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滿族早期一夫多妻制及其在清代的遺存

2012-08-15 00:48:35定宜莊
滿族文學 2012年1期

定宜莊

關于滿族早期婚姻制度的研究,至今仍然存在諸多空白,究其原因,一是有關記載支零破碎且模糊不清,二是前人那些以漢人的觀念與眼光所作的記載,將二者間存在的差異混淆在一起,使我們哪怕只想粗略地勾勒出一個輪廓也頗費心力。女真這一滿族早期的一夫多妻制問題,就是這樣一個例子。本文力圖在對殘存至今的材料進行補綴的基礎上,對滿族一夫多妻制的形態及其入關后的演變進行探析,不當之處敬請方家指教。

在滿族以前進入中原并建立過政權的北方少數民族,從今天所能見到的材料來看,都存在過一夫多妻制,金朝的女真人有“無論貴賤,人有數妻”(注: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帙卷3)的習俗,進入中原之后,海陵王又定:“庶官許求次室二人,百姓亦許置妾”(注:《金史》卷 5《海陵紀》,天德二年十一月己丑,中華書局點校本,第96頁),將多娶妻子合法化。元代更不限制蒙古人多娶妻室,對娶妻的數目也沒有具體的規定(注:《通制條格》卷4《戶令·嫁娶》,民國十九年國立北平圖書館影印本),“每一個男人,能供養多少妻子,就可以娶多少妻子”(注:〈英〉道森編《出使蒙古記》,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版,第8、121頁)。一夫多妻并不意味著諸妻之間完全是并列關系,往往也存在著正、次或長、次之分,但與漢族宗法社會等級嚴格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卻判然有別。前者的妻,即使是次妻,也仍然是妻,后者的妻則只能有一個,并無正、次之分,其余的則稱為妾,且妻與妾在禮制上、法制上的地位有著非常嚴格的區分,妻是主,她的子女是“嫡出”,妾從身份上說是奴,其子則為“庶出”。這種“嫡”、“庶”之別是建立在中國封建社會以嫡長子繼承制為基礎的宗法制度基礎之上的,這正是一夫多妻制與一夫一妻多妾制的主要區別之所在。

“無論貴賤,人有數妻”的習俗不僅存在于曾在中原建立政權的金人,即使散處于黑龍江、松花江流域山林間的那些“野人女真”中,一夫多妻制的曾經存在,也是有案可稽的。據載,遼金元時期遠在東北邊地的吉里迷部落(據有關專家考證其部為野人女真之一種)的習俗是“女始生,男不問老少,先以狗為定,年及十歲即娶,多至十婦者有之”(注:轉引自賈敬顏:《東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叢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新西蘭霍蘭德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80頁),直到清朝建立之后,東北地區的滿洲人仍是:“婦人多顏色,即貴人亦舄而步于衢。一男子率數婦,多則以十計,生子或立或不立,唯其意也”(注:方拱乾:《絕域紀略》卷 2《風俗》,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第343頁)。

這看來說明了一夫多妻制在女真諸部中曾經盛行。但是在這些記載中,又有一個似乎矛盾的現象,那就是男子求婚的艱難。

《三國志》對早期生活在我國東北的高句麗人的婚俗,有過如下的記載:

“其俗作婚姻,言語已定,女家作小屋于大屋后,名婿屋,婿暮至女家戶外,自名跪拜,乞得就女宿,如是者再三,女父母乃聽使就小屋中宿,傍頓錢帛,至生子已長大,乃將婦歸家。其俗淫。男女已嫁娶,便稍作送終之衣”(注:《三國志》卷 30《魏書·烏夷傳》,第844頁)。

這就是人類學家所稱的“勞役婚”。

與上述記載大約同時的、三國兩晉時期活躍于我國北方的烏桓、鮮卑的男子求婚的方式則是:“其嫁娶則先略女通情,或半歲百日,然后送牛馬羊畜,以為聘幣。婿隨妻還家,妻家無尊卑,旦旦拜之,而不拜其父母。為妻家仆役,一二年間,妻家乃厚遣送女,居處財物一皆為辦”(注:《后漢書》卷90《烏桓鮮卑列傳》,中華書局點校本,第2979頁)。

女家服役之外,還需要送上一定數量的財禮,這是勞役婚與買賣婚的結合。

宋人洪皓在《松漠紀聞》中所記女真人的求婚之俗則是:

“金國舊俗多指腹為婚姻,既長,雖貴賤殊隔,必不可渝。婿納幣,皆先期拜門,戚屬偕行以酒饌往,少者十余車,多至十倍……婦家無大小皆坐炕上,婿黨羅拜其下,謂之男下女。禮畢,婿牽馬百匹,少者十匹陳其前,婦翁選子姓之別馬者視之,塞痕則留,好也,辣辣則退不好也。留者不過什二三,或皆不中選。雖婿所乘亦以充數,大抵以留馬少為恥。女家亦視其數而厚薄之。一馬則報衣一襲。婿皆親迎。既成婚,留婦氏執仆隸役,雖行酒進食皆躬親之,三年然后以婦歸,婦氏用奴婢數十戶,牛馬十數群,每群九牛字一牡以資遣之(注:洪皓:《松漠紀聞》,四庫本,第14頁)?!?/p>

其俗一如烏桓鮮卑。女真一滿族地區的這種習俗也從此以“男下女”而著名。明代建州女真諸部就存在此俗,據載朝鮮邊將李世佐曾問女真人趙伊時哈:“汝衛男女婚嫁何以為禮?”答曰:“男往女家”。又問:“有納彩幣之禮乎?”答曰:“婿先以甲胄、弓矢為幣,而送于女家,次以金杯,次以牛二頭、馬二匹,次以衣服,奴婢各因其家之貧富而遺之。富者三、四年而成禮,貧者雖至十年之久而猶未成禮(注:《李朝實錄》成化十九年)。”與金俗相差無幾。直至清代,“男下女”之俗仍流行于吉林、黑龍江將軍所轄的那些受漢族影響較少的滿洲旗人之中:

婚姻擇門第相當者,先求年老為媒,將允,則男之母徑至女家視其女,與之簪珥布帛,女家無他辭、男之父乃率其子至女之姻戚家叩頭,姻戚家亦無他辭,乃率其子姓群至女家叩頭,金志所謂男下女禮也,女家受而不辭,辭則猶未允也。既允之后,然后下茶,請筵席。此男家事也。女家唯賠送耳(注:楊賓:《柳邊紀略》卷12,小方壺齋輿地叢鈔本,第362頁)。”又記:

“各部落聘婦,例納牛馬。其遠者、貧者,或挽媒定其數,先以羊、酒往。如贅婿,然待牛馬數足而后歸其夫焉。夫將老,終不能給,慚而去,亦聽之。其女及所生,終其身于母家(注:方式濟:《龍沙紀略》,載《龍江三記》,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21頁)?!?/p>

勞務已經完全被財禮所取代。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習俗往往是與一夫有數妻的習俗放在一起記述的。娶一個妻子要在妻家服役幾年或者付給妻家相當數量的牲畜,有人甚至到老都付不出來,代價不可謂不大,我們既然很難想象一個男人在一生中會多次到幾個女人家中服役,也就很難設想他怎么會娶來許多妻子。而以財禮替代勞役,對于富有者來說,求婚顯然要容易得多。所以,既然女真人的“男下女”中財禮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說明富人多娶妻的可能性也就隨之增加,一夫多妻,因此也就應該主要存在于部落上層也就是貴族中間。像上述“夫將老,終不能給,漸而去,亦聽之”的情況,當然是不可能娶多妻的。朝鮮《李朝實錄》記載了大量明朝時逃到朝鮮的女真部民的情況,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也都是只有一妻的。直到乾隆初期黑龍江一帶也仍是“出片打牲兵丁,多系單妻幼子,散處山谷”(注:《清高宗實錄》卷12,乾隆元年二月戊寅),單妻的情況還是普遍的。

從留存至今的史料來看,多妻的來源主要有三:

第一、北方東北諸族中盛行的收繼婚制,即“父死,妻其后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注:《史記》卷110《匈奴列傳》)之俗。所謂的“妻母報嫂”,古漢語中又將其分為兩類,兒子將父親之妻收作自己的妻子稱為,將兄弟之妻收作己妻稱為“報”,史籍中通稱為“轉房”或者“收繼婚”,這是父系社會中最普遍的婚姻形式之一,英國人類學家E.B.泰勒認為它在世界三分之二的民族中盛行。此俗雖然被深受儒家倫理觀念浸染的漢族社會視為“亂倫”,受到法律的嚴格禁止和社會輿論的強烈鄙視,但早期也曾普遍存在這種婚姻方式。我國北方諸族的收繼婚俗給當時的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從《史記》起,凡談到北方諸族的風俗,總不忘提到一筆。明朝時朝鮮人對于建州女真諸部的婚姻,有“嫁娶則不擇族類,父死而子妻其母”(注:李民 宀奐 :《建州聞見錄》,清初史料叢刊第九種,遼寧大學歷史系,1978年版)的描述。史載建州左衛酋長凡察之母吾也巨先嫁揮厚,又嫁揮厚的異母弟包奇,也是建州女真中流行收繼婚的一例。

《三朝北盟會盟》記述女真人的婚俗有言:“父死則妻其母,兄死則妻其嫂,叔伯死則侄亦如之,故無論貴賤,人有數妻(注:徐夢莘:《三朝北盟會編》上帙卷3)?!边@提醒了我們一夫多妻制與收繼婚之間所存在的緊密關系。顯然,當一個女子嫁入夫家后因收繼婚的盛行而“只進不出”,必然會導致一夫多妻的結果。何況在富有的上層家族中,收繼一個妻子,等于收繼了一份財產,甚至一份權力,這樣的妻子,當然多多益善,這就構成了一夫多妻制存在的基礎。

第二、姐妹婚。姐妹姑侄同嫁一夫的風俗,在漢族古代社會也曾存在,稱之為侄娣婚,也稱為媵娣婚。女真人中對于姐妹婚的記載最早見于吉里迷部:“婚姻若娶其姊,則姊以下皆隨為妾(注:轉引自賈敬顏:《東北古代民族古代地理叢考》,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新西蘭霍蘭德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版,第180頁,171頁)?!薄独畛瘜嶄洝犯鬏d建州女真等部也存在這種習俗:“咸吉道向化野人等,多以亡兄妻及從妹作妾,污染風俗(注:《李朝實錄》世宗十一年九月己酉)?!边@里所謂的妾,是當時漢族文人比附漢地一夫一妻多妾的習俗所作的解釋,實際上她們并不像漢族家庭的妾那樣處于類似奴婢的地位,只不過比姐姐的身份略低而已。

收繼婚在崇德年間曾由皇太極頒詔嚴禁,到清入關后不久便大體絕跡,姐妹婚卻至少在皇帝的婚姻中始終存在,可謂是滿族諸俗中保留時間最久的一種。太宗皇太極娶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的兩個女兒,即孝莊與其姐關睢宮宸妃博爾濟吉特氏。世祖福臨娶蒙古科爾沁貝勒綽爾濟的兩個女兒,其姐封孝惠章皇后,其妹封淑貴妃。圣祖玄燁娶鈕祜祿氏、一等公遏必隆的兩個女兒,長為孝昭仁皇后,次封溫僖皇貴妃;又娶佟佳氏、一等公佟國維的兩女,長為孝懿仁皇后,次為愨惠皇貴妃。直至清未,德宗的兩名妃子即瑾妃與珍妃,也仍是姐妹兩人。

第三、通過搶掠、價買等方式得到的奴婢,在為主人生育子女后,被升格為妻。

總之,從女真的求婚舊俗可知,一夫多妻制在女真社會曾經存在并且被社會所認可,但鑒于財力人力之限,多存在于部落上層與有財富者之中,一般下層的女真部民,則仍以一夫一妻為主。?

16世紀中葉,當女真諸部陷入“各部蜂起,皆稱王爭長,互相戰殺,甚且骨肉相殘,強凌弱,眾暴寡”(注:《清太祖武皇帝實錄》卷1,第3頁)的血腥殘殺之中的時候,女真上層男子的一夫娶多妻,主要是為政治目的服務的?!独畛瘜嶄洝份d:“大抵斡朵里(即吾都里)酋長不娶管下,必求婚于同類之酋長,或兀狄哈,或兀良哈,或忽剌溫(注:《李朝實錄》世宗二十年七月己丑)。”只要有足夠的財力,多娶一個妻子,等于多結好一個有勢力的部落酋長,多妻帶來的益處顯而易見。

清朝先祖娶妻的詳細情況已不可考,但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的情況則是清楚的,他一生曾三娶,第一個妻子喜塔拉氏額穆齊,是建州右衛都指揮使王呆之女,繼妻哈達納喇氏肯姐(即史載虐待過努爾哈赤的那個繼母),則是海西女真哈達貝勒所養的族女。王杲強盛時曾率兵兩次入掠撫順,兵鋒所及甚至直指遼陽,使明廷為之一震。海西哈達部王臺強盛之時,曾與努爾哈赤六祖的“寧古塔部”締結多重婚姻,塔克世就是其中之一。塔克世娶這樣兩個妻子,其攀援強豪以求自保的目的是很明顯的。

到努爾哈赤一代,其勢力與乃父乃祖已不可同日而語,娶妻數目也多得多。現將他前后聘娶的后妃情況列表如下:

后妃姓氏

高皇后 葉赫納喇氏孟古姐姐

元 妃 佟佳氏哈哈納札青

大 妃 烏拉納喇氏阿巴亥

繼 妃 富察氏袞代

所生子女

生子一:八子皇太極

生子二:長子褚英,次子代善

生女一:長女東果格格

生子三:十二子阿濟格,十四子多爾袞,十五子多鐸

生子三:五子莽古爾泰,十子德格類,

壽康太妃 博爾濟吉特氏

側 妃 伊爾根覺羅氏

側 妃 葉赫納喇氏

側 妃 博爾濟吉特氏

側 妃 哈達納喇氏

庶 妃 兆佳氏

庶 妃 鈕祜祿氏

庶 妃 嘉穆瑚覺羅氏真哥

庶 妃 西林覺羅氏

庶 妃 伊爾根覺羅氏

庶 妃 阿濟根

庶 妃 德因澤

這里我們只討論皇后、大妃、繼妃與側妃的情況,先不計入庶妃,原因下面將專章敘述。在努爾哈赤的側妃以上算起的九名妻子中,有葉赫納喇氏二人(其一為孟古姐姐,即皇太極母,其一為第八女之母);烏拉納喇氏一人(即上文提到為努爾哈赤從死的大妃,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之母)以及哈達納喇氏一人,這都是在與海西四部連年和戰期間,因種種利害考慮而導致的政治結合。孟古姐姐與大妃在諸妻中地位非同一般,也與她們母家的盛衰有著直接的關系。而兩名博爾濟吉特氏,一為蒙古科爾沁賓圖郡王孔果爾之女,一為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這兩場婚姻,更是開滿蒙通過聯姻形成政治聯盟的先河。努爾哈赤的兄弟也都娶多妻,他的同父兄弟穆爾哈齊娶妻5人,舒爾哈齊娶妻5人,巴雅拉娶妻4人,兄弟四人就娶有29個妻子。由此可見,娶多妻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習俗,而是政治上之所必需。

這種作法,反映在努爾哈赤立國稱汗后

十六子費揚古

生女一:三女莽古濟格格

生子一:七子阿巴泰

生女一:次女嫩哲格格

生女一:八女聰古倫

生子一:三子阿拜

生子二:四子湯古代,六子塔拜

生子二:九子巴布泰,十一子巴布海

生女三:四女穆庫什,五女,六女

生子一:十三子賴慕布

生女一:七女

(從死)

(從死)的宮廷后妃制度上,就是并后制,而不是像漢族封建朝廷那樣有明確的“中宮皇后”。史稱努爾哈赤時期“粗俗無改,制尚淳樸,禮絕差等,號敵體者,并曰福晉(注:張孟劬:《清列朝后妃傳稿》上,清代傳記叢刊本,第3頁),”就是指這時的情況而言的。早在金朝時,金太祖就有圣穆、光懿、欽憲和宣獻四后,金睿宗則有二后;元朝時太宗有六后,定宗有三后,憲宗則有五后等等?!缎略贰ず箦鷤鳌吩唬骸懊晒乓蛲回驶佞X舊俗,汗之妻曰可敦,貴妾亦曰可敦,以中國文字譯之,皆稱皇后,其庶妾則稱妃子。終元之世,后宮位號,只皇后、妃子二等(注:《新元史》卷 104《后妃傳》,第481頁,中國書店據本店木板刷印版影印,1988年)?!薄翱啥亍奔疵晒耪Z的“haton”,與滿語的“fujin”同義。妻與貴妾都是妻,也就都稱之為haton,而不同于庶妃,北方諸族建立的朝廷,其宮廷制度類皆如此?;侍珮O時期立五宮皇后,便是從蒙元時這種并后制而來。至于清代后妃傳中所謂的努爾哈赤之生母喜塔拉氏為“宣皇后”、皇太極之生母葉赫那拉氏為“孝慈高皇后”,都是他們的兒子稱帝后仿依漢制特封的。這些后妃雖然也有正、側或高下之分,但在身份上,卻一概被稱為“福晉”,在《老檔》中常將她們并稱為“fujisa”即“眾福晉”。

在努爾哈赤出于政治目的與諸部進行聯姻時,即使聘出的是親生女兒,也并不在意此人原來是否已有妻子,并且從未有過讓其人將原妻休棄或下降為妾的要求,這是滿洲貴族中盛行多妻制的又一證明。努爾哈赤的長女東果格格,被嫁給最早歸附他的棟鄂部部長何和禮,當時何和禮已經有妻;在與海西四部的爭戰中,努爾哈赤曾先后嫁給烏拉部部長布占泰三女,兩個是他的弟弟舒爾哈赤之女,最后一個,則是他的親女穆庫什。努爾哈赤從子圖倫的次女肫哲公主,于天命十六年被嫁與蒙古科爾沁部的奧巴臺吉,而奧巴早在歸附后金之前即有妻室。這種做法一直延續到太宗皇太極時,天聰元年(1627),皇太極將其姐、努爾哈赤第三女莽古濟格格嫁與蒙古敖漢部的瑣諾木杜棱,彼時其人也已有妻。更有甚者是努爾哈赤的侄子阿敏,據說,他為了貪圖牲畜,便要把女兒強嫁給蒙古貝勒塞特爾,“塞特爾辭以已娶二婦,阿敏復強與之(注:《清太宗實錄》卷7,天聰四年六月乙卯)”。其女出嫁后境遇甚苦,阿敏曾請皇太極干涉,皇太極卻因當初嫁女時阿敏并未告知他而不予理睬。在皇太極于崇德元年登基后所議定的會典(這個會典史稱《崇德會典》,內容凡五十余條,在后來的通行本實錄中被全部刪除)中,遺留有滿族當時通行多妻制的明確說明:“其夫若另娶妻,前妻去留在本夫,若婦欲自去不許(注:《清太宗實錄稿本》卷14,清初史料叢刊第三種,遼寧大學歷史系1978年本,第7頁)”,完全是從男子的立場出發的。革除滿族社會各種不適合于漢族文明的陋俗,是《崇德會典》的主旨之一,對于收繼婚、以妾殉死等習俗的禁止,就都是在這一會典中提出來的,但對于丈夫娶多妻,卻明確持保護態度,被加以束縛的反倒是不滿于此舉的妻子,不僅說明在觀念上,滿族統治者并未將多妻制當作一種陋俗,尤其因為這種做法對于統治集團十分有利。還應指出的是,這里所針對的,并不僅僅是貴族,而是也包括平民甚至漢人在內的。

崇德年間貝勒岳托向皇太極上疏,請將諸貝勒大臣之女嫁給投誠的漢族官員,認為這是爭取人心以安天下的上策,其中便有這樣一句:“如謂彼有原妻,諸貝勒大臣不宜以女與之,此實不然。彼既離其家室,孤蹤至此,諸貝勒大臣以女妻之,豈不有名,且使其婦翁衣食與共,雖故土亦可忘矣……”對于已有妻室的漢官,也不憚以滿洲貴族大臣之女嫁之,這在漢族傳統的觀念中,是不可想象的事(注:岳托:《善撫人民奏》,《八旗文經》卷25,第3頁)。

實行一夫一妻制的漢族封建社會,經常將滿族等北方、東北諸族一夫多妻制中的妻,看作是宗法制家庭中的“妾”,這實在是一種誤解。這種誤解屢見于清初史料中,最著名的一例,就是努爾哈赤將親女穆庫什嫁給烏拉貝勒布占泰之后,曾因布占泰將其“賤媵畜之”(注:張孟劬:《清列朝后妃傳稿》上,清代傳記叢刊本,第3頁 ),怒而發兵對烏拉部進行征討,事在壬子年(明萬歷四十年,1612)四月,查《滿文老檔》原文,只是譴責布占泰用骨包頭箭“射”聰睿恭敬汗所賜之女俄恩哲格格(注:漢譯《滿文老檔》(上)第2冊,第12頁),并沒有“賤媵畜之”一類的話,所謂“賤媵”正是漢族文人根據自己在漢地的常識所做的曲解。

女真人家庭中除了眾妻外,還存在另一種婦女,她們從來不具有妻的地位。據《滿文老檔》所記,在努爾哈赤的后宮中,就有一些稱為“庶妃”(也稱為“小福晉”)的女人,能夠被提升為“小福晉”的有兩種,一種是為努爾哈赤生了兒子的,還有一種,是立了某種特別的功勞。雖然晉升為小福晉也仍不能與福晉等同,但還有很多的buya sargan,漢譯為“小妻”,卻連這種晉升也不可得。再有一種,即“gucihi,”漢譯本作“妾”,考其本義是女友、女伴,與“妻”并不能等同,所指其實是滿族社會所特有的女婢,在承擔仆役的同時,也與男性家長發生性關系,在某種程度上近似于漢族封建社會中的“妾”。

fujin與sargan系指正妻無疑。其余的則都是指并非明媒正娶的,身份介于妻與婢之間的女人,她們近似于漢族封建家庭中的妾,與妾不同的,一是滿族社會并非宗法制家庭,沒有那么嚴格的等級之分,一是這些女人不像妾那樣,需經過“轉房”等手續,多少具有與一般女仆不同的名分。這些女人又可分為幾種,最低的是閑散婦人,其次為gucihi,然后是 buya sargan(小妻),而最高者就是ajige fujin(小福晉)了。

小福晉,在清室的后妃傳中被列入“庶妃”,從上面關于努爾哈赤的后妃表中可見,她們都是或為努爾哈赤生育了子女,或者隨努爾哈赤殉死者。治清史者多謂努爾哈赤的后妃不僅上表所列的16之數,只是其余那些,既未為他生育子女,又沒有特殊功績可言,自然也就不見于史乘了。

庶妃與側妃以上諸福晉,在地位上是判然有別,不可逾越的。如上表中努爾哈赤的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和哈達納喇氏均未生子,卻仍然是福晉而非“小福晉”。這種差別,從她們所生子女的地位上,可以看得更清楚。

天聰八年(1634)四月,皇太極“分敘父汗(即努爾哈赤)諸小福晉所生諸子”(注:見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清初內國史院滿文檔案譯編》天聰八年四月初六日,光明日報出版社1986年版,第73頁),所封五人,是努爾哈赤的庶妃所生之子的全部,在此之前,五人中有三人為“閑散”亦即無職無差之人,另兩人一為游擊,一為備御,皇太極此次授給他們的,也不過是三等副將、備御等職,與努爾哈赤那些福晉、側福晉所生之子如代善、莽古爾泰、多爾袞、多鐸等人的煊赫,恰成鮮明對比。在“母以子貴”的時代,這些庶子的處境正可折射出他們的母親在家庭中的位置。

總之,人們對于滿族早期家庭所最容易產生的誤解,就是將一夫多妻中的妻,與那些亦婢亦妻身份近似于妾的婦女混為一談,將她們一概稱之為妾。這是應該辨明的問題。

正福晉、側福晉、正妻、次妻等名目,不見于明代皇室王公之家,在滿洲皇室卻一直存在到清末。迄今為止,尚無人對這些名目的準確含義進行討論,筆者則認為這一討論對于深入了解滿族婚制與漢族婚制的異同,是很有必要的。

建立在宗法制度上的中國傳統社會嚴格禁止一夫多妻,《唐律》中已有對“有妻更娶妻”的懲處規定,明律則規定“妻在,以妾為妻者,杖九十,并改正。若有妻更娶妻者,亦杖九十?!昂笕⒅蕖彪x異(歸宗)(注:《大清律例通考》卷10《戶律婚姻·妻妾失序律文》),這條禁令在清入關之后纂修的大清律中,已被全盤接受下來。這是清代從法律上確立一夫一妻制的開始。不過,清朝此時接受《明律》中的這條律令,已不是簡單的沿襲,早在入關前進入遼沈時始,滿族就一直在效法漢族傳統的宗法制度并極力向其靠攏,這是此條法律得以建立的前提。

元朝的并后制與朝代的存在相終始,清朝則相反,崇德元年(1636)五月欽定后妃名號并舉行隆重的冊封儀式:

“汗之清寧宮正宮大福晉為國君福晉,東關睢宮福為東大福晉,西麟趾宮福晉為西大福晉,東衍慶宮福晉為東側福晉,西永福宮福晉為西側福晉(注:漢譯《滿文老檔》(下)第12冊,崇德元年五月十四日,第1463頁)?!?/p>

第一次明確冊立一名地位高于眾皇后之上的中宮皇后,這是滿族在后宮制度上從效法蒙古轉而效法漢制的開始。中宮皇后博爾濟吉特氏一生無子,只生有三女,卻未影響到她的顯貴地位,而西側福晉莊妃,盡管其子福臨、其孫玄燁都即位稱帝,她的后代也不可能再象努爾哈赤之母喜塔拉氏和皇太極之母孟古姐姐那樣改變“妃”的名分,而只能將她封為皇太后而已。

入關后的第一個皇帝福臨曾因廢后問題在朝廷引起一場軒然大波,人們對此多從宮廷的政爭乃至從福臨的個性進行分析,其實它也是從并后制向皇后制過渡時期所出現的特殊問題?;屎笪痪又袑m的后宮體系,是直到康熙朝才正式確立的。從此以后的歷朝皇帝,就都仿依漢制只立一名皇后。清后期雖有過兩宮皇太后并列之事,但屬特例且與滿族習俗無干,這里可以不計。

冊封五宮皇后的同時,皇太極還規定:“和碩親王嫡妻各一人,稱和碩福晉,余妻稱少福晉;多羅郡王嫡妻各一人,稱多羅福晉,余妻稱少福晉,多羅貝勒嫡妻各一人,稱多羅貝勒福晉,余妻稱少福晉……”,以此類推(注:《八旗通志·初集》卷50《典禮志》,東北師大出版社1985年版,第968頁)。與皇太極的后宮之制相參照,可知仿依漢制確立一名嫡妻,就像皇帝只冊立一名中宮皇后一樣。半年之后,皇太極正式冊封肅親王、多羅郡王、多羅貝勒等諸王的福晉,其冊文云:“亙古至今,承運為君者,必將宗室昆弟諸子之福晉,辨其親疏,制定名號,此乃先圣所創,萬世永循之例也(注:漢譯《滿文老檔》(下),崇德四年十二月十七日,第445—446頁)?!彼飧x,的確都只有一人。

同年皇太極在制定官員之婦的頂戴品級時又定:“若一官有二、三妻,則只準一妻戴頂(注:漢譯《滿文老檔》(下),第 19冊,崇德元年七月初一日,第1523頁)?!?/p>

與嫡妻地位相伴隨的,是嫡妻所生之子與庶子也就是側室、媵妾所生子之分日益清晰。親王、郡王爵位,都由嫡子襲封,庶子則只能降等:

“崇德元年(1636)……又定:皇子系庶妃所生者,封鎮國將軍;親王側室、妾媵所生子,封輔國將軍;郡王側室、妾媵所生子,封奉國將軍。有功績者,量加封授,出自欽定。”

對于皇女,最初嫡庶之別還不是十分嚴格。康熙四十五(1706)年題準:

“親王以下,入八分公以上側室所生女,與嫡出一體封授,實為過優。嗣后親王側妃所生女,降二等,視貝勒嫡女,授為郡君品級;郡王側妃所生女,降二等,視貝子嫡女,授為縣君品級。貝勒側夫人所生女,降二等,視鎮國公嫡女,授為鄉君品級(注:《八旗通志·初集》卷50《典禮志》,東北師大出版社1985年版,第1464頁)。”

側妻之女與嫡妻之女一體封授,正是側妻與嫡妻間的界限尚不分明的一個證明。從入關前的崇德年間到康熙時期,正是滿族家庭向漢族的封建宗法制家庭急劇轉變的時期,此時的側室,究竟算妻還是算妾,她們的子女究竟應該享受何種待遇,這無論從規定上,還是從人們的觀念上,尚處于混亂或稱過渡的狀態,這是不奇怪的。

嫡庶之別的最終確立是在雍乾時期。雍正八年(1730)定“王公以下嫡子考授例”,乾隆八年(1743)又定“王子以下庶子考授例”,其親王、郡王之側福晉、側室所生子,考授的爵位比嫡子相應低二、三等以上,郡王以下輔國公以上側福晉、側室子,郡王以下貝子以上妾媵子,均降等考授,其余妾婢所生之子為閑散宗室,不授封。低爵宗室即不入八分鎮國公至奉恩將軍,僅封嫡子,庶子全部不受封,為閑散宗室。閑散宗室與有爵位宗室在政治經濟各方面的待遇上所存在的幾乎是天壤之別。

總之,從崇德年間開始,滿洲皇室及其貴族,就已踏上了向一夫一妻制轉化的進程,這一進程大致完成于雍正與乾隆初期。嫡子地位的確立反映了嫡妻身份的獨一無二,這是滿族向宗法制家庭轉變完成的標志。

但是,嫡妻的名分確立并且地位提高,并不意味著其余諸妻的立即消失。明朝后宮除冊立一名皇后之外,其余都稱妃,妃雖也有等級之別,如明太祖的孫貴妃“冊封貴妃,位眾妃上”(注:《明史》卷 113《后妃傳》,第3508頁),但也仍是妃而絕不會與皇后相混,而皇太極在中宮皇后之外,還立東、西大福晉,東、西側福晉,并后制的遺跡仍然清晰可辨。而親王貝勒家的少福晉,其地位也頗相當于皇帝的那四名皇后,她們在名分上應該也是妻,與妾是不應等同的。

崇德三年(1639)清室初定九等爵位之制,規定:

“禮部和碩親王以下及至宗室之子女,每得一歲,應詳加詢問,將年歲姓名載于檔。若為另室明居之妻所生子女,載之于檔,所有抱養異姓子女及未分居女奴所生子女,勿得登記,將女仆所生子女及抱養異姓子女,詐稱親生子女,科以重罪。”

又:

“覺羅子女,每得一歲,禮部詳加詢訪,將其年歲姓名,載之于檔,雖婢妾所生子女亦登記,若為抱養異姓子女,則勿登記,若詐稱抱養異姓子女為親生子女,科以重罪(注:漢譯《滿文老檔》(下),第20冊,崇德元年十一月初七日,第1682—1690頁)。”

按清制,凡努爾哈赤之父塔克世的直系子孫得稱宗室,塔克世之父覺昌安兄弟六人的子孫,則稱覺羅。清廷對宗室血統純潔的要求,顯然最為嚴格。在上述規定中,將宗室子女分為三等,即正妻子女、“另室明居之妻”子女和“未分居女奴”所生子女。對于覺羅子女則未詳加分析,只提到婢妾所生子女。這里的未分居女奴和婢妾,顯系我們上文所述亦婢亦妻女子無疑,而另室明居之妻,應當即為“側室”的同義詞。至于有關覺羅的規定未曾提到她們,是因她們的子女與正妻子女待遇一樣而不必再說,而不是說在覺羅家庭中“另室明居之妻”就不存在。她們既被稱為妻,其所生子女又與正妻所生子女可以一體載之于檔,其地位應該就是一夫多妻的妻,而不是妾。

嫡妻名分的確立及其地位的提高是容易說清楚的,最難說清的是這些“側室”。在一夫一妻制出現之前,她們是地位較低于正妻的妻子而不是妾,在一夫一妻制確立之后,她們的地位下降,卻始終未與妾等同,不過這種現象,只存在于皇族中有較高爵位者中間。

乾隆七年(1742)定,親王準封側福晉4人,世子郡王準封3人,長子貝勒準封側室2人,貝子及入八分鎮國公、輔國公準封側室1人,冠服俱降嫡一等。又定,嗣后除奉特旨賞給王、貝勒等側福晉、側室外,其余即于媵妾內請封。凡應封側福晉側室者,必生有子女,將姻族姓氏奏明,得旨后咨禮部注冊(注:奕賡:《佳夢軒叢著·東華錄綴言》,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49頁,并見道光《宗人府則例》卷3,第18頁上)這一規定,終清之世未改。

《宗人府來文·人事類》中屢屢可見宗室為生育子女的媵妾請封的記錄,其格式大抵如下:

“和碩怡親王之媵妾方佳氏,系正蘭旗包衣玉慶管領下已故護軍方璧之女,年26歲,系本王之第四女之生母,請封側福晉。咸豐二年十一月(注:《宗人府來文·人事封爵類》,第1卷,第456包)。”

“縉貝子妾媵趙氏于咸豐元年十一月四日戍時生一女。妾媵趙氏系正紅旗包衣清德佐領下已故護軍那郎阿之女,請封側室。

計開趙氏三代

父已故護軍那郎阿

祖已故馬甲長慶

曾祖已故馬甲阿克敦(注:《宗人府來文·人事封爵類》,第1卷,第456包)?!?/p>

從這一規定看,娶側室已是貝子與公以上宗室的特權。而側室主要從妾媵中請封,請封條件則是生有子女,是否生有子女已成為側室與妾媵的主要的甚至唯一的區別,如此看來,側室無疑已成為妾媵中最高的一個等級而不再是妻了。如果說以前側室的身份還不清楚的話,那么乾隆年間這一定制,就應該視為側室下降為妾的標志。

綜上所述,滿洲貴族家庭從崇德年間開始,就已向一夫一妻多妾的漢族宗法制家庭轉化,嫡妻地位的確立、側室之下降為妾的轉化,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到雍乾時期終告完成,只有爵位高的宗室家庭,還保留有側福晉的名分,這一名分雖然已經名存實亡,卻還可將其看作是一夫多妻制曾經存在的證據。

上文談到清入關后,一夫一妻制已從法律上得到確認,但滿族社會尤其是一般旗人對于這一制度的認可和實行程度,還是一個需要深入探討的問題。

滿族平民也就是當時的一般旗人在入關之前的娶妻情況,雖然缺乏具體材料,但從《崇德會典》中“其夫若另娶妻,前妻去留在本夫,若婦欲自去不許”的規定可以多少推斷出來。入關之后,既然制定了“有妻更娶”律,對于一般旗人是否有影響呢?清代官方文獻中對此記載極少,我們只能從檔案中尋找幾例,以一窺當時的情況。為使文章簡潔起見,這里只略述有關情節。

第一例:阿克棟阿,正白旗包衣佐領下的另戶馬甲,26歲。原有妻胡氏,24歲,因有病不能生育。乾隆二十年(1755),阿克棟阿又娶丁姐為妻,據他說:“我娶這丁姐原說是兩頭作正妻的,立有字貼可證……?!彼脑淦藓现郑ㄕ灼彀伦纛I下鐵匠)則供稱:“我妹子胡氏嫁與阿克棟阿為妻有七八年了,阿克棟阿因我妹子有病不能生育,另要娶妻,原告訴過我,我沒有攔阻他,我說你族中肯依嗎,他說有什么不依,我就依允了,立下兩頭正妻的字,我一時糊涂也依了。”

此案的判決結果是:律載有妻更娶妻者杖九十,后娶之妻離異歸宗。阿克棟阿依律杖九十,后娶之妻離異。所立婚書當堂銷毀(注:《內務府來文》刑罰類,第8卷,2115包,乾隆二十一年九月)。

第二例:民人劉氏,44歲。乾隆四十五年(1780)十二月男人病故,因無人養贍,四十六年六月再嫁與旗人、三等護衛邱拴住為妻。邱拴住后又娶孀婦那氏,過門后劉氏與那氏不分大小彼此姊妹稱呼。后二人發生矛盾,邱拴住欲休劉氏,劉氏不允,邱因到衙門喊告。

此案的判決結果是,劉氏夫喪未滿即憑媒嫁與邱拴住,依居夫喪自嫁律杖一百,系婦人收贖,應離異。邱拴住更娶那氏為妻,應照有妻更娶律杖九十,那氏照律離異(注:《內務府來文》刑罰類,第8卷,第2145包,乾隆四十八年四一八月)。

兩案都是乾隆朝的事,有意思的是原告都是“有妻更娶妻”的當事人,到官府告狀是因其他緣故,結果卻因有妻更娶被判了刑,這恐怕也出于當事人的意料之外了。第一案中阿克棟阿說:“我娶這丁姐原說是兩頭作正妻的,立有字貼可證……?!币桓崩碇睔鈮训目跉猓磥硗耆挥X得有妻更娶妻一事有什么不對,更不知已觸犯了刑律。他的原配妻胡氏及其兄胡旺也未提出異議,甚至阿克棟阿族中,如他所說也是“有什么不依”。第二例中,劉氏為的是表現自己“賢惠”,結果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鬧到丈夫不肯養活而生計無著跑去告官時,仍未省悟自己的“好心”已觸犯了“有妻更娶妻”之律。可見這種兩頭做正妻的事,到乾隆朝時,在下層旗人社會中仍被視為理所當然。如果不是自己找到官府頭上,這種事也就繼續下去了。

第三例的時間要晚得多:成韓氏,廂黃旗滿洲護軍成俊之妻,與內務府廂黃旗常佐領下披甲舒恒認識,并無往來。舒恒娶妻多年并未生育,光緒十三年九月經其父存惠與嬸母商量,將秦殿和家孀居之女秦氏聘娶為次妻,作為伊嬸母兒媳,立有婚書迎娶過門。成韓氏聞知后,認為舒恒有妻更娶,想乘空將秦氏誘騙至城外勒贖。

此案的判決結果是:成韓氏擬杖一百,徒三年,系婦女照例收贖,追取贖銀入官。舒恒因無子嗣有妻更娶妻室,訊系伊父存惠主婚,自應照律罪坐主婚。舒恒有妻更娶律應杖九十應坐存惠以杖九十【殘】律收贖。秦氏本應離異歸宗,惟據存惠供稱伊子舒恒【殘】免于離異聽其完聚,仍將后娶之秦氏斷令為妾【殘】(注:《宗人府來文·人事封爵類》,第1卷,第456包)?!?/p>

該文殘損較多,有些地方已不太好懂,其大意是成韓氏等人得知舒恒有妻更娶妻,系屬違法,便想乘機敲詐一筆,結果是兩敗俱傷,但看得出來,這時的滿族社會中已有更多的人知道多妻屬于非法了。但有意思的是,乾隆朝的兩案完全是依法行事的,光緒朝這一案考慮到舒恒無子,卻未將秦氏斷離,只不過斷令為妾,這樣舒恒便不至像前兩案中的阿克棟阿與邱拴住那樣人財兩空了。

除了大清律的有關條文之外,我們迄未發現清歷代皇帝有過禁止滿族實行一夫多妻的詔令,滿族統治者對于這一問題,始終未曾看得象“收繼婚”那樣嚴重,因而在滿族民間,從一夫多妻到一夫一妻多妾的轉變,曾經歷過較長的過程,以至如這些案例所示,直至清末仍有遺跡可見。

在文康所著的《兒女英雄傳》中,描寫了漢軍正黃旗人安驥的一段曲折姻緣。安驥雖歷經磨難,卻終于如愿以償地娶得何玉鳳、張金鳳二人,一夫兩妻,結局圓滿。該書成于道光年間,文康系滿洲鑲紅旗人,大學士勒保之孫,早年門第之盛,無與倫比,晚年家道中落,“筆墨之外無長物,故著此書以自遣。”雖屬虛構,反映的卻正是文康所憧憬的生活(注:文康:《兒女英雄傳》,上海書店1993年版),一夫多妻的觀念在滿族人的內心深處,存之可謂久矣。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国产黄色| 亚洲伦理一区二区| 午夜啪啪福利| 任我操在线视频| 狠狠久久综合伊人不卡| 色香蕉网站| 亚洲Va中文字幕久久一区 |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国产精品香蕉|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久久 |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观看| 免费一级α片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在线免费| 人妻丰满熟妇av五码区|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三级精品| 国产91高清视频| 免费毛片视频| 亚洲妓女综合网995久久|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5566| 亚洲第一色网站| 性视频久久| aa级毛片毛片免费观看久| 成人第一页| 国产一区在线观看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人成导航| 免费一极毛片| 无码国产偷倩在线播放老年人| 日韩精品无码免费专网站|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 99精品在线看| 99在线国产| 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码一区二区三区| 永久成人无码激情视频免费| 久久综合伊人 六十路| 青青热久麻豆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亚洲中文在线看视频一区| 小说区 亚洲 自拍 另类| 国产第八页| 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第一| 大学生久久香蕉国产线观看 | 制服丝袜一区| 国产真实自在自线免费精品| 久久免费视频6| 色综合色国产热无码一| 亚洲大学生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九九视频| 欧美精品在线看| 欧美成人综合在线| 日韩免费无码人妻系列| 国产欧美日韩va另类在线播放| 91久久大香线蕉| 亚洲品质国产精品无码|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 亚洲国产中文精品va在线播放 | 国产在线精品网址你懂的| 免费人成视网站在线不卡| 狠狠亚洲五月天| 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欧美亚洲日韩中文| 国产精品女在线观看| 尤物成AV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 色综合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第一区| 五月丁香在线视频| 老司机久久99久久精品播放 | 欧美一区二区啪啪| 毛片免费视频| 美女无遮挡免费网站| 国产麻豆永久视频| 丁香婷婷在线视频| 国产91久久久久久| 亚洲视频四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