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強
重慶巴南區清華中學 重慶 400054
根據新課標提出的要求,高中物理課堂教學必須堅持改革創新模式,以適應新高考體制的標準規范。過去高中物理教學模式相對單一,基本上依賴于教師教授書本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沒有得到個人表現的機會。建立探究式課堂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學習平臺,憑借這種先進的教學模式,高中物理教學課程質量將取得顯著的改善成效。
近年來物理高考的難度逐漸增加,學生參與物理課程教學遇到的阻礙也越來越多,尤其是理解物理知識方面的能力相對缺陷。為了解決教學實際中遇到的問題,從多方面培養學生課程知識的水平,專家們倡導建立探究式課堂,旨在綜合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主性、實踐性、綜合性、開放性等,這些都是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顯著特點,具體情況如下:
1、自主性。學生是物理課堂的教學主體,只有帶動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保證教育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探究式教學的載體與核心是問題,學習活動是圍繞問題展開的,這充分肯定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從教學的角度講,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目的和內容,精心考量,提出難度適度、邏輯合理的問題。
2、實踐性。探究式教學的出發點是設定需要解答的問題,這是進一步探究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學實踐活動的開始。探究式課堂的實踐性特點要求教師實施多項改革,如:教師不能僅限于書本理論知識教學,還需要為學生提供“第二課堂”進行知識的學習;合理利用實驗教學的優勢,努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操作的能力。
3、開放性。在富有開放性的問題情境中進行實驗探究,引導學生自主參與學生并獲得相關的物理知識,開放性教學是未來物理教育的必然趨勢。這是教學的關鍵步驟,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擬定合理的研究計劃,選擇恰當的方法[1]。同時,要求教師提供一定的實驗條件或必要的資料,由學生自己動手去實驗或者查閱課程知識。
探究式教學又稱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是給他們一些事例和問題,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獨立探究,自行發現并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建立探究式課堂需設計完成的創新流程,以確切的物理教學目標為指引,規劃出符合高中生學習特點的探究式課堂。
1、學生調查。尊重學生在物理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實際學習需要為重點建立探究式課堂,有助于保障課程教育的質量水平。因而,建立探究式課堂應掌握學生的學習水平,通過走訪調查了解物理教學實況。針對調查反映出來的問題,積極改進物理課堂模式。
2、教案調整。改變早期傳統的備課方式,把一些新的教育元素融入到高中物理教案中,為學生編制出更加獨特新穎的教學文案。如:除了書本教材規定的理論知識,教師可添加一些從社會實踐里積累的素材,拓寬學生物理的知識面,接觸現實生活里的學科知識。
3、課堂情境。探究式課堂關鍵在于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讓學生大腦思維能夠隨著教師的教學而轉動,這些必須以良好的課堂情境為前提。新型教學課堂創建初期,應通過“設置懸念、提出假設、鼓勵質疑”等方式,帶動學生參與物理課堂的互動學習。
4、方法創新。理想的教育質量取決于先進的教學方法,對傳統物理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創新,輔助了探究式課堂的盡快建立。若直接把探究式課堂運用于物理學科,高中生很難快速地適應新學習環境[2]。教師在課堂初期,可提出與本堂課知識相關的問題,利用師生互動的教學方法使學生融入課堂。
新課標也對物理實驗的教育價值給予肯定:“實驗是為了更好地學習,讓學生從另一個角度認識物理知識。”實驗是探究式課堂教學的重要措施,通過試驗把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相結合,綜合提高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更加深刻地記憶物理知識。
1、設置問題。設定探究主題是實驗教學的首要條件,教師按照教學大綱擬定實驗流程,并且設置與實驗相關的思考問題。如:有關加速度的實驗課堂,可先提出“分析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的內在關系”這一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參與實驗操作,這種教學方法更加具有針對性。
2、引導操作。盡管探究式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但教師依舊要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指導,以保證實驗操作的順利實施。如:力學實驗中,給定實驗主題及相關問題之后,需引導學生正確的連接電力線路,防止接線錯誤引起的短路,舞蹈了最終所得的數據結果。
3、分析問題。分析是解決實際問題的關鍵步驟,學生獲得實驗數據必須要經過分析處理,才能體現出實驗教學的價值意義[3]。如:“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后,對不同物體、不同重量、不同速度等情況下的機械能大小,應結合物理學公式詳細地計算,才能分析出內在的規律特點。
4、總結實驗。高中物理教學是一個系統性的教育活動,并非短期內即可讓學生掌握所有的知識。教師建立探究式課堂應綜合考慮多方面的問題,以學生為中心采取有效的教學措施。總結實驗是為了讓學生認識不足,及時改正錯誤的實驗方法,不斷提升實驗操作能力。
總之,建立探究式課堂是高中物理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活動中應發揮自身的指導作用。為了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學生不明白時可適當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課堂上合作探究,訓練自主學習的能力。
[1]高凌飚.探究式課堂教學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3(7):14-16.
[2]朱俏燕.新課程標準下高中物理的探究性教學[J].文教資料,2011,30(14):3-5.
[3]陳宗造.高中物理探究式課堂教學原則[J].物理教學探討,2011,23(19):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