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信息管理系 湖北武漢 430079)
所謂“知識管理”可以從狹義和廣義兩種角度理解。狹義的知識管理主要是對知識本身的管理,包括對知識的創造、獲取、加工、存儲、傳播和應用的管理。廣義的“知識管理”既包括對知識本身的管理,還包括對與知識有關的各種資源和無形資產的管理,涉及知識組織、知識設施、知識資產、知識活動以及知識人員的全方位和全過程的管理〔1〕。知識管理的理論與實踐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90年代以后在國際上引起廣泛關注。當人們從信息熱轉向知識熱時,知識管理變得越來越重要了。知識管理是近幾年來管理學界、經濟學界和圖書情報學界的一個熱門話題。我國對知識管理的研究雖然起步晚,但研究勢頭較好,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理論研究日益深入,實踐應用日趨廣泛。筆者希望通過對我國知識管理研究論文進行統計和分析,以總結其取得的成果和發展趨勢,推動我國知識管理研究的進一步發展。
本文以國內規模最大、收錄文獻最全、使用最為廣泛的中文學術論文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為統計對象,具體檢索思路是采用標準檢索方式,以“知識管理”為檢索詞,以“關鍵詞”為檢索項,采取“精確匹配”方式以提高檢準率,年限為2001~2010年共十年的數據,期刊范圍限定在核心期刊,數據檢索時間為2011年7月;在數據庫中共檢出符合條件的文獻5250篇。筆者剔除了不相關的論文和知識管理領域的會議通知、紀要、講話、重復發表的論文以及期刊目錄文摘等,最后用于統計分析的有效文章為5195篇,有作者的5085篇,有關鍵詞的5195篇。
由于數據量較大,簡單整理后,借助Excel、SPSS16.0等統計工具,運用其排序和分類匯總等功能對數據進行統計,采用文獻計量學的基本方法對所檢出的論文進行分析。
表1統計了2001~2010年我國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情況,從中可以看出,隨著我國學者對于知識管理的研究逐漸升溫,論文數量從2001年至2010年不斷增加,而且主要集中在2004~2009年,每年的論文數量都在500篇以上,這六年的論文產出量占到總量的68.62%。

表1 2001~2010年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時間分布
科學知識量的增長及其規律與科學文獻的增長及其規律是緊密聯系的,科學文獻的數量變化直接反映了科學知識量的變化情況,因此科學文獻的數量是衡量科學知識量的重要尺度之一〔2〕。表2列出了2001~2010年知識管理領域研究論文的累積情況。

表2 2001~2010年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累積情況
在文獻增長規律研究中一般以文獻累計數據為依據。從表2中的數據可以看出,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累積數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關于知識管理的研究論文各年增長情況如圖1所示:

圖1 相關論文數量增長情況
2001年至2010年,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數量逐年上升。從當年產生論文的數量看,2004~2009年論文數量基本持平,而且發文數量較大,均在500篇以上。從論文累積量看,論文的增長趨勢更為明顯。這說明我國有關知識管理的研究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發展的速度不斷加快,研究水平大大提高,處于逐步繁榮的階段。2001~2002年間的增幅最大,達到99篇,增長率為33.00%。但是增長率逐年降低,表明經過多年的研究,知識管理研究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礎上增速會減慢。我國知識管理在達到一定的發展程度后,進入了摸索中前進的階段。
這十年的5195篇知識管理研究論文全部都注明了期刊名稱,而且分布在536種期刊上,平均每種期刊刊載9.69篇。在對知識管理論文的來源期刊進行統計分析的時候,可發現刊載有關知識管理文章的期刊分布集中-離散趨勢尤為明顯。表3是有關知識管理文章的刊物分布情況。

表3 期刊載文情況
從表3中可以看出關于知識管理研究的論文分布較為分散,涉及到的期刊較多,相對來說不是很集中。其中有358種期刊刊載有關知識管理的論文非常少,均在4篇以下,載文量少于20篇的期刊有486種,占期刊總數的90.67%。這意味著這些期刊并沒有將知識管理作為該刊物的主要選題。
表4中列出了刊載知識管理論文數量大于25篇的期刊名稱及其刊載論文數量。在這40多種期刊中既有計算機類的期刊也有經濟學類的期刊,說明知識管理的研究離不開經濟發展也離不開企業的需要,同時還要借助計算機網絡和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可見知識管理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它可以與傳統學科結合衍生出新的研究熱點,涉及到經濟、管理、計算機等研究領域,體現了當代學科的緊密融合和滲透,另一方面也說明了知識管理在各個學科領域的適用性。

表4 論文的期刊分布情況
從表4中可以看到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發文量位于前三位的是《情報雜志》、《圖書情報工作》、《情報科學》,這3種期刊載文量占總論文量的17.94%。尤其是《情報雜志》發表了387篇,占總篇數的7.45%。從每種期刊的總載文量看,載文篇數大于 100的有 9種期刊(占載文期刊的1.68%),共載有關于知識管理研究論文1925篇,占總篇數的37.05%,表明以上9種期刊成為知識管理的核心期刊群(按照布拉德福定律,只考慮數量,沒有考慮文章的質量),是我國知識管理研究的重要情報源,是知識管理理論與實踐研究的主陣地,在本學科日趨走向成熟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將表4全部期刊所刊載的3546篇知識管理論文的數量以遞減排序,然后將其等分為3個區,其中每個區刊載知識管理領域的文章數量相等,那么每個區的期刊數量成4:10:31的關系,這符合布拉德福定律中成1:n:n2的關系。
經統計,在5195篇論文中,有110篇論文未注明作者信息,2篇論文以課題組標注(在此視為三人以上)。其余的5083篇論文共有作者9275人次,平均每篇1.8人次,所有文獻共涉及作者6268位。龐大的作者人數說明知識管理在我國已經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重視,并形成自己的作者群。根據普賴斯定律:撰寫全部論文一半的高產作者的數量,等于全部作者的平方根。可以表示為:,其中n(x)表示撰寫x論文的作者數;i=namx為該領域內最高產作者的論文數;N為全部作者的總數〔3〕。這樣在知識管理研究領域6268位作者中,前80位應為高產作者,即發文量約為7-8篇以上的作者。另外依據普賴斯的理論,發表論文數為N篇以上的作者是杰出科學家(核心作者),在這里N=0.749(max)1/2,式中max為發文量最多的作者的論文數〔4〕。在知識管理研究領域,核心作者發表論文應為5篇以上。綜上核心作者群即為發文5篇以上的181位作者。
因篇幅關系,表5列出了在統計的10年中發表文章篇數在11篇以上的作者,共26人。這些作者僅占全部作者人數的0.41%,發文篇數870篇,卻占總文獻量的16.75%。據此可以看出在我國知識管理研究領域已經形成了以盛小平、劉希宋、和金生等學者為代表的核心作者群,表明我國知識管理的研究已經形成了完備的研究人員體系,同時也表明對知識管理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系統性和全面性。

表5 知識管理研究領域作者發文篇數
對作者合作情況的分析能夠反映該領域論文的合作寫作情況,進一步折射該學科領域研究的深入情況。(注:在此小節中只研究有作者記錄的5085篇文章。)圖2展示了所有論文的作者個數分布情況。

圖2 論文的作者個數分布情況
從圖2中可知,獨著論文最多,占論文總數的44.70%,其次是兩位作者和三位作者合著的論文,分別占論文總數的21.36%和14.57%。獨著和兩位作者合著的論文篇數占論文總數的66.06%。獨著、兩位作者和三位作者合著論文的數量占論文總數的80.63%,即絕大多數論文是由一位作者獨著、兩位或三位作者合著的。在5085(包含以課題組命名的2篇)篇具有作者的文獻中有合著論文2812篇,占總數的55.30%。
對作者合作情況進行分析主要有兩種指標:合作度=(一定時期內相關文獻)作者總人次/(一定時期內相關文獻)論文總數;(2)合作率=(一定時期內相關文獻)合作論文數/(一定時期內相關文獻)論文總數〔5〕。我國知識管理研究領域的的作者合作度和合作率分別是1.82和55.30%。經過對2001~2010年我國關于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作者合作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得到表6中的數據。

表6 作者合作情況
由表6可知,在本文統計的5195篇論文中,有作者記錄的,可以用于作者合作情況分析的有效論文共5085篇,其中合作論文有2812篇,平均合作率為55.30%。從2001至2010年,作者的合作率有所波動,但總的趨勢是逐步上升,這表明我國知識管理研究的范圍不斷擴大,涉足的領域更加廣闊,合作研究越來越普遍和深入。
據表6中的數據,繪制作者合作情況變化圖(圖3)直觀反映知識管理領域研究論文作者合作率的變化情況。2004年以前,作者的合作程度不高。2004年以后,作者的合作不斷加強,多數年份高出這10年的平均合作率55.30%,作者間合作的趨勢逐步上升。由此可知我國知識管理的研究已經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知識管理的應用領域不斷擴大,具有相當的廣泛性,以及同其他學科的交叉性。隨著知識管理研究的不斷發展,作者之間的合作還會不斷加強,合作研究也是目前知識管理研究領域的主要組織形態。

圖3 作者合作趨勢圖
在本文研究的有作者記錄的5085篇論文中,將所有的作者信息提取出來,對作者的合作次數進行統計,統計結果如表7所示:

表7 高頻合作作者合著論文篇數
表7展示了高頻合作作者合著論文的篇數。排在前三位的是劉希宋、和金生和顧新建。但是進一步對高頻合作作者的合作情況進行研究,可知高頻合作作者之間的合作是很少的。在以上14位高頻合作作者中對兩兩合作情況進行研究發現,只有樊治平和王君合著4篇文章,劉魯與王知津、盛小平各合著一篇文章,其余的高頻合作者之間都沒有合作。因此,雖然知識管理研究領域的合作趨勢逐步上升,合作領域不斷擴大,但是核心作者、高頻合作作者之間的合作較少。核心作者群內部應該發現更多的合作點,尋求更多的合作機會,推動知識管理學的研究不斷進步。
本文所分析的5195篇論文共含有關鍵詞23091個,平均每篇4.5個關鍵詞。其中標示3個關鍵詞的文章最多,有1979篇,占論文總數的38.09%。其次有1662篇論文標示4個關鍵詞,占論文總數的31.99%,兩者之和為70.08%,含2-5個關鍵詞的論文數量為4270篇,占論文總數的82.19%,這表明大多數論文都標示有2-5個關鍵詞。
關鍵詞作為論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表達了文獻的主題內容,最直接地反映了論文研究核心。而關鍵詞中的高頻關鍵詞更是反映了該學科領域研究的熱點和發展方向。經檢索獲得2001至2010年的關鍵詞頻次,經判斷刪除含義寬泛、無實質意義的詞匯,對其余關鍵詞按照出現的頻次進行排序。表8中列出了詞頻45次以上的關鍵詞。除了“知識管理”外,“知識共享”“圖書館”“隱性知識”“知識”這幾個詞的頻次都超過了200次。由此可見,在知識管理研究領域涉及到這些主題的內容更為學者所感興趣。而頻次較高的“圖書館”“企業”“情報學”“高校圖書館”表示了知識管理的應用領域。

表8 關鍵詞頻次分布情況
利用SPSS對表8中的關鍵詞構造共詞矩陣,輸出的結果顯示,上述高頻關鍵詞兩兩共現次數20次以上的有30對。從中可分析得出主題分布,知識管理與隱性知識、顯性知識、知識共享、知識創新、知識資本,隱性知識與顯性知識、知識經濟與知識創新研究較多,此外,知識管理與數字圖書館、高校圖書館、企業文化聯系較為緊密,表明知識管理在圖書館、企業等領域的應用研究較多。
通過對2001至2010年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計量分析,可知近年來知識管理是圖書情報領域較為熱門的研究主題。
從論文的年度分布來看,論文的數量保持持續增長。尤其是近幾年論文新增數量多保持在500篇以上。
從論文的期刊分布來看,刊載知識管理論文最多的44種期刊占總數的68.26%,有4種期刊,每種刊載200篇以上,有201種期刊僅刊載了1篇。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的期刊分布規律符合布拉德福定律,其集中趨勢尤為突出。
在5195篇論文中,去掉110篇論文未注明作者信息、重復的作者姓名以及2篇以課題組標注的,所有文獻共涉及作者6268位。據普賴斯定律得知發文5篇以上的181位作者為知識管理領域核心作者群。
知識管理研究論文獨著的篇數最多占44.7%,兩位和三位作者合著的論文,分別占論文總數的21.36%和14.57%。知識管理論文的合作率在不斷提高,但是核心作者、高頻合作作者之間的合作很少。
在關鍵詞的統計分析中,除“知識管理”外,“知識共享”“圖書館”“隱性知識”“知識”這幾個詞的頻次都超過了200次。在這10年中,知識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知識管理與圖書館、知識管理與企業、知識管理與知識創新、知識共享等方面。
1.邱均平,段宇鋒.論知識管理與競爭情報.圖書情報工作,2000(4):11-14
2.邱均平等.基于文獻計量的國內外信息資源管理研究比較分析.中國圖書館學報,2008(5):37-38
3.婁燕.我國競爭情報研究的統計與分析.情報雜志,2001(10):15-16
4.李小霞.近年來國內洛特卡定律研究綜述.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13):27-28
5.劉志輝,張志強.作者關鍵詞耦合分析方法及實證研究.情報學報,2010,29(2):268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