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馬王杰 張藝
黃酒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源于中國,在世界飲料酒業中獨樹一幟。而紹興黃酒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紹興黃酒是以糯米為原料,配之獨有的鑒湖水釀造而成的,其酒澄黃清亮、醇厚甘甜、馥郁芬芳的色澤香味令人贊嘆。紹興黃酒以味甘、色清、氣香、力醇而享譽海內外,被奉為黃酒中的上品。紹興黃酒早在清朝時就被評為全國十大名產之一。1915年在美國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獲得金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紹興加飯黃酒被評為全國“八大名酒”和“十八大名酒”之一。
近年來,在良好的環境與經濟運行條件下,當地政府將黃酒列為支柱產業,紹興黃酒業也有了明顯的發展。2003年時,紹興黃酒產量為28.15萬噸,到了2010年則增長為53.4萬噸。7年時間產量增長了近一倍,取得了可喜的發展成就。但是,我們也看到,紹興黃酒與其他品種的酒類相比時,還存在著許多問題。
紹興黃酒市場份額占整個酒業市場的份額非常低。黃酒在酒類市場中,紹興黃酒僅僅占了2.23%,而紹興黃酒在黃酒業中的銷售份額為33%,因此紹興黃酒在整個酒類市場中的份額便不足0.8%。

表1 黃酒銷售份額

表2 中國酒類銷售份額
紹興黃酒的銷售區域主要集中在江浙滬一帶,其銷售額份額達到了73%。而在全國其他廣大省份的銷售比例僅僅27%。說明黃酒目前的發展更多地被當作一種區域性的飲料酒。

表3 銷售區域差異
本文根據上述黃酒市場份額低與市場范圍小的現狀,分析了造成這些現狀的原因。
黃酒的營銷費用投入是中國各個酒類行業中最低的。從2004年11月份的數據來看,紹興黃酒營銷費用占釀酒行業的1.98%。2003年紹興黃酒業的龍頭企業古越龍山廣告費為765萬元,而同期青島啤酒的廣告費2.6億元,五糧液2.3億元,投入差額不是在同一個數量級別。
并且黃酒行業的廣告投向地域性明顯,江浙滬地區是黃酒廣告投放量最集中的地方,60%的廣告投向于此。80%以上投向消費水平較高的大中型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注重城市市場忽略農村市場。這樣的營銷投入必定造成的結果是黃酒知名度在全國范圍內比較低,并且黃酒的消費集中于江浙滬地區。
在紹興黃酒的品牌中,為大眾所熟知的品牌屈指可數,僅僅古越龍山、會稽山、女兒紅、塔牌等幾個中國馳名商標。而白酒行業中,擁有茅臺、五糧液、古井貢酒、水井坊、郎酒等等眾多聞名海外的品牌。黃酒都局限于競相表現自己的深厚淵源與獨特文化,沒有真正從消費者的角度去考慮。一個品牌的成功,從根本上來說要洞察目標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持續強化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行業中有廣泛影響力的品牌缺位,必然導致對整個行業的忽視。
縱觀市場上各種酒類產品,都有著鮮明的文化個性。例如,白酒以其濃香高度的特點,給人豪爽,耿直的文化個性,與多年不見的老朋友聚會,舉杯白酒一醉方休。啤酒,度數低、清淡適宜人群范圍廣,給人大眾平民化的文化定位,野外旅游,居家飲酒更多選擇啤酒。葡萄酒則更多了一種高雅,充滿異域藝術氛圍的特點,成為正式高層次會晤的首選。每款酒的消費場合均有著明確的定位。而黃酒的文化性格卻不明顯,成為了一種容易被其他酒類替代的品種。只有擁有獨特的文化性格,才能牢牢掌握特定場合的銷售份額。
目前紹興黃酒企業在研發投入上還做得不夠,新型黃酒品種沒有得到開發。在口味上與傳統黃酒沒有多少差別。黃酒還存在著低溫失光變混的特性,使黃酒開拓北方市場形成了一定的障礙。并且黃酒的飲用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目前黃酒在夏季的銷售基本為空白,如何開發適合在炎熱的夏季飲用的黃酒品種,是值得思考的。
紹興黃酒的魅力在于黃酒的年份,儲藏時間越久酒味越香濃。十年陳、二十年陳的黃酒在市場上廣受歡迎。然而,如何鑒定黃酒的年份,目前還沒有統一嚴格的標準因此,一些小廠家便利用這一點,虛報年份,賺取不當利潤。此外,紹興黃酒對水質有著特殊的要求,一些廠家利用外地市場對真正紹興黃酒的不了解,將品質較低的黃酒售往江浙市場之外,造成了紹興黃酒產業的市場秩序混亂,損害了其品牌效應。
紹興黃酒如何突破發展瓶頸,打造黃酒產業的金名片,做大和做強紹興黃酒產業,這都是需要重點研究的課題。我們的發展建議如下。
黃酒產業知名度遠比其他酒類要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廣告投放力度不如其他酒類。經研究發現,廣告介入市場,使銷量上升明顯加快,縮短了商品在市場上達到飽和的時間,減短了銷售周期,從而提高經營效益。用降低現在的利潤,來換取以后更廣大的市場份額。以市場上成功的食品,如腦白金和王老吉為例,無一不是大力度的市場廣告投入。因此,對于黃酒產業來說,無論電視廣告,黃金地段的廣告還是其他的各種宣傳方式,最終目的都是要使黃酒的知名度在國內(特別是非主要銷售地區)有大幅度的提升。由上述分析可知,黃酒在全國范圍內還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因此通過廣告投放的方式換取更多市場是可行的。讓不清楚黃酒的消費者明確黃酒不只是用來作為烹飪佐料,更是華夏民族的寶貴遺產,強調其養生的作用,在此基礎上再以開發新產品、輔以廣告投放的方式加以宣傳,融入時尚的元素,去拓展青年人的市場。而不是永遠只停留在江浙一帶,也不僅僅只把目光投放在中老年人身上。
開發新的黃酒品種。由于黃酒本身度數不及白酒,如果直接去和在北方占據大頭的烈度白酒抗衡顯然是不明智的。然而,抓住黃酒本身在營養價值方面的優點,轉向健康飲品或者時尚飲品的新方向,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以涼茶產業為例,涼茶本身為藥用,但和真正的藥品來說顯然沒有競爭力。然而涼茶卻經過反復調試后,轉型成為大眾喜愛的飲料,抓住申遺機會,一舉占領國內外市場。那么黃酒如何開發出適應多種不同場合的飲品,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就需要對黃酒新產品的創新與開發。例如黃酒在夏季很少被人飲用,或許可以嘗試加冰或與其他飲料兌用,降低酒溫、調整口感,降低酒精度,研發成解渴的夏日飲料。大力創導各種新興的飲用方式,而不僅僅是只作為傳統黃酒的方式銷售,對于拓展黃酒市場是十分有意義的。
在營銷戰略的選擇上,要突出三個特點。首先要突出文化營銷。黃酒產生的歷史非常悠久,代表著濃郁的江南文化。黃酒本身與歷史融為一體,在紹興的歷史上,2500多年前越王勾踐的投醪勞師,東晉時期王羲之在蘭亭流觴曲水作《蘭亭序》,魯迅筆下孔乙己在咸亨酒店喝老酒……紹興黃酒記錄了中國傳統文化的變遷與發展。在黃酒的營銷中,要突出黃酒文化底蘊的一面,明確強調黃酒文雅溫潤的形象氣質。
其次,突出健康營銷。黃酒有豐富的營養,適量飲酒,對促進身體健康有較大益處。黃酒中的蛋白質為酒中之最且極易為人體吸收利用,含較高的功能性低聚糖,豐富的無機鹽及微量元素,具有防止心血管病、抗癌、抗衰老等多種生理功能。在這個倡導健康生活的氛圍中,黃酒要突出這個與白酒最不相同的特點,區別白酒度數高、烈度強的不利影響,營銷好黃酒溫潤滋補的性質,提出養生的黃酒這一概念。
最后突出旅游營銷。紹興作為全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每年吸引了大量外地游客來紹興觀光旅游。而紹興黃酒作為紹興最有名的特產,吸引了很多游客,成為他們必然消費之物。許多游客想把黃酒帶回家送給親戚朋友,然而對于長途旅游的游客來說,瓶裝、壇裝的紹興黃酒卻不易攜帶,因此許多游客不得不放棄了購買紹興黃酒。若推出免費郵寄業務,在購買一定數量之上,可由購買點將黃酒郵寄到目的地,則會大大加大黃酒的銷售量與知名度。
在我國傳統酒類中,黃酒是最有希望沖出亞洲走向世界的一種低度飲料酒。黃酒其悠久的文化歷史,精湛純熟的釀酒工藝,營養保健功能齊全和獨特的色香味風格是任何酒類無法比肩的。在國際市場中要突出紹興黃酒為中國所獨有,并且為“國宴用酒”的特殊地位。通過挖掘黃酒所代表的中國傳統文化,提升黃酒在海外的知名度。并且開拓海外市場已經刻不容緩。“紹興老酒” “女兒紅”“沈永和”等商標被日本公司搶注, “古越龍山”文字加拼音商標被澳大利亞搶注。因此紹興黃酒必須加快海外市場拓展的步伐,在國外市場打出自己的旗號。
發揮行業協會在市場秩序建設中的作用,首先要制定黃酒年份檢驗的標準,規范市場上年份標注,對于不實標注的企業進行曝光并且限令整改。制訂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積極貫徹執行產品質量法、食品安全法、食品衛生法。并且,紹興黃酒行業要注重運用原產地保護標記,明確紹興黃酒的概念,即只有鑒湖水和紹興精白糯米制成的黃酒才能叫紹興黃酒。配合工商部門,查處假借紹興黃酒之名,卻選用不符合原產地保護標記要求原料的企業,保證紹興黃酒行業的有序、健康發展。
紹興黃酒行業的發展,正處于前所未有的機遇時期,我們要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全面提高紹興黃酒的品牌知名度,擴大營銷力度,加大創新研發投入。相信不久的將來,紹興黃酒必將香飄中華,聞名海外。
[1]林小燕.后危機時代紹興黃酒產業發展策略探討[J].企業經濟,2010(04).
[2]楊國軍.中國黃酒業調研報告[J].中國釀造,2005(04).
[3]宏源證券.黃酒行業深度研究報告[R].2008.08.
[4]何曉剛.對紹興黃酒業發展的思考[J].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