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關系營銷視角下的東南亞游客入桂游之人文優勢分析

2012-08-13 07:54:44李雪巖
廣西民族研究 2012年2期

[摘要]東南亞游客入桂游不但有地理方面的優勢,還有深厚的人文優勢,突出表現在跨國民族和越南歸僑兩大方面。廣西要發展東南亞游客入桂游,需要緊密結合其中的人文優勢,在主題定位、線路規劃、旅游免簽證、外語教育、通訊、交通等方面做出努力。

[關鍵詞]東南亞;廣西旅游;入境游

[作者]李雪巖,廣西民族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南寧,530006

[中圖分類號]F590.8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454X(2012)02-0168-010

本文為廣西民族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特色專業建設經費資助項目[編號:sxyky(214)201201]。

廣西的外國游客來源國以越南、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為主。要進一步發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這個潛在的龐大的旅游服務貿易市場,需要從影響旅游市場的各種因素出發,進行多角度的探索。東南亞游客人桂游,有利的因素很多,包括地理位置相鄰的地理因素,中國一東盟自由貿易區架構下的經濟因素,中國和東盟大部分國家關系良好、政治制度相近的政治因素,廣西境內旅游資源豐富的資源因素,等等。筆者認為,要發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這個市場,還必須重視廣西和東南亞國家之間深厚的人文因素,特別是廣西和東南亞鄰國之問的跨國民族、華僑歸僑等群體的人文交融。我們如果能從這種人文優勢出發,從關系營銷的視角探索有效的措施,應該能更好地發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進而促進廣西的旅游產業發展。

一、廣西和東南亞國家之間的跨國民族及其文化

跨國民族是指:地域相鄰或不相鄰,屬世居或規模遷徙形成,一般在邊界線兩側或附近地區,在族源、語言、基本文化特征等方面有相同或相近的認同感,而在國家歸屬上卻有著完全不同的政治認同要求,被現有政治地理(領土)邊界線所分割,分屬于不同國家政治實體的同一文化民族或族群。

(一)廣西與東南亞國家之間跨國民族的概況

廣西和東南亞各國的民族淵源很深。據有關史料證實,東盟各國的許多民族就是從廣西遷移過去的,和廣西的有關民族屬于跨國而居的同一民族,特別是越南、老撾、泰國、緬甸、柬埔寨等5個國家,與廣西山水相連,友好往來歷史悠久,民族關系更是密切。如泰國主體民族泰族與中國壯族有著共同的起源,相互間在語言、建筑、宗教風俗等多方面都存在相似性。中越兩國跨國民族包括壯、傣、布依、苗、瑤、京等14個民族;中老兩國跨國民族包括傣、壯、苗、瑤、彝等11個民族(見表1)。

上述中國與東南亞鄰國之問的跨國民族,大部分在廣西有分布。在這些跨國民族當中,京族是比較特殊的,京族即越南的主體民族越族,在中國只有大約2萬人,集中地居住在廣西防城港市的山心、邁尾、巫頭三個島上,與越南隔海相望。不過,居住在中國的京族人并不是在越南排華時期被迫來到中國的。傳說,他們的祖先是漁民,大約是1511年前后為追趕魚群而遷到這三個島上,從此居住下來。但是,從他們的家譜來看,有些姓是漢族的姓氏,有學者估判應該是有漢人最初從中國遷到越南,隨后越化了,成為越族,又從越南遷到中國的上述三島上。

(二)廣西與東盟各國的語言淵源

我國西南地區民族語言與東盟各國語言的淵源關系深遠。比如壯族、水族、毛南族、仫佬族、傣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語言與老撾語、泰國語同屬于漢藏語系壯侗語族;白族、納西族、怒族、彝族等民族語言與緬甸語同屬漢藏語系藏緬語族;佤族、德昂族、布朗族等民族語言與柬埔寨語同屬南亞語系孟高棉語族;京族語言則與越南語相同(見表2)。

在上述這些和東南亞鄰國語言淵源深遠的民族當中,大部分在廣西有分布。其中壯族、京族等主要是分布在廣西。

(三)跨國民族的文化特征及其對旅游行為的影響

跨國民族的基本特征與一般民族的基本特征大致相同:有著共同的文化特質,保留著共同的文化民族意識。跨國民族與一般民族的根本區別在于:跨國民族客觀上被政治地理界線所分割,主觀上對各自所在的政治地理權力中心有著各自不同的認同感,即不同的國家認同感。

跨國民族除了在地緣特征上表現為跨國而居的形式外,還有很復雜的人文和政治內涵。首先,“跨國民族”是一個有特定的歷史含義的概念。其次,“民族”一詞偏重“文化民族”的內涵,而“跨國民族”的內涵包括三個層次:第一,具有共同的歷史,包括共同的政治經歷、共同的族源等;第二,各分支仍然基本上具有共同的文化特征及心理素質;第三,各部分仍然具有共同的族屬認同和民族感情。

跨國民族的存在,有消極的方面,比如一國基于跨國民族理由向別國提出領土要求或者一國國內某族體基于民族理由要求與鄰近母國(同族人處于主體民族地位)合并而引發與所居國的爭端,又比如跨國民族要求統一、獨立而引發沖突,等等。跨國民族的存在,也有積極的方面,主要是可以強化國家間的政治聯系,促進國家間的經濟、文化交流,等等。

在旅游方面,跨國民族的存在則更多地表現出積極的意義。由于兩國居民屬于同一個民族,這能有效地吸引他們越過邊境,來看看異域的“自己”。而且,他們相互之間語言相通,更能消除旅途中的語言交流障礙,從而更好地完成旅程。廣西與東南亞鄰國歷史交往源遠流長,官方和民問的社會、政治、文化、商貿交往十分頻繁。一方面,兩地在語言、飲食、氣候、民俗文化、生活習性方面都有眾多的相似之處,這使得東南亞游客在廣西會有熟悉的感覺。另一方面,兩地畢竟是跨境交流,經濟和社會發展程度不同,其適度的差異性對游客也產生吸引力,在廣西也能體驗到異國的文化、飲食、風俗習慣等。

二、廣西的華僑歸僑及其文化

廣西是中國的重要僑鄉,八桂子弟出國歷史久遠,人數眾多,分布甚廣。據1990年統計,在國外的廣西籍華僑、華人有260多萬人(其中少數民族有130萬)。據2006年的數據,在海外,廣西籍和與廣西有淵源的僑胞300萬。有數據認為,到2010年,廣西籍海外華僑華人有500多萬。

廣西籍和與廣西有淵源的華僑華人主要分布在90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70%以上居住在東南亞。從職業上看,這些華人華僑以小業主或體力勞動者多,大商家、大企業家少。

廣西區內歸僑有18萬人,僑眷(含外籍華人眷屬)超過100萬人。據2006年的數據,廣西的僑眷有120萬人。

廣西的18萬歸僑,約有12萬人集中安置在農林場,另有5萬多人散居在農村。全區集中安置歸難僑的農林場45個,其中僑務系統22個,安置6萬多人;農墾系統13個,安置2,5萬多人;林業系統10個,安置3萬多人。

(一)廣西人移居海外

廣西人出國歷史源遠流長,據史書記載,至少可上溯至漢朝。西漢(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4年)時期,廣西合浦港已經成為中國對外貿易的海上“絲綢之路”,當時已有一些廣西人經海上遷移至海外。唐、宋以后,廣西人更是規模性的向國外移居。元、明、清及民國時期,廣西人移居到東南亞特別是印支各國的越來越多。

歷史上廣西人出國的通道陸海兼有,主要有四條:一是海上通道,經合浦(北海)港、欽州龍門港,直接出海;二是西江水路通道,從梧州港沿西江而下廣州,經香港出海;三是陸地南部邊境通道,取道防城東興,過北侖河去印支半島;四是陸地西部山區邊境通道,從憑祥鎮南關(今友誼關)以及水口、平而、平孟等邊關隘口,直人越南北部。

廣西人出國的原因很多,主要包括:一是政治方面,主要因政權更替出國、反抗統治階級剝削壓迫出國、逃避征兵出國、被擄掠出國、征戰未歸留居、被販賣出國等6種原因,屬政治性移民;二是經濟方面,主要有經商留居、契約華工留居、出國謀生留居和繼承產業出國等原因,屬經濟性移民、勞工移民;三是其他方面的原因,比如少數民族遷徙、家人團聚出國等,分別屬于種族移民和家庭移民。歷史上,廣西境內的少數民族深受封建王朝和地方當局的壓迫、剝削和排斥,加上遭受各種自然災害及有的民族具有游耕習俗等原因,從北宋起就有一部分壯(岱、儂)、瑤、苗等少數民族遷徙到國外,主要是遷往越南。據有關資料統計,1987年居住在越南的廣西籍少數民族華人超過100萬人。

廣西人移居國外,主要居住在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尤其以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及美國較多。二戰后,特別是印支戰爭和20世紀70年代以后,東南亞地區掀起再移民浪潮,部分廣西籍華僑、華人逐步從這一地區向歐、美、大洋洲等世界各地的20多個國家流遷,進一步擴大了廣西籍華僑、華人在世界各地的分布面。

(二)廣西人在東盟各國的分布情況

1.廣西人在越南。廣西人僑居越南的歷史最為悠久,人數也最多。歷史上,廣西境內的少數民族深受封建王朝和廣西地方當局的壓迫、剝削和排斥,再加上遭受各種自然災害及有的民族所具有的游耕習俗等原因,從北宋起就有一部分壯、瑤、苗等少數民族遷徙到越南。元朝以后,大批壯族居民從今的田東、靖西、德保、天等、大新、寧明和龍州等地遷入安南(今越南)。清朝時期,遷入安南的壯族同胞更多。民國時期亦有數萬名壯族居民遷居越南謀生。據有關資料統計,1989年居住在越南的廣西籍華僑、華人超過130萬,居各國廣西籍華僑、華人總數的第一位。

廣西籍壯、漢族華僑、華人主要居住在河內、海防和南定等大城市,以及廣寧、諒山和河宣等省的平原地帶;廣西籍瑤、苗等少數民族華僑、華人則多居住在中越邊境越方各省的山區。其中,河宣省以瑤族為最多,黃連山省以苗族為最多,高平省以壯(儂、岱)族為最多。在越南抗法、抗日、抗美和解放戰爭期問,不少人遷往老撾、柬埔寨、澳大利亞、法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1978年,越南當局排華時,數十萬廣西籍華僑、華人從越南逃往東南亞、歐美以及大洋洲等地。

2.廣西人在馬來西亞。明朝鄭和下西洋時期,廣西西江一帶即有少數客家人前往馬來西亞定居,到民國以后日漸增多。據史載民國十年(1921年)后每年均有大批廣西籍華工到馬來西亞開發定居。民國十九年(1930年)為10多萬人,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達到20多萬人。至1989年,增加到60多萬人,占世界各國廣西籍華僑、華人總數的第二位。

廣西籍華僑、華人分布在馬來西亞各州的大中小城鎮、農村和工礦區。其中彭亨州的文冬,廣西籍華僑華人占當地華僑、華人總數的50%以上。二戰后,部分人遷至泰國、新加坡、印尼和歐美各國。20世紀70年代后期,轉到澳大利亞留學和經商定居的較多。

3.廣西人在泰國。廣西籍華僑、華人居住在泰國最為集中,人數亦較多,據1989年統計約有14萬人。由于泰國對在該國出生的廣西籍華僑、華人視為本國公民,因此所公布的華僑、華人人數小于實際數。他們主要分布在也拉府(勿洞)、京都亞、宋卡、羅勇、春蓮、清萊、清邁和尖竹汶,居住在湄南河、永河和難河等地農業區的也不少。人數最多的是勿洞,在勿洞的華僑、華人中,廣西籍占65%。目前不少人逐漸移至大中城市,在首都曼谷的廣西籍華僑、華人在20世紀70年代已逐漸增多。

4.廣西人在印度尼西亞。據1989年統計,該國約有11萬華僑、華人,除廣東籍外,廣西籍最多。該國的邦加島,是廣西籍華僑、華人居住較為集中的地區,其余大多分布在其他各大中城市,少數居住在蘇門答臘和爪哇等鄉村。

5.廣西人在新加坡。18世紀70年代,新加坡就有少數廣西籍華僑。從19世紀初起,人數逐年增加,到20世紀初,人數增加更多。1989年統計,有3萬人左右。他們多數住在市區,少數住在郊區和附近小島。新加坡在1819年,只是幾百人的漁村,從1879年起,英國每年從廣西等地運去大批苦力開發這個島嶼。據史載,1887年,張合興磚廠就有70%的工人是廣西合浦人。新加坡的廣西籍華僑、華人與當地人民一道,經過100多年的開發建設,把新加坡建成一個環境優美、工廠林立、交通便利、商業發達的國家。矗立于新加坡萊偉士博物院門前的無名華人銅像上的碑文寫道“:華人素以堅忍耐勞著稱,新加坡、檳榔嶼、馬六甲暨馬來全屬,今日之繁榮得之華人能力者,頗非淺鮮。”

6.廣西人在老撾。在老撾的廣西籍華僑、華人,原來大多是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遷入的。1975年老撾解放后,不少人逃離老撾成為難民,被泰國、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所接收或安置,至1989年只有9000多人。他們主要分布在老撾北部的豐沙里、會曬、桑怒和川壙、化空、黃坡邦等地。壯、漢族華僑、華人多住在這些地區的城鎮和平原,瑤、苗族華僑、華人則多居住在山區,而老撾的川壙則以苗族華人最為集中。

7.廣西人在緬甸。18世紀末,緬甸已有少數廣西籍華僑,到19世紀下半葉,人數有所增加。尤其是在太平天國革命失敗后以及抗日戰爭時期,人數激增。民國三十一年(1942年),緬甸被日軍占領后,少數人避難到印度定居。至1989年約有6000人。他們多居住在當陽、車技、興實塔、卑膠、毛淡棉和丹老等城鎮,其中以首都仰光等大城市較多,北方農業區亦不少。

8.廣西人在柬埔寨。據史載,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玖帶領一批廣西、廣東人在柬埔寨轄境水真臘茫坎登陸,并就地墾殖。其后,玖之子天錫又帶領1000多人來到下柬埔的河仙,在沿海荒涼地帶聚眾開墾,把河仙建設成一規模較大的市鎮。18世紀中葉后,在柬埔寨的廣西籍華僑、華人年有所增加,但近代無多大變化。從1970年3月起朗諾當局執政期問,實行反華排華;1975年以后,在柬執政期間,對華僑又執行“左”的政策;到1978年越南侵占柬埔寨后,越柬當局又進行反華排華,致使不少人逃往泰國等東南亞國家后成為難民被第三國接納安置。到1989年只有2000多人。他們多數分布在城鎮,以及湄南河流域和洞里薩湖沿岸,少數散居各地的農村和山區。

多年以來,在國外的廣西籍華僑、華人建立了許多血緣、地緣性社團,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越南、美國、法國等國家和地區。據1991年底統計,共有57個。

(三)廣西歸僑的產生

廣西籍華僑成批回國始于清朝,法國侵略軍入侵越南北方后,不少華僑回到廣西防城等地原籍。據1990年統計,廣西境內有歸僑18萬,僑眷超過100萬人。廣西的歸僑主要來自越南、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以及印度、緬甸、泰國、新加坡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

廣西籍華僑回國的原因,除家人團聚、服務祖國、安度晚年等一般性原因外,還有一些政治方面的特殊原因。

1.家人團聚或安度晚年。一些華僑為了和家人團聚或安度晚年,選擇回到家鄉廣西。特別是1949年以后,一些華僑回國參加土地改革,落葉歸根,安家立業。

2.服務祖國。清朝末年,一批旅居越南、新加坡、泰國等地的廣西籍僑胞回國參加辛亥革命運動。民國初期,許多廣西籍僑胞從越南、馬來亞、印度尼西亞等國回來參加抗日活動。當時,由于華僑在辛亥革命中作出了巨大貢獻,孫中山贊譽“華僑乃革命之母”。1949年以后,一些青年華僑主動回國學習深造,參加祖國的建設事業。

3.戰爭避難。戰爭避難主要是指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南亞以后,成千上萬華僑回國避難。為此,民國30年,廣西成立了緊急救濟歸國僑胞委員會,并在廣西境內設立20多個招待所和護送站,為當時從東南亞等地回國避難的11萬華僑提供接待和救濟。

4.“排華”導致的難僑歸國。1949年以后,中國主要接待安置了三大批歸國難僑,廣西是主要安置區域之一。一是1950年代的馬來亞難僑。1950年代,被英國駐馬來亞殖民當局驅趕回廣西的難僑有數千人,基本上返回原籍,分散安置在廣西玉林、梧州地區的農村。二是1960年代的印度尼西亞難僑。1960年代,印度尼西亞發生“排華”運動,從印尼歸國的難僑分布到廣西、廣東、福建等地。其中安置到廣西的難僑約有2萬人,主要安置在廣西的武鳴、寧明、桂林、來賓、柳城和百色等地的6個華僑農林場,還有一些安置在農墾系統的新光、茂青和金光3個農林場。三是1970年代末的越南難僑。1970年代末,越南發生“排華”運動,離開越南的難僑被安置到中國的廣西、云南以及英國、美國等西方國家。其中,安置在廣西的難僑約有10萬人(占廣西歸僑總數18萬的55.6%),分別安置在44個農林場、18個工礦企業、2個漁業村鎮,以及一些機關、學校等企事業單位,少數人回邊境原籍,安置在農村。

(四)廣西僑鄉分布現狀:集中居住與散居并存

廣西的歸僑、僑眷分布在全自治區15個地、市。居住在重點僑鄉的歸僑、僑眷,約占全自治區歸僑、僑眷總人數的80%以上。目前,全區大體上形成了四個重點僑鄉的布局。

桂東南重點僑鄉。桂東南各縣(市)是廣西的老僑鄉,歸僑、僑眷有6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容縣、北流、岑溪、平南、玉林、博白、陸川、桂平、貴港等縣(市)。地理上臨近港澳,交通方便。特別是容縣,既是廣西著名僑鄉,也是全國華僑、華人較多的縣份之一。目前縣內僑眷有20多萬人,歸僑約有1萬人,僑眷、歸僑多集中于容城鎮等13個鄉鎮。

桂南重點僑鄉。桂南沿海的北海市欽州市和防城港市、合浦縣、防城區、東興市等,歸僑、僑眷達30萬人。

桂東、桂東北重點僑鄉。桂東的梧州市,歸僑、僑眷有16000多人,桂東北的桂林市有歸僑僑眷52000多人,其中在市區企事業單位工作的歸僑有1100人,集中安置在桂林華僑農場的歸、難僑有2700多人,安置在桂林華僑大理石廠的歸、難僑有100多人。其他分布在各縣。歸僑來自印尼、印度等12個國家。

桂西南、桂中重點僑鄉。桂西南的南寧市、崇左市的憑祥市(縣級市),桂中的柳州市是廣西的新僑鄉,20世紀60年代初至70年代末,這期間接待安置了大批印尼歸僑和越南難僑。其中南寧市(包括自治區直屬單位)有歸僑、難僑16000多人,僑眷有87000多人;崇左市僅華僑農林場、工廠就有11個;柳州市(包括所轄華僑企業)有歸僑、僑眷30000多人。

(五)僑文化的特征及其對入桂游的積極意義

廣西境內有一個龐大的華僑歸僑群體,其中蘊藏著一個深厚的“僑”文化。僑文化的特征比較復雜,筆者在此將其歸納為兩大方面:

一是僑文化是多種文化交融的結果,主要包含民族文化、原居住國文化和現居住地文化。

在民族文化方面,這些歸僑群體幾十年乃至幾百年以前是居住在廣西,他們屬于不同的民族,帶著不同的民族文化。這種文化經歷了幾十年乃至幾百年的變遷,但仍然在他們的身上有所保留。特別是他們遷居越南等國家時,往往是成批遷移的,在越南等國定居也往往是成批居住的,這有利于他們的民族文化的傳承。比如,中國的瑤族歸僑大部分去越南的時間比較短,他們去了越南以后,大部分也是聚居在一起,所以瑤族傳統保留得比較明顯。至于其他民族歸僑,他們遷居到越南的時候,大部分也是選擇親友群居,這樣就讓他們保持了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實際上,中越邊境跨國民族大部分是因為從中國遷居越南而形成的,分居中越邊境線兩側的跨國民族都保留著自身民族的文化特色。

在原居住國文化方面,這些歸僑群體大都保存的比較完好。特別是1978年從越南歸國的歸僑,他們回國時間只有30多年,33歲以上的人口都是在越南出生的,40歲以上的人口對越南的文化有清晰的記憶和完好的保持。據筆者的走訪了解,在歸僑群體中,許多人還潛藏著基本完整的原居住國文化,包括原居住國語言、生活習俗等等,盡管他們平時已經極少表現出來。

在現居住地文化方面,這些歸僑群體經歷了幾十年的融合過程,大都已經可以融入現居住地及周邊的文化。實際上,隨著歸僑安置場內歸僑僑眷群體交往范圍的逐漸擴大,他們和居住地及周邊人員的交往也逐漸增加,他們往往是更多地融入居住地及周邊的文化。

廣西境內歸僑僑眷群體有多種文化的融合,不過,多種文化并不是在這個群體內平等或均勻地融合,而是呈現出一定的層次。筆者將這種層次劃分為四種:

1.年老歸僑,主要是指歸國前10年以上出生的歸僑,他們的原居住國文化比較深厚。比如1968年以前出生的越南歸僑,1978年歸國后他們已經超過10歲,他們對原居住國已經有了很多的記憶,而且他們大都接受了原居住國的教育。他們的言行舉止大都深深滲透著原居住國的文化印記。

2.年輕歸僑,主要是指歸國時不滿10歲的歸僑,他們身上的文化往往更傾向于國內居住地及周邊文化多一些。比如1968年以后出生的越南歸僑,他們在1978年回國時不到10歲,對原居住國的記憶不是很深,接受的原居住國的教育也不是很多。回到中國以后,他們對原居住國的記憶大體已經消失,盡管他們受父母的影響而浸透了一些原居住國的文化。他們在接受現居住地及周邊的文化則相對要多一些。

3.僑眷中的歸僑子女,他們對父母原居住國沒有經歷,更談不上記憶,所以他們主要接受的現居住地及周邊的文化。不過,由于從小就在歸僑父母的養育下成長,所以他們能比較多地接觸到歸僑父母原居住地的文化,也會接受一些歸僑父母原居住地的文化。

4.其他僑眷,比如歸僑子女的配偶等,他們不但對歸僑原居住國的文化沒有經歷,而且他們對歸僑原居住國的文化接觸也比較淺,而且他們并非從小就在歸僑的原居住國文化浸透下生活,所以他們基本上是以現居住地及周邊文化為主。不過,他們的特點是對歸僑原居住國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二是具有廣泛的跨國親緣。其中又有兩個特征:

1.跨國親緣總量大。在廣西的歸僑僑眷群體中,大部分人都有海外關系,而且海外關系的社會網絡復雜。筆者在此僅以柳州市為例(見下表4)。

筆者也深入歸僑安置場進行調查,發現歸僑僑眷的海外親緣關系是普遍的。以廣西高峰林場六里分場為例(見表5):

上表中的親緣都是指家庭成員、直系親屬或同胞兄弟姐妹,51戶歸僑家庭中共有18戶。如果追溯到三代以內的旁系親屬,筆者的調查顯示,幾乎都有親緣在國外。如果再追溯到海外的友人,除了少數歸國時年齡小、對國外的生活沒有多少記憶的以外,基本上都有好朋友在越南原來生活的村莊。

2.跨國親緣分布廣。廣西的歸僑大都是因為戰亂而返國的,期間往往是一個家族甚至是一個家庭成員分散在不同國家。這種情況帶來的一個好處就是:給他們帶來廣泛的跨國親緣發展優勢。

從1977—1987年,據世界輿論估計,約有200多萬印支難民離境,約有三分之一在海上喪生或失蹤。1978年至1979年是難民出逃的最高峰。據聯合國難民署統計(截至1985年9月),全世界共有印支難民153萬人。美國是世界上接收印支難民最多的國家,從1975—1986年共接收了807500人(其中越南難民506700人)。其次是中國,共接受27萬人。至1986年,還有3個國家接收的印支難民超過10萬人:加拿大接收125797人(其中越南97991人)、法國接收114081人、澳大利亞接收108750人(其中越南87159人)。難民中多數是華僑、華人。這種背景給歸僑們帶來廣泛的跨國親緣。

有些歸僑原來在越南等原居住國有兄弟姊妹好幾個,撤離時由于混亂或者意見不一,結果分別撤到不同的國家。

據廣西農墾局提供的資料顯示:廣西農墾系統13個單位共安置歸難僑23000多人,他們的親屬有1.6萬多人分布在24個國家和地區。

廣西境內僑文化的上述特征,對廣西發展東南亞游客的人桂游具有非常積極的意義。憑借這種僑文化的紐帶,可以吸引大量的東南亞游客進入廣西。

三、廣西吸引東南亞游客入桂游的若干對策思考

在發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方面,廣西具有明顯的人文優勢。但從當前廣西旅游發展的現狀來看,并沒有充分利用這種人文優勢。筆者認為,從關系營銷的理論出發,我們需要從多方面發揮廣西的人文優勢,以便更好地吸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

(一)關系營銷及廣西的優勢

所謂關系營銷,是把營銷活動看成是一個企業與消費者、供應商、分銷商、競爭者、政府機構及其他公眾發生互動作用的過程,其核心是建立和發展與這些公眾的良好關系。德克薩斯州A&M;大學的倫納德·L·貝瑞(Leonard L Berry)教授于1983年在美國市場營銷學會的一份報告中最早對關系營銷做出了如下的定義:“關系營銷是吸引、維持和增強客戶關系。”在1996年又給出更為全面的定義:“關系營銷是為了滿足企業和相關利益者的目標而進行的識別、建立、維持、促進同消費者的關系并在必要時終止關系的過程,這只有通過交換和承諾才能實現”。工業市場營銷專家巴巴拉·B·杰克遜(Jackson B.B,1985)從工業營銷的角度將關系營銷描述為“關系營銷關注于吸引、發展和保留客戶關系”。摩根和亨特(Morgan and Hunt,1994)從經濟交換與社會交換的差異來認識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旨在建立、發展和維持成功關系交換的營銷活動”。顧曼森(Gummesson,1990)則從企業競爭網絡化的角度來定義關系營銷,認為“關系營銷就是市場被看作關系、互動與網絡”。

關系營銷是作為交易營銷的對稱提出的,提出的原因是單靠交易營銷建立的品牌忠誠度不穩,回頭客太少;而現實營銷中企業的生意不斷,有些企業則是一次性交易。究其根源是企業與顧客的關系不同。為了擴大回頭客的比例,提出關系營銷。

關系營銷的中心是“顧客忠誠”。怎樣才能獲得顧客忠誠呢?一般認為,發現消費者的正當需求、滿足消費者需求并保證顧客滿意、營造顧客忠誠,這是關系營銷中的三部曲。圍繞“顧客忠誠”,廣西發展東南亞游客入境游,在關系營銷的形態上具有天然優勢:

1.親緣關系營銷形態,是指依靠親緣關系維系的市場營銷。這種關系營銷的各關系方盤根錯節,根基深厚,關系穩定,時間長久,利益關系容易協調;

2.文化習俗關系營銷形態,指公司(企業)及其人員之間具有共同的文化、信仰、風俗習俗為基礎進行的營銷活動。由于公司(企業)之間和人員之間有共同的理念、信仰和習慣,在營銷活動的相互接觸交往中易于心領神會,對產品或服務的品牌、包裝、性能等有相似需求,容易建立長期的伙伴營銷關系。

3.地緣關系營銷形態,指以營銷人員所處地域空間為界維系的營銷活動。這種關系營銷在經濟不發達,交通郵電落后,物流、商流、信息流不暢的地區作用較大。廣西和東南亞鄰國地理位置相鄰,這種關系營銷形態仍不可忽視。

(二)主題定位

要對東南亞游客進行關系營銷,首先需要在主題定位方面做出努力,要緊扣廣西與東南亞游客之間的“關系”紐帶,特別是要緊扣“民族”和“僑”這兩個紐帶。

以“僑”為例,廣西的歸僑大都在越南等原居住國有長期居住的經歷,他們的身上有原居住國文化的深刻烙印,“僑”文化挖掘潛力巨大。要挖掘“僑”文化,需要發揮歸難僑的主觀能動性,讓歸難僑能在寬松的環境下挖掘心底的記憶,并展現出潛藏的“僑”文化。為此,政府需要在搭建平臺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當地政府要把“僑”文化納入當地文化產業的發展格局,納入當地的重點文化產業工程,提供更多的資金支持。

當然,對廣西的歸僑集中安置場來說,突出“僑”還遠遠不夠,還有必要結合“生態旅游”這個主題。現代旅游的發展切入點往往離不開生態旅游。歸僑安置場多為農林場,具有較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基礎,有利于開展生態旅游。不過,單純地開展生態旅游,歸僑安置場的優勢不是很明顯。要在歸僑安置場實施旅游品牌戰略,比較好的路徑就是“僑”文化與生態文化的結合。

要實施旅游文化品牌戰略,市場營銷是很重要的環節。當前,要在歸僑安置場實施“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品牌戰略,在市場營銷方面更加需要做出努力。要建立和健全“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產品市場要素,培育“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市場主體,拓展市場傳播渠道,創新“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產品和服務,培育“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消費熱點,提高旅游消費意識。要建立健全“僑”文化與生態旅游相結合的旅游市場中介機構,積極培育和完善旅游產業中介機構,重點發展旅游產業中介服務,規范和發展旅游產業行業組織。

(三)交通通訊支持

廣西要發展東南亞游客入境游,還有一個環節需要專門加以克服,那就是交通、通訊方面的問題。

在廣西和越南等東南亞鄰國之問的交通方面,當前的陸路主要是憑祥至南寧這條高速公路,可以說陸路交通還很不發達。這需要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增加入境口岸,增加高等級公路和中等級公路的數量。只有交通順暢了,東南亞游客才有可能更多地進入廣西。

在通訊方面,廣西則更需要拿出勇氣,和越南等東南亞鄰國實現通訊服務互嵌,即允許廣西的通訊服務進入越南等東南亞鄰國,也允許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通訊服務進入廣西。

另外,在人員跨境往來的管制方面,中國和越南等東南亞鄰國政府之問也需要有足夠的勇氣往“免簽證”這個方向努力。在全部實現“免簽證”之前,至少可以探索“旅游免簽證”等局部的免簽證。

(四)語言支持

一個游客是否會到另外一個地方去旅游,語言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沒有人愿意到一個語言不通的地方去游憩。要吸引東南亞游客人桂游,我們需要也能夠在語言支持方面做出努力,因為廣西有很豐富的語言資源,其中很多語言和越南等東南亞鄰國的語言相通或相近,特別是廣西有為數眾多的越南歸僑僑眷,他們的“母語”就是越南語。只要我們在政策上稍加引導,這種潛在的語言資源就能夠變為現實的優勢。

為此,我們可以考慮將越南語等東南亞國家的語言納入廣西的外語教育體系,在中小學階段推行越南語等東南亞國家語言的選修。

[責任編輯:俸代瑜]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利视频一区| 亚洲综合片| 久久国产精品国产自线拍| 中文字幕调教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91在线|日本| 国产麻豆福利av在线播放|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久久福利片|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 亚洲天堂伊人| 国产欧美自拍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波多野结衣| 国产永久免费视频m3u8| 大香网伊人久久综合网2020|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日韩| 亚洲成a人在线观看| 全午夜免费一级毛片| 中文字幕在线日本| 亚洲日本中文综合在线| 国产男人的天堂| 欧美无专区|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热九九精品| а∨天堂一区中文字幕| 久久毛片免费基地| 色综合狠狠操|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做深爱婷婷久久一区| 精品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在线精彩视频二区| 综合色在线| 国产Av无码精品色午夜| 亚洲欧美精品一中文字幕| 久久美女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日本www在线视频| 丁香婷婷久久| 99热国产这里只有精品9九| 午夜视频www| 欧美在线黄| 制服丝袜 91视频|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 狠狠躁天天躁夜夜躁婷婷| 亚洲国产在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级毛片| 久久超级碰| 欧美中出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夜色91| 最新日韩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 福利片91| 色视频久久|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日本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婷婷五月在线| 天天综合网亚洲网站| 视频一本大道香蕉久在线播放|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古装| 亚洲最黄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 久久99国产乱子伦精品免| 亚洲一级毛片| 国产女人喷水视频| 91蝌蚪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玖玖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 国产毛片久久国产|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色综合成人|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自慰喷水|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香蕉蕉亚亚洲aav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