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圣祥
將執法人員堵在大門外,“膠老大”宋訓杰下令將辦公樓里的電腦和文件資料集中焚燒,“學洋明膠”多年交易秘密因此盡被焚毀。但在雜物堆里,記者仍找到一本半個巴掌大小的冊子,上面記錄了該廠2000年的經營賬目。“學洋明膠”的產品,不僅流向藥用膠囊生產企業,還流向眾多食品企業,成為生產雪糕、冰淇淋、乳制品和飲料的原料。
有人說,對一雙臭皮鞋來說,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一只做了藥品膠囊,另一只卻做了酸奶果凍;事實上,這只是它們暫時的分別,最后條條大道通羅馬,它們又在國人的肚子里會合了。顯然,在工業明膠的背后,毒膠囊充其量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的臭皮鞋,早已大量滲透到食品領域中,甚至已經成為我們日常飲食的重要內容之一了。如果說三聚氰胺畢竟主要是出現在奶制品中,瘦肉精主要是出現在肉制品中,那么工業明膠的覆蓋范圍就要大得多了,凡是需要用到食用明膠的地方,就極有可能使用的是臭皮鞋。
當大批執法人員已經在敲大門,公司即將完蛋之時,宋訓杰居然還會冷靜地想到放一把火毀滅證據,這與其說是因為他“高尚”地想到要保護工業明膠的黑色產業鏈,擔心整個產業鏈被完全曝光;不如說是因為央視僅僅曝光了它的九牛一毛,因此絕不能讓全部的“投毒”記錄都被執法部門掌握。問題在于,他原本純粹基于私利的縱火,在事實上的確很有可能對工業明膠黑色產業鏈起到保護的作用。在“記者干了質檢的活,有關部門干了跑龍套的活”的現實背景下,只要被媒體曝光的這個典型案例得不到深挖,那么即便類似的工業明膠廠還有很多,沒被燒毀的工業明膠流入食品藥品證據也有很多,“跑龍套”的往往也無緊迫性來一一處理。
因此,公眾現在最為擔心的是,宋訓杰放的那一把火,會否真的讓工業明膠黑色產業鏈失去一個大起底的機會,會否真的讓那些甚至很知名的食品企業得以逃過一劫?如果工業明膠黑色產業鏈真的被一把火保護下來了,那么可以肯定的是,臭皮鞋們一定會在若干年、若干月甚至若干天后,重新往國人肚子里大規模進軍。所以我們期待,工業明膠黑幕能夠借著毒膠囊事件被盡可能地放大,一定要讓那些以臭皮鞋制作“美味食品飲料”的企業傾家蕩產,而不是讓他們從此以后將宋訓杰當成“保護神”來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