葛根10g,竹葉10g,人參6g,甘草5g,知母15g,花粉15g,沙參15g。③胃燥津傷型。主癥:口干欲飲,消谷易饑,大便干結,形體消瘦,舌質紅,舌苔黃,脈滑,有力。治則:清熱補虛。方用:消渴方,玉女煎合二冬湯加減。藥用:花粉12g,五味子10g,玉竹10g,葛根12g,黃連12g,麥冬15g,黃岑12g,黨參10g,丹皮10g,石斛10g,天冬15g,知母15g,生地15g。④陰虛陽浮型。主癥:惡心頭痛,面紅煩渴,口有異味,口干舌燥,或四肢厥冷,尿量增多,形瘦骨立,舌質紅,舌苔灰或焦黑,脈微數。治則:滋陰降火。方用:一貫煎加味;藥用:丹參15g,生地10g,白芍10g,首烏20g,赤芍15g,當歸9g,郁金10g,川楝子10g,枸杞10g,生草5g,地龍10g,沙參15g。⑤陰陽兩虛型。主癥:形寒肢冷,面色黧黑,腰膝酸軟,尿頻,耳輪枯焦,泄瀉陽痿或宮寒不孕,舌淡,舌苔白,脈沉細。治則:溫陽滋腎固攝。方用:金匱腎氣丸加減。藥用:澤瀉15g,肉桂10g,熟地15g,知母10g,黃芪10g,丹皮15g,山芋肉15g,金櫻子10g,桑螵蛸10g,蛤殼10g,覆盆子10g,茯苓15g,山藥15g,附子10g。以上藥方每日l劑,水煎服,分2次服。1.2.2 西醫用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對照組)
采用鹽酸二甲雙胍片,規格:0.25g,在飲食控制基礎上每天口服0.5g(2片),早、中、晚餐后服用;用藥3個月后隨訪觀察。若患者病程超過3年的,同時應用胰島素,長效胰島素每天早上注射一次,中效胰島素早晚兩次注射,短效胰島素飯前30min注射。
參照2002年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糖尿病療效評定標準[1]。①顯效:中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證候積分減少≥70%;②有效: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證候積分減少≥30%;③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甚或加重,證候積分減少<30%。計算公式:采用尼莫地平法:[(療前積分-療后積分)/療前積分]×100%。
觀察兩組數據進行結果比較,卡方檢驗,應用SPSS11.0軟件完成數據的統計處理。P<0.05,說明有顯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中、西醫治療療效比較表
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抵抗或胰島功能減退而引起的糖類、水、電解質、蛋白質和脂肪等一系列代謝紊亂綜合征,其發病受自由基毒素、遺傳因素、免疫功能紊亂、精神因素、微生物感染等各種致病因子的影響[3,6]。糖尿病在《黃帝內經》中稱為“消癉”。本病屬中醫的“消渴”病范疇。根據發病機理和臨床表現的不同,歷代醫籍中尚有“肺消”、“消中”、“鬲消”等不同名稱。《內經》的消渴記載,散見于十四篇之中,對其病因病理、主癥、治則及預后等都分別作了論述。后來,辨證論治出自于《金匱要略》;證候分類始子《諸病源候論》;體系形成于唐末,為后世醫家研充消渴病提供了寶貴的文獻資料[7-10]。糖尿病其主要臨床表現為“三多一少”即多尿、多飲、多食、消瘦。如果不加控制會引發并發癥,如腎、眼、足的病變、衰竭,目前糖尿病的并發癥無法治愈[4]。糖尿病的中醫治療,根據有關資料顯示中醫學者進行了多方面嘗試,雖然出現了以辨證分型論治和從肝、從脾、從痰等多方面論治的報道,但由于臨床辨證分型不統一,造成了臨床報道療效主觀性強、療效不足等情況。根據多年醫治糖尿病的經驗,依據國內中醫資料,本文將糖尿病主要分為腎陰虧虛型、燥熱傷肺型、胃燥津傷型、陰虛陽浮型、陰陽兩虛型5種證型[11],并結合現代醫學理論,給以辨證施治,取得了理想效果。具體方法是:①腎陰虧虛型:方中澤瀉、丹皮、熟地補肝腎,山藥健脾益氣,諸藥共奏溫腎助陽之功效。②燥熱傷肺型:方中麥冬、沙參潤肺清心,解煩渴,人參通血脈,黃連、黃岑、知母清火,生地生津,諸藥合用,有清熱復津之功效[12]。③胃燥津傷型:方中花粉降火生津為君,黃連瀉心火為臣,諸藥合用,有清熱瀉火,生津旺血之功效。④陰虛陽浮型:方中生地滋陰養血,補益肝腎,枸杞、當歸、沙參養血益陰,川楝子條達肝氣,諸藥合用,共奏益氣養陰、活血化瘀、疏肝理氣之效[13]。⑤陰陽兩虛型:方中附子、肉桂大熱,助腎陽,黃芪、山藥健脾益氣,蛤殼利水補腎,金櫻子、覆盆子補腎固攝,綜合上藥,有溫陽育陰之功效。
總之,糖尿病的中醫治療一定要做到早發現早治療,堅持勞逸結合,參加適當的文娛活動、體育運動和體力勞動,可促進糖的利用,以利于預防和治療此病[14,15]。注意足部和皮膚的衛生,保持清潔,預防感染、壞疽的發生。應用中醫治療糖尿病,在用藥物控制住血糖的同時,還添加一些補腎、清熱、利濕、養陰的藥物來進行調理,這就做到了內外兼修,一同調理。而且使用中藥不會具有某些西藥會帶來的毒副作用,使用安全,無依賴性,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張獲,王旭.治療糖尿病的中藥主要成分及作用機制研究概述[J].中醫雜志,2011,52(11):976.
[2] 龔光明,李潔.中醫辨治2型糖尿病神經病變體會[J].中醫雜志,2011,52(8):708.
[3] 楊照華,夏進娥.益氣補腎化瘀法治療早期糖尿病腎病32例[J].中醫雜志,2011,52(3):243.
[4] 周強,仝小林,劉桂芳,等.糖尿病腎病的中醫臨床治療概況[J].中醫藥信息,2011,28(1):95.
[5] 白樺,許玫,韓梅,等.不同病程老年2型糖尿病降糖藥物應用及分析[J].中醫實用醫刊,2011,38(5):53.
[6] 徐自由,張煜.中西醫結合治療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癥40例[J].中醫研究,2011,24(2):39.
[7] 馬學毅.現代糖尿病診斷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7:341.
[8] 王曉云,高宏健.糖尿病低血糖反應35例誘發因素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08,(12):36.
[9] 馬智聰.糖尿病的飲食治療[J].黑龍江史志,2010,15(23):058.
[10] 高菲.淺談糖尿病的飲食和運動治療[J].社區醫學雜志,2011,12(13):065.
[11] 葉宜德.預防醫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02(33):199-205.
[12] 鄧俊霞,鄧小群,鄭榮坤,等.重視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一級預防[J].臨床薈萃,2007,02(03):089.
[13] 馬力.特殊糖尿病的治療原則[J].中國臨床醫生,2009,05(13):093.
[14] 謝志靈.二甲雙胍聯合達美康緩釋片治療2型糖尿病40例臨床觀察[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2009,17(3):193.
[15] 寧云綢.鹽酸二甲雙胍緩釋片對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響[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0):1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