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戰強 李海玲
急性腦梗死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近年來,其發病率具有逐年增高的趨勢,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如果治療不當,或者治療不及時,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1]。尤瑞克林作為尿液中提取的糖蛋白,具有選擇性擴張微小動脈,減輕神經細胞損傷等功能,為急性腦梗死治療提供新的方法[2]。本研究中,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期間,我院診治的9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兩組均給予常規對癥治療,隨機將其分為對照組(單純依達拉奉治療)和觀察組(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每組各45例。所有患者均在發病后3~48 h內入院,經過顱腦CT、MRI等輔助檢查,符合全國腦血管學術會議制定的診斷標準[3],均確診為急性腦梗死。45例對照組患者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51.5~62.0歲;45例觀察組患者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51.0~62.5歲。在年齡、性別和原發病等方面,兩組患者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兩組均常規性口服200 mg阿司匹林腸溶片,1次/d;口服20 mg阿托伐他汀,1次/d;靜脈滴注500 mg血栓通,1次/d。對照組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靜脈滴注30 mg依達拉奉,2次/d,治療14 d;而觀察組在常規對癥治療基礎上,靜脈滴注30 mg依達拉奉,2次/d,0.15PNA尤瑞克林溶于100 ml生理鹽水,30 min內靜脈滴注,連續治療14 d。
1.3 臨床療效判定標準[4]①治愈:病殘程度為0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分。②顯效:病殘程度為1~3級,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分。③有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分。④無效: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0~17分。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與治療前相比,治療后兩組NIHSS評分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治療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NIHSS評分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結果見表2。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s)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s)表2 兩組治療前后NIHSS評分比較(
注:T2,P2表示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觀察組<0.05 22.0±9.5 9.8±7.2 4.27 <0.05對照組 21.5±9.4 15.2±7.7 3.68 <0.05 T2值 2.88 P2值
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溶栓治療具有較為嚴格的時間窗,以及適應證和禁忌證,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臨床應用,所以,臨床上迫切需要尋求一種有效的、新型治療方法,以達到改善患者的預后質量,提高臨床療效等目的。
尤瑞克林作為一種激肽原酶,通過選擇性擴張腦梗死缺血區域的微小動脈,發揮較好的臨床療效,同時,還可以促進梗死灶血管的增生,改善腦血流灌注量,另外降低超氧化物的生成,減輕缺血再灌注的損傷程度,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依達拉奉作為氧自由基清除劑,能夠減少梗死灶的血流量,提高腦中N-乙酰門冬氨酸(NAA)的含量,從而減少了腦細胞的損傷。尤瑞克林與依達拉奉聯合治療,可以改善腦組織的微循環,發揮較好的臨床療效,但用藥過程中,可能造成一過性血壓下降、頭暈等癥狀,所以,服藥時,避免使用ACEI類降壓藥物[5]。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升高,NIHSS評分明顯降低,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總而言之,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療效顯著,明顯改善患者預后質量,值得臨床推廣。
[1] 劉向紅.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觀察.醫學信息,2010,5(12):1244-1245.
[2] 何瓊.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0,24(10):4733-4735.
[3] 林德琳.尤瑞克林聯合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觀察.山東醫藥,2011,51(45):77-78.
[4] 寇幸福.依達拉奉與尤瑞克林聯合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2,15(8):42-43.
[5] 林春花.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中國社區醫師,2012,14(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