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珍,王躍平,劉敬文,陳 建,周 勇(1.深圳福田區人民醫院,廣東深圳518033;.深圳福田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廣東深圳 518048)
2009年8月18日,衛生部等發布了包含307種藥品的《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配備使用部分》(2009版)(以下簡稱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實施后,各省也紛紛對本省的基本藥物進行了增補[1],廣東省于2010年6月公示了《廣東省基本藥物增補品種目錄(2010年版)》(征求意見稿),并于2010年11月公布了正式目錄。我區(深圳市福田區)于2008年4月1日在全區社康中心試行基本藥物“零差率”銷售政策,并于2010年1月1日起全面推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及“零差率”銷售政策[2]。2010年7月1日,我區衛生局對《深圳市福田區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基本用藥目錄》(以下簡稱《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進行了調整,調整后目錄總品種數為617種,包括國家基本藥物307種、廣東省增補品種260種、福田區增補品種50種。2010年11月25日,《廣東省基本藥物增補品種目錄(2010年版)》(以下簡稱《廣東省增補目錄》)正式頒布后,廣東省增補品種比征求意見稿減少了16種,變為244個品種。至此,《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總數為601種。《國家基本藥物目錄管理辦法》(暫行)規定基本藥物目錄原則上3年調整1次,2012年為目錄調整年。為此,筆者對《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中的601種藥物在我區68家社康中心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分析,以為我國基本藥物目錄的遴選與調整提供依據。
采用橫斷面調查法,以2010年7月1日-2011年3月31日為調查時間段,由我區衛生和人口計劃生育局制定、發放統一調查表,對區屬5家醫療衛生機構管辦的68家社康中心進行問卷調查,評價601種藥品在68家社康中心的使用情況。要求各社康中心按調查表項目準確填報所有使用藥品的數量、規格、金額等數據,收到各社康中心上報數據后,由指定專家對各項數據進行核查,并由專人利用Excel表對數據進行統計、匯總。
調查的68家社康中心均從我局制定的601個品種中進行采購與使用。全區社康中心基本藥物總體使用情況見表1。

表1 基本藥物總體使用情況Tab 1 The situation of total use of essential drugs
由表1可知,68家社康中心共采購、使用了428種藥品,占601種藥品的71.21%,其中我區增補品種使用率為100%,國家基本藥物使用率為80.78%,廣東省增補品種使用率為53.28%。調查時段內,全區社康中心藥品使用總金額約為4 558.69萬元,國家、廣東省和福田區基本藥物使用金額比例分別為48.64%、32.79%和18.57%。
根據《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中藥品分類,匯總68家社康中心各類藥品的使用情況,按使用金額的高低進行排序,各類藥品使用情況見表2。
由表2可知,使用金額排序前5位為中成藥內科用藥、抗微生物藥、心血管系統用藥、激素及影響內分泌藥、調節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藥,合計占藥品總使用金額的81.31%。排名末5位的解毒藥、麻醉藥、免疫系統用藥、計劃生育用藥、診斷用藥,合計金額僅占藥品總使用金額的0.008 1%。
統計68家社康中心所有藥品的使用情況,按使用金額的高低進行排序,排名前20位的藥品見表3。
由表3可知,排序前20位藥品的總使用金額為2 256.07萬元,占藥品總使用金額的49.49%,而克林霉素注射劑、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頭孢呋辛鈉注射劑和頭孢呋辛酯口服藥使用金額排名靠前,占藥品總使用金額的18.93%。20種藥品中,國家、廣東省和深圳市福田區基本藥物分別是9種、7種和4種,占各自目錄總數的2.93%、2.87%和8.00%。

表2 各類藥品使用金額排序Tab 2 Consumption sum order of various drugs
2010年7月1日-2011年3月31日期間,全區68家社康中心均未采購使用過的藥品分布情況見表4。
由表4可知,601種藥品中有173種藥品從未采購使用過,分別是化學藥品92種、中成藥81種,合計占《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的28.79%。其中,國家基本藥物未使用品種59種,占9.82%;廣東省增補品種未使用的有114種,占18.97%。
307種國家基本藥物中有248個品種被采購使用,即80.78%的國家基本藥物在我區使用,占我區藥品使用總金額的48.64%,但有19.22%從未使用過。有9種(2.93%)藥品使用金額排名在我區前20位,未使用過的藥品以抗寄生蟲病藥、生物制品、抗精神病藥居多,說明2009版《國家基本藥物目錄》中絕大多數藥品都適用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3],但也有部分藥品如抗結核病藥、計劃生育用藥、診斷用藥在社康中心基本不會使用。鑒于全國各地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情況不同,國家基本藥物的調整除根據現有目錄在全國各地的使用情況外,還可借鑒各省基本藥物增補目錄,尤其是各省增補品種目錄中重合率較高的藥物種類和劑型[4],如兒童用藥、降脂藥等。
廣東省244個基本藥物增補品種中,我區社康中心采購使用了130個品種,占《廣東省增補目錄》的53.28%,總使用金額占我區社康中心藥品使用總金額的32.79%,有7種(2.87%)藥品使用金額位列前20位;有114種(46.72%)藥品從未使用過,其中化學藥品占3.33%,中成藥占6.67%,這可能與《廣東省增補目錄》中的中成藥數目多于化學藥品數目有直接關系。雖然國家提倡中西醫并重原則,但是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用藥還是以化學藥品為主,因此應合理確定增補品種中化學藥品與中成藥的比例,同時最大限度地降低中成藥安全隱患[5],特別是中藥注射劑的用藥安全問題,以平衡中醫藥發展和用藥安全性之間的關系。
深圳福田區增補品種共50個,均被68家社康中心采購使用,我區增補品種占《福田區基本用藥目錄》的8.32%,使用金額占我區藥品使用總金額的18.57%,有4個(8.00%)藥品使用金額排名進入前20位,表明我區增補品種是適合區屬社康中心疾病譜和居民用藥需求的藥品。各省、市及城鄉間由于經濟水平、醫療保障能力差異較大,且各地區疾病譜、用藥習慣及診療范圍[1]等方面各不相同,國家基本藥物和各省增補品種并不能完全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用藥需求,建議國家給予各省(地區)增補基本藥物的一定權限,以更符合當地百姓的醫療衛生需求[6],這也有利于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深入推進。
在我區使用的428個基本藥物品種中,化學藥品273個,中成藥155個,分別占使用品種總數的63.79%和36.21%;而藥品使用金額中,化學藥品占總使用金額的62.94%,中成藥占37.06%;使用金額排名前20位藥品中,有35%的藥品屬抗菌藥物,使用金額占42.54%。說明我區社康中心在藥物使用中,化學藥品占大多數,抗菌藥物的使用率偏高,這與我國疾病譜中前幾位的疾病,如腫瘤、呼吸系統疾病的治療均需要抗感染藥物外[3],還與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不合理使用抗菌藥物有直接關系[7]。建議在調整基本藥物目錄時,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和《處方管理辦法》等規定,嚴格控制抗菌藥物品種和數量,以提高醫療衛生機構合理用藥水平。

表4 從未采購使用的基本藥物Tab 4 The essential drugs never have been used
[1]金有豫.對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熱點與難點的認識和體會[J].中國藥房,2011,22(4):293.
[2]王躍平,劉敬文,陳 建,等.我國現階段基本藥物補償模式分析[J].中國藥房,2011,22(8):682.
[3]彭 婧,江啟成.國家基本藥物目錄合理性分析[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11,(1):38.
[4]耿勁松,董建成,蔣 葵,等.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增補藥物目錄的循證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1,11(1):35.
[5]范麗亞,馬愛霞.我國基本藥物目錄遴選相關問題探討[J].衛生經濟研究,2011,(4):3.
[6]宗文紅,葉 強,李 哲,等.上海市某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基本藥物使用現狀及問題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2):414.
[7]王躍平,劉敬文,陳 建,等.深圳市福田區社康中心基本藥物的配備及使用情況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1,14(7):2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