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青(徐州市檔案局,江蘇徐州,221018)

徐州市軍管會布告

中共中央電賀徐州解放
1948年,人民解放戰爭進入第三年。遼沈戰役和濟南戰役的勝利,根本性地改變了國共軍事力量的對比,解放戰爭進入奪取全國勝利的決戰階段。這年的深秋,歷史的步伐再次駐足徐州這座古來必爭的軍事重鎮,欲以濃墨重彩,蓄勢潑寫驚世篇章。
11月6日,震驚中外的淮海戰役拉開序幕,在以徐州為中心,東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臨城,南達淮河的廣大地區,60萬中國人民解放軍和80萬國民黨軍展開了關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命運走向的大決戰。
在隆隆的炮火聲中,徐州周邊各縣相繼解放。11月8日,駐守賈汪的國民黨部隊在何基灃、張克俠的率領下,戰場起義,賈汪解放;同日,國民黨軍撤離潼陽縣,潼陽縣解放;10日,豐縣全境解放;11日,沛縣全境解放;12日,宿北全境解放;13日,睢寧全境解放;22日,邳縣全境解放。
淮海戰役第一階段告捷,黃百韜兵團于碾莊地區被殲后,徐州周邊已被解放軍占領,事實上已成“孤城”。國民黨徐州市黨部為掩飾敗跡,叫各報館出號外,捏造所謂“徐州會戰大捷”,并勒令市民懸燈結彩,鳴放鞭炮,征收“慰勞品”祝“捷”。然而,全市都暗中流傳著黃兵團被全殲的消息。接著又傳來黃維兵團在南坪集被困的消息,軍心更是渙散,滿街是軍用大卡車和小汽車,穿梭不停。市民們拒用金元券,物價暴漲,白菜百斤由金圓券4角1分上漲到4元。11月26日起全市已買不到糧食,整條壩子街只有一家水館開門。全城陷入閉市狀態,只有國民黨官兵在街上大肆拍賣搶來的衣物,偷盜倉庫物資,準備逃跑。
11月28日,蔣介石決定放棄徐州。29日,傳來了李延年、劉汝明兵團在固鎮打敗仗南逃的消息,全城更加慌亂。聯勤司令部拍賣倉庫里的白面,最后來不及要錢就逃了。許多國民黨軍官換上士兵服裝,軍衣、軍帽亂拋路旁,臨逃仍大肆抓車抓夫,僅銅山中學、徐州師范等校被擄走男女學生數千人。
11月30日晨,徐州的上空彤云密布,地面朔風凜冽,鹽粒似的小雹和著絲絲小雨,無聲地落在地上。城中商店住戶全部關門,一片蕭條,除了報童仍在叫賣著新出的《徐報》,其頭版頭條刊登著“徐蚌會戰第一階段我軍取得偉大勝利”、“徐州外圍固若金湯”所謂祝“捷”消息。而此時徐州的國民黨軍已陸續開始撤逃。城內,尚未撤離的官兵有的按指令忙著燒毀地圖檔案,有的則在國民黨飛機轟炸機場和汽車站時,趁機搶掠商店、居民。當晚,各國民黨部隊、機關接到一個“經蕭縣、固城撤退到滁縣”的簡單通知,如得“大赦令”,也沒有劃分撤退區域、撤退路線、行軍序列,有的連滁縣都還不知道在哪里,就慌忙地出發了。一時間從徐州向西南的大路上、田野里,一片人仰馬翻、滿耳哭嚎的混亂景象。這一天,國民黨黨、政、軍、警、憲、特等,裹脅部分青年學生,約30萬之眾擁出徐州城撤逃。12月1日凌晨,杜聿明帶領前線指揮部一批人開車到了徐州城的西郊,只見自徐州西門通往蕭縣的公路上,車輛、人馬擠軋擁塞,又加之走錯路線,行進艱難。杜聿明本人幾經周折,到黃昏前后才到達蕭縣大吳集。
撤逃之前,國民黨軍不忘炸掉自己在云龍山下的火藥庫,就在沖天的火光和隆隆的爆炸聲中,徐州城的百姓度過了一個難眠的夜晚。
12月1日傍晚,華野第十二縱隊和一縱偵察營先行進入徐州。晚10時,渤海縱隊奉命進入徐州實行軍事接管。至此,徐州全境獲得解放。
12月2日,黎明的晨曦剛剛退去,旭日從地平線上冉冉升起,大地一片晴明。清早起來的人們立刻發現了不同往日的新氣象。道平路奎河橋(現解放橋)附近貼出了紅色標語,一隊解放軍女文工團員向圍觀的市民宣傳并唱著“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這可能是徐州老百姓聽到的第一支紅色歌曲,歌聲輕快明亮,給老百姓送來了一股清新的風。江蘇省立徐州中學(現徐州一中)的學生從學校出來后,則被遠方傳來的鞭炮聲和歡呼聲吸引,還能真切地聽到“打得好來打得好,四面八方傳捷報”的歌聲。隨著這聲音,大路上涌來了黑壓壓的人群,人群中走著一支雄壯的隊伍,他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臉上洋溢著親切的微笑,不斷地向兩旁的人們揮手致意。
當解放軍開進城內時,街道上擁滿了歡迎的群眾,徐州城一片歡騰。長期受國民黨統治的徐州人民爭著和解放軍官兵握手交談,訴說著他們在國民黨統治下的苦難。

人民解放軍進入徐州追擊潰逃之國民黨軍
12月2日,中共中央電賀徐州解放。同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宣布徐州特別市軍事管制委員會(簡稱軍管會)成立,傅秋濤任主任委員,馮平任副主任委員,周林、袁也烈、華誠一為委員。6日,華東局電令,方毅任市軍管會第一副主任委員。軍管會是軍事管制期間最高權力機關,統一領導全市軍事、行政管理工作。中共徐州特別市委員會2日成立,傅秋濤任書記。徐州特別市警備司令部也于2日成立,袁也烈任司令員。同日,徐州市人民市政府成立(后改稱市人民政府),周林任市長。全市劃分4個行政區,各區區政府相繼成立。9日,周林市長及各區區長正式就職辦公。

徐州人民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大游行
市軍管會剛成立,即向機關軍政人員頒布了“入城守則”11條,以嚴明紀律,執行黨的城市政策。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區司令部、政治部也發布布告“特與徐州全體同胞和各界人士約法七章”,望全體市民一律安居樂業,切勿自相驚擾。次日,軍事管制委員會即入城進行全面接管工作。
為了樹立市民信心,鼓勵復工、復業、復課,市政府成立后即分別召開了各業各界及工人座談會,講解工商業等政策和征詢各方意見。9日至10日召開的各業各界座談會,糧食、棉織、土布、土線、電料、印刷、面粉、木器、銀樓和各種小手工業、攤販等各業代表,共180余人到會。12日召開的工人座談會,到會有津浦、隴海兩鐵路各段員工及各工廠、地板車、人力車等工人代表百余人。座談會上,工友們熱烈發表意見,提出成立工會及復工等要求,并申訴在國民黨統治時的困苦狀況。市長周林特出席該會并講話,表示政府將盡力幫助工友復工復業和解決生活困難。
復工復業復課,生產支前,戰勝水災,打擊投機,穩定物價……在軍管會、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于戰火中新生的全城40余萬民眾,以主人翁的姿態,迅速醫治戰爭創傷,克服重重困難,取得了驕人成績。
在這種令人振奮的局面下,1949年4月,市區開始廢除舊保甲,基層民主政權建設全面展開,到5月底,在市區建立86個街政委員會,在市郊農村建立10個鄉政委員會。9月26日至30日,徐州市召開了首屆各界人民代表會議 (簡稱各代會)。這次會議,通過了市長張北華作的《施政工作報告》及市政建設、剿匪治安、生產建設、文教衛生、財政經濟等重要提案,作出《關于發展生產問題》、《關于勞資關系問題》、《關于剿匪治安問題》等3個決議案。“在普選的地方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之前,由各界人民代表會議逐步代行人民代表大會的職權”的規定,決定了各代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的召開,在剛獲解放的徐州市,成為令人矚目的大事。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徐州人民歡欣鼓舞,熱烈慶祝新中國的誕生。當天下午,各機關、工廠、部隊、學校和市民以各種方式進行慶祝。10月2日,慶祝活動達到高潮。五星紅旗在全市飄揚,大街小巷彩旗飄舞,鑼鼓喧天。下午3時,慶祝大會在市中心淮海路和中山路的交叉口進行。“毛主席萬歲”五個大字矗立在主席臺中央的尖塔上。慶祝大會在雄壯的汽笛聲中開始,樂隊高奏國歌,五星紅旗在人們的歡呼聲和禮炮聲中升起,徐州市市長和各界人士發表了熱情洋溢的演說。隨后舉行了盛大的慶祝游行,由工人、部隊、學生、機關、市民組成的游行隊伍匯成一股6萬人的洪流,綿延數公里。當駐軍步、騎、炮兵及坦克部隊組成的方隊經過擁滿人群的街道時,歡呼聲、鼓掌聲響徹云霄。沉浸在喜悅中的徐州人民,盡情狂歡,徹夜不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