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杉

郭文標是溫嶺石塘鎮小沙頭村的一位普通漁民,卻因在浙東沿海冒險救起數百名海上遇險者而遠近聞名,先后獲得了全國見義勇為模范、浙江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感動臺州十佳人物等稱號,當地人都親切地稱他“平安水鬼”。
身為一名人大代表,郭文標不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著出海漁民的安全,履行代表職責時也是三句話不離漁民、漁業本行。自2008年當選省人大代表以來,他先后在人代會上提交了20多件有關漁業、漁民的建議。
郭文標說,他是個漁民,文化程度不高,也不太會說話,但始終認為,“為百姓說句公道話,為百姓做點實在事,是一個人大代表的本分。只有群眾滿意了,這個代表當得才踏實?!?/p>
為漁民拉一張“安全網”
黝黑的皮膚,隨處可見的傷疤,沙啞的嗓音,炯炯有神的眼睛,這是一個經歷過風浪搏擊的漢子最真實的寫照,也是多年海上救援生涯留給郭文標的歲月印跡。
在石塘漁港開發初期,大船出?;貋矶紵o法靠岸,漁民們只得靠小船擺渡往返。而郭文標正是那眾多擺渡船工之一。
在他15歲那年的夏天,正遇上臺風季節,他像往常一樣與其他漁民一起將擺渡船往岸上拖,以免被潮水沖走。然而就在他們用力拖船的時候,一個大浪打來,將一位老漁民卷進了海里。那位老漁民雖在海邊生活多年,卻不諳水性。郭文標眼見情況危急,來不及多想就一頭扎進了海里。當時的他沒有任何施救經驗,只知道拉著老漁民拼命往岸邊游,反倒是老漁民顯得非常冷靜,不慌不忙地教他海上救人的姿勢和要領。在老漁民的指導下,15歲的郭文標順利完成了人生第一次海上救助,也贏得了岸上的一片喝彩。
第二天,郭家孩子救人的事就在岙里傳開了,村民們記住了這個名字,也記住了這張年輕的面孔。自那時起,每逢海上出險,熱情善良、水性出眾的郭文標便成了大家最先想到的求助對象。
當選為浙江省第十一屆人大代表后,他的目光始終不離海上安全問題,多次通過建議如實反映漁民生活的實際困難和海上安全救助體系的現實困境,堅持為捍衛海上平安而奔走呼吁。
“缺乏統一的指揮、調度中心,是海上救助體系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闭f起目前海上救助存在的問題,郭文標堅毅的眼神劃過一絲凝重,“我就因此遭遇過不少危險,‘水鬼名號也是因此得來的?!?/p>
那是1991年的一個暴雨天,郭文標接到消息稱有一艘船在鹿頭嘴海域出事,他開上自己的小船立即趕往事發地救援??僧斔s到事發地時,不僅沒有找到遇險者,還因風浪過大,連自己的船也被掀翻了。無奈之下,郭文標只好游泳回家,深諳水性的他根據海水漲潮和退潮的規律,或借力前行,或隨波漂浮,在海上整整漂游了一天一夜后,方才到家。當時,家人以為他已不幸遇難,正傷心地哭成一團,看到突然出現的郭文標,又驚又喜,不禁戲言“到底是人是鬼”,“平安水鬼”稱號便隨之傳開。
后來,郭文標才得知,當時的遇險船員已被另一艘救援船救起,由于缺乏統一的調度平臺,致使他無法及時掌握這一信息,最終發生了令他終身難忘的驚險一幕。
為此,他仔細研究了目前的海上救助體系,并結合自己的一些實際經歷,向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設立縣市級海上突發事件指揮部》的建議,要求有關部門統一整合各涉海部門力量,組建聯合值班室,消除各類事故隱患,有效應對海上突發事件。領辦該建議后,省海洋與漁業局高度重視,立即就此進行了研討,以期盡快建立一個統一的海上救助指揮、調度中心,合理分配救助資源,有效優化海上突發事件處理流程,從而大大提高海上救助效率。
讓救助者不再勢單力薄
多少次放下熱騰騰的飯菜一去就是幾個小時,回來只剩下滿桌的冷菜冷飯;多少次從溫暖的被窩里一躍而起,在海里一忙活就是一整晚;多少次大風大雨的夜里,家里不見這個男人的身影,因為他要守護的,是那一方漁民的安全……
說起郭文標這些年的經歷,他妻子眼里滿是心酸。她說,辛勞和奔波倒是次要的,最擔心的還是他的人身安全。而她所擔心的,不僅僅是來自大海的危險。
就在幾年前,有一艘從仙居過來的漁船在石塘附近海域失事,7人失蹤,郭文標接到消息后第一時間趕往事發海域救援。可由于失事地水流湍急,風浪很大,一般人根本無法下水,更別說實施救援,郭文標只身潛下水去搜尋。后來,他只撈上來6個人,在附近海域尋了個遍,也沒有找到第7個落水者。心急如焚的家屬,一再要求郭文標繼續下水尋找,但在風浪中獨自奮斗了好幾個小時的郭文標此時已是筋疲力盡,再也沒有力氣繼續下海搜尋了。
誰知,情急之下,遇險者家屬竟對郭文標動起了手,致使其頭部、腹部多處受傷。事發后,很多人聞訊趕來慰問郭文標。他笑笑說,“誤會總是難免的,家里人出了事,親人著急、亂了方寸,心情是可以理解的,我不會放在心上?!?/p>
話雖這樣說,但“好人得不到好報”的事如果常發生,沒有一個好的制度來保障救助者的利益,只怕會有越來越多的救助者因此遭受委屈,也會有越來越多的人退出慈善救助的行列。郭文標意識到,僅僅依靠零散的個人力量來救助海上遇險者,畢竟勢單力薄,急需建立一個更加強大的救助體系。基于此,郭文標向省十一屆人大三次會議提交了《加大經費投入,建立臺州海事監管基地》的建議,要求各級政府充分調動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海上救助工作,對參與海上救助的先進個人和單位給予重獎,從而提高他們參與救助的積極性,并爭取將臺州建設成為浙江省第四個海事監管基地。
省海事局收到該建議后立刻開展調研,并在多方考察的基礎上同意建立臺州海事監管基地,并派駐直升機參與救援,同時加大了對參與海上救助的民間個人和組織的支持力度。
力促互助互救體系健康發展
郭文標說,在海上救人得具備兩個基本條件,除了會游泳外,還得有潛水衣、配套氧氣泵、專用救援艇等一些必備設施,否則就算有再好的水性也白搭。
郭文標原來有一艘小漁船用于搜救,但可以航行的區域有限,無法滿足現實的救助需要。前幾年,為了能到遠海救人,郭文標籌資200萬元建造了一艘較大的搜救船,其中大部分錢都是他以個人名義向身邊親戚朋友借的。除此之外,他個人還得承擔每次出海所需的油費等各項開支??蛇@些年,郭文標救人從未收取遇險者一分錢,一直都是自掏腰包購置設備。而這些裝備和消耗品的經濟來源僅有一處,那便是郭文標平時的打魚收入。
雖然,他并不把這些當成妨礙他救助的負擔,但他深知,單靠自己的個人熱情和堅持,無法從根本上保障漁民安全。如何讓海上救助者不再做“吃力不討好”的“賠本買賣”,從制度上激發漁民互相協作、救助的積極性,正是他一直思考的問題。
在省十一屆人大二次會議上,他向大會提交了《關于加大力度扶持民間海上救助機構的建議》,呼吁建立地區級的民間海上救助機構,合理科學地安排各類救助船只,并放寬對民間海上救助船建造及各類配套設施配置的要求。省海事局對此問題高度重視,在細致分析了建議的可行性后,表示將進一步加大海上救助投入,早日建立省市兩級搜救獎勵專項資金,為民間海上救助機構的發展注入充足的活力。
今年,郭文標又向省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提交了《關于健全漁業參保,促進互助互救體系健康發展的建議》,建議對漁船參與海上救助所產生的費用,漁業協會按承保比例給予足額的經濟補償,并在此基礎上對救助漁船給予相應的獎勵,以發揚海上自救互救的良好行為。同時,他提倡引進商業保險,出險后遵循海難救助、海事處理和定損賠付并行原則,做到準確、及時、合理賠付,最大限度地降低海上救助的經濟風險。
該建議一經提出,便得到了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目前已交由省海洋與漁業局進一步研究辦理。
郭文標小檔案
郭文標,年僅45歲,已集眾項榮譽于一身。2005年被評為浙江省“見義勇為”先進個人,2006年被評為首屆“感動臺州十大人物”,2009年被評為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省勞動模范、全國道德模范……
這些榮譽,是他冒著生命危險得來的。據有關資料顯示,至今已有500多位有名有姓的漁民因郭文標的無私救援而獲得重生。
近年來,已有30多家報紙、廣播電視、網站,先后以《海上義務救護員》、《郭文標,大海上的“110”》、《“平安水鬼”郭文標》等為題,詳細報道了郭文標同志的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