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巴基斯坦的困境與前景

2012-08-15 00:49:43杜冰
現代國際關系 2012年3期
關鍵詞:國家

杜冰

巴基斯坦是南亞次大陸僅次于印度的主要國家,這些年來,該國似乎總是與政治動蕩、經濟困窘和安全亂局等負面名詞聯系在一起。在美國《外交政策》雜志評選的《世界最失敗國家排行表》上,巴連續4年位列第9到12名之間,僅次于非洲一些國家和阿富汗,被視為“危機國家”甚至是“失敗國家”①The Falled States Index 2011,http://www.foreignpolicy.com/articles/2011/06/17/2011_failed_states_index_interactive_map_and_rankings.(上網時間:2011年12月20日)。與巴同時獨立的印度則政治穩定,經濟繁榮,并成為“金磚五國”之一,還被外界普遍視為崛起中的世界性大國。巴印建國之初基本情況相似,發展狀態卻差別甚大。導致巴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本文擬就此進行深入探討。

巴基斯坦獨立60多年來,非但沒有進入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的良性循環,反而陷入內憂外患不斷的衰敗狀態。首先,巴政治上始終沒有能建立穩定而有效的政治體制。巴建國64年,軍政府掌權33年,文官政府與軍人政權幾乎每10年就更替一番。在文官政府統治期間,政府更迭尤其頻繁。在20世紀90年代所謂“民主化”時期,貝·布托領導的人民黨與謝里夫為首的“穆斯林聯盟”兩黨爭雄,都曾組建過兩屆政府,但沒有一屆文官政府能順利完成5年任期,大都不到一兩年即被反對派拉下馬或被軍方推翻。迄今為止唯一完成任期的政府只有穆沙拉夫時代的阿齊茲政府(2002-2008年)。當前的人民黨吉拉尼政府是在2008年推翻穆沙拉夫軍人政權后才開始執政的,但其執政3年來,數次出現軍方意欲發動政變的傳聞,②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ublicAffairs,2011,p.165.2011年11月爆發的“備忘錄門”③2011年11月10日,美籍巴裔商人曼蘇爾·里亞茲撰文稱,其2011年5月9日曾代表巴政府向時任美參聯會主席的馬倫遞交秘密備忘錄,請求美方向巴軍方施壓不要借拉丹之死政變,同時還希望美方能協助政府更換巴軍方領導人。作為回報,巴總統扎爾達里承諾將為美國在其境內開展反恐清剿開“綠燈”。此事曝光后,軍方與政府矛盾日趨公開化。事件尤其再次凸顯文官政府與軍方根深蒂固的矛盾。2012年1月12日,總理吉拉尼在議會公開指責軍方試圖政變。軍方則嚴詞反駁,陸軍還對守衛首都的主要作戰力量做出調整,任命新的第111旅旅長,并在12日召開高級軍官會議。總體而言,巴基斯坦政治已陷入怪圈:軍政府大多能保持一定程度的穩定,在軍政府治下,巴經濟發展通常有起色,但軍政府因系政變上臺,缺乏合法性,故而備受國內外民主派抨擊;民選政府雖具有合法性,但因受到反對黨等各種勢力的阻礙,上臺后往往爭權奪利,對國家無長遠發展計劃。①Maleeha Lodhi,“Beyond the Crisis State”,in Maleeha Lodhi edited,Pakistan:Beyond The“Crisis State”,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New York,2011,p.45.

其次,經濟發展滯后,各項指標都排名靠后。巴基斯坦與印度同時獨立,但經過60余年的發展,印巴經濟已不可同日而語。從2005至今,印度經濟增長率一直保持8%以上(2008年金融危機后降至6%),僅次于中國。2010年印度GDP已居世界第9位②Gross domestic product 2010,September 19,2011,http://siteresources.worldbank.org/DATASTATISTICS/Resources/GDP.pdf.(上網時間:2011年11月26日),按購買力平價計算甚至可排世界第4位,其“金磚國家”身份名副其實。反觀巴基斯坦,國民經濟仍以農業、服務業、海外僑匯和國際援助為主,未能建立起獨立的工業體系。在巴經濟構成中,農業占20.6%,工業占26.6%,服務業占52.8%。③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Country Profile(Pakistan)2008.2010年巴GDP居世界第47位,經濟總量僅為印度的10%,人口卻相當于印度的20%;近年巴經濟連續四年增長低迷,2010-2011財年GDP僅增長2.4%④亞行《2011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巴基斯坦)》,http://pk.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1109/20110907750 264.html.(上網時間:2011年11月13日),扣除人口增長因素,發展幾乎停滯。目前巴65%的人口年齡在30歲以下,政府必須實現7%的年經濟增長率才能為每年新增的勞動力提供就業。2007-2008財年至2009-2010財年,巴年經濟增長率僅為3%,很難滿足年輕人就業需求。⑤亞行《2011年亞洲發展展望更新(巴基斯坦)》,http://pk.mofcom.gov.cn/aarticle/ztdy/201109/20110907750 264.html.(上網時間:2011年11月13日)而且,巴稅收體制不合理,紡織業是巴主要出口產業,享受國家補貼;農業產出占國家GDP的22%,但繳納稅收僅占國家稅收總額的1%。巴全國僅1%人口納稅,信息業基本不交稅,地產稅幾乎可以忽略,因此政府財政支出遠超收入。2010-2011財年,該國財政赤字達6%。在此情形下,巴在擴大貨幣發行的同時被迫舉債度日。當前巴債務達創紀錄的10萬億盧比(約1170億美元),相當于巴人均欠債5.7萬盧比。⑥Syed Fazl-e-Haider,“Pakistan adds zero to huge debt burden”,Asia Times,February 5,2011.此外,巴基斯坦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各項指標更是南亞倒數⑦Ruhee Neog,The US Aid Conundrum:Educational Reform in Pakistan,http://www.ipcs.org/article/pakistan/the-us-aid-conundrum-educational-reform-in-pakistan-3261.html.(上網時間:2010年10月20日),40%以上民眾生活在貧困線以下。⑧Tarique Niaz,i“Tax offers Pakistan escape from poverty”,Asia Times,November 20,2009.近年來,在特大洪災、國際油價飛漲、能源短缺、暴力恐怖活動猖獗、人口增長過快等因素拖累下,巴經濟形勢愈加嚴峻。

第三,國家安全始終面臨威脅。巴基斯坦名義上是獨立主權國家,但其這些年來始終面臨內外兩方面的威脅。巴歷史上從未有過中央集權的大一統王朝的經歷。國內四大民族中,旁遮普人占60%以上,其余信德人、普什圖人、俾路支人都一定程度存有分離傾向,使國家始終面臨民族分裂勢力威脅。建國初,西北邊境省就曾出現普什圖人爭取獨立的“普什圖斯坦運動”,稍后俾路支省的地方反叛勢力又連續發動四次大起義。2005年以來,以“俾路支解放軍”為代表的民族反叛勢力不斷針對政府機關、軍事設施及人員、外國投資者、外省移民及油氣管線等發起恐怖活動。2011全年巴共有542名平民死亡,比上年的274人幾乎翻番。⑨“Balochistan Assessment–2012”,South Asia Terrorism Portal,Ahttp://www.satp.org/satporgtp/countries/pakistan/Balochistan/index.html.(上網時間:2012年1月11日)在信德省,因水資源、政治權力分配矛盾,一度出現“信德獨立”的呼聲。2007年末,出身信德省的前總理貝·布托遇刺身亡后,信德省爆發了大規模反對中央政府的暴力活動。⑩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336.而在巴外部,巴始終面臨來自印度的安全威脅,兩國自1947年誕生之日起便因克什米爾等領土爭端互相敵對,雙方已爆發三次大規模戰爭,巴基斯坦由此受損嚴重:克什米爾最精華的部分被印度奪走;原本屬于巴基斯坦領土一部分的孟加拉在印度支持下獨立。

巴基斯坦當前困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具體說,主要可以從政治、經濟、地緣環境、文化宗教等四方面進行分析。首先,在政治層面,精英與草根的嚴重對立使巴政權根基先天不足。南亞地區歷史上就沒有現代國家傳統。英國人在南亞進行殖民統治時期,少數英國人為了維護統治,使用“以印制印”手段,有意結交當地上層精英,并通過“柴明達爾”等制度扶植、培養了一批英國代理人,南亞地方上層也借助英國勢力來實現對下層的有效統治,由此造成當地政治社會分裂。例如,政治體制上巴全盤繼承英國體制,與當地部落色彩濃厚的政治傳統格格不入;文化上烏爾都語只是流行于印度北部地區,旁遮普、信德等各省則流行其他語言。種種不足削弱了政府的管理能力。在對伊斯蘭的認知上,上層西化精英遵循西方政治、生活規范,伊斯蘭只是一種個人信仰,遠非其生活的全部,但對廣大下層而言,伊斯蘭即是其主要生活方式。伊斯蘭教大力主張的公正、平等對底層民眾有著強烈吸引力。認識的分歧加上經濟分化,使下層百姓對高高在上的西化精英的認識愈益負面,認為其作為西方文化甚至基督教代理人,是安插在巴內部試圖顛覆伊斯蘭的奸細。2011年初旁遮普省長、少數民族事務部長等接連遇刺并受到社會歡呼,一定程度上就是這種情緒的宣泄。此外,領導巴基斯坦建國的“穆斯林聯盟”領導人真納、阿里汗在巴獨立不久就先后去世,由此使該國未能建立正常的政治體制。這種先天不足導致巴建國初期統治精英不得不依賴出身英殖民體系的文官、軍隊系統來進行治理,這種不對稱造成了政黨等現代意義上的政治組織的長期弱化。①Ayesha Jalal,The State of Martial Rule:The Origins of Pakistan’s Political Economy of Defenc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0,p.14.

種種先天不足體現到政治實踐中,就是在民主選舉外衣下,巴基斯坦當地盛行的封建宗法制演變成南亞普遍的“政治代理體制”現象,即以物質利益作為政治支持的交換物,不同層次的親屬、家族、部落依靠政治支持來換取實際利益,政黨之間政治競爭很少為了國家長遠發展,美麗空洞口號背后重點是選舉獲勝后所獲得的經濟利益,②Maleeha Lodhi,“Beyond the Crisis State”,in Maleeha Lodhi edited,Pakistan:Beyond the“Crisis State”,p.55.政治精英為維護自身既得利益,往往將家族利益置于民眾和國家利益之上,政治制度成為少數寡頭借以實現自身利益的政治工具。這種政治體制導致精英和民眾隔膜巨大,使選舉成為“富人的游戲”或政黨家族化。幾十年來,巴基斯坦文官政權基本局限在布托、謝里夫等幾個大家族手中,③人民黨基本就是布托家族私產,前任黨首貝·布托在遺囑中公然將兒子立為下任主席。在穆斯林聯盟(謝里夫派)內部,謝里夫兄弟地位也無人撼動,其侄子哈姆扎已經崛起為新一代政治新星,接班之勢非常明顯。在20世紀90年代,巴政府幾番更迭,但都是在貝·布托和謝里夫手里輪換。參見楊翠柏主編:《南亞政治發展與憲政研究》,四川出版集團,巴蜀書社,2010年,第393頁。這樣的民主制度自然無法代表多數國民利益,因此民眾對政治非常冷漠,“認為選舉既不能體現他們的利益,也不能帶來希望,人民黨與穆斯林聯盟并沒有本質區別”④Maleeha Lodhi,“Beyond the Crisis State”,in Maleeha Lodhi edited,Pakistan:Beyond the“Crisis State”,p.73.。國家朝野之間始終若即若離,難以形成政治合力。隨著社會矛盾的積累,精英—家族統治的弊病日益顯現。2008年2月的大選,棄權選民高達56%。由此導致文官政府難以維系。

在對外關系上,上層精英與普通民眾態度同樣截然不同。上層精英多留學英美,價值觀上同西方國家并無二致,“備忘錄”丑聞更是體現了精英對于美國的依賴。但普通民眾對西方的霸權地位尤為反感,認為美國和以色列在中東的行為使美以替代英法,成為西方文明欺壓伊斯蘭世界的代表,因此反美主義逐漸在巴民間盛行。冷戰結束后,美國背棄巴基斯坦,切斷援助并因巴核試驗而對巴加以制裁,致使20世紀90年代巴經濟瀕臨崩潰。后來美連續發動阿富汗、伊拉克戰爭;對巴實施無人機空襲;美印簽署核協議而對巴置之不理。2011年11月26日,北約戰機“誤炸”巴邊境檢查站,造成24名官兵傷亡,使巴民眾對美反感度達到頂點,59%的巴民眾將美視為最大敵人。⑤“Public Opinion in Pakistan:Concern About Extremist Threat Slips”,http://pewresearch.org/pubs/1683/pakistan-opinion-lessconcern-extremists-america-image-poor-india-threat-support-harshlaws.(上網時間:2010年11月18日)巴政府高度依賴美國的外交政策與其民眾情感相違背,民眾普遍認為本國政府只是美國的戰略工具,甚至認為美國通過巴上層操控整個巴基斯坦,當前的反恐戰爭更是美國借巴打擊伊斯蘭的陰謀。⑥Aryn Baker,“Why We're Stuck with Pakistan?”May 12,2011,http://www.time.com/time/magazine/article/0,9171,2071131,00.html.(上網時間2011年11月13日)由此使巴國家凝聚力進一步下降,精英與民眾關系漸行漸遠。

在某種程度上,巴基斯坦軍人政變就是對家族政治的糾偏。特別是巴政治組織弱化的情況下,訓練有素的軍隊被迫承擔起解決不同政治集團之間矛盾、推動社會發展的重任。巴歷史上幾次軍人政變都是在社會矛盾極大激化,民選政府無法維持的情況下才發生的。軍隊領導人且多出身中下層,如巴軍事統治者齊亞·哈克、穆沙拉夫都是平民子弟,主要依靠自身多年軍功成為軍事長官,這樣的領導人上臺后自然傾向中下層。同時,軍人干政提高了政權的執行力和效率,能夠運用強力來制定和推行國家長遠發展計劃,壓制阻礙改革的既得利益集團,推動社會變革,從而增強了綜合國力。因此,巴軍政府時代往往是巴基斯坦發展最好的時期。齊亞·哈克統治期間巴經濟增長率曾多年在南亞居首位。

但巴軍人干政也有自身缺陷。成為統治階級后的軍人集團很容易背離初衷,蛻變成新的既得利益集團。巴軍方福利優厚,而軍方為維護自己的特殊地位,經常用權力介入經濟,導致權錢交易的腐敗現象嚴峻。①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169.由此,社會財富大量集中到少數人手里,引發民眾不滿。穆沙拉夫統治時期,國內經濟增長強勁,但廣大民眾實際生活沒有改善。此外,軍人既非政治組織,也沒有穩固的政治基礎,其一旦奪權往往廢除一切政黨活動或建立自己的御用政黨。如阿尤布·汗1958年政變上臺后,首先取消了所有政黨,廢除了憲法。在這種制度下,軍人政權的合法性主要依靠高壓以及批判前政府的“負面合法性”。但隨著時間推移,這種“負面合法性”難免日趨減弱,經濟績效成為軍方執政的唯一合法性來源。一旦政績平平,平時威權體制下積累的矛盾就會醞釀迸發,導致政治社會動蕩。巴第一個軍人領袖阿尤布·汗就是因執政后期政治騷亂愈演愈烈而被迫下臺。正是由于這種弱勢民主與軍人政權相互補充,又各有缺陷,因此每當社會矛盾無法解決,一方勢力便會借助群眾洶涌的變革訴求上臺,但同時又會為下一次變革埋下伏筆。

其次,落后的生產關系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但生產關系反過來影響生產力。巴基斯坦是通過和平談判而實現建國的,因此沒有在經濟領域進行全面的社會經濟革命,自然也無法建立新型的社會經濟結構。印巴獨立以前,南亞次大陸仍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為經濟基礎,生產關系落后,財富分配貧富不均。更為關鍵的是,巴獨立運動系由社會精英在體制內推動,成功后,新的統治階層為鞏固自身利益,使原本不合理的經濟關系和經濟制度得以延續生存下來。建國后,巴基斯坦政府曾三次推行土改,但由于巴政府很大程度上由地主階級、大資產階級把持,土改在巴遭受強烈反對而不了了之,社會經濟基礎與獨立前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如目前巴農業主要由數千個封建地主家族控制②信德省有3000萬人口,其中2000萬生活在農村,占該省農村人口6%的地主卻擁有44%的土地,占人口80%的農民則無地而只能從地主手中租用土地。租地農民通常只能獲得一半甚至1/4的收成,農產品價格由地主確定。“Helping Small Farmers in Pakistan”,http://www.idrf.ca/Pakistan/Default.html.(上網時間:2008年9月18日),他們占有上千甚至上萬公頃土地,控制著大量人力資源,影響到水、化肥、拖拉機、農業信貸、年收入的分配。同時,這些封建家族往往是地方部落、村莊的首領,依靠世襲的地位及財富掌握了國家政治權力。如巴國民議會三分之二以上議員來自地主階層,甚至一些選區的議員席位自建國起就被某個家族壟斷至今,各省政府的關鍵行政職務大多也把持在他們手里,這種對政治權力的掌控反過來又鞏固和擴大了他們的經濟利益。例如地主階層基本不納稅。據巴基斯坦政府2001年為改革稅制成立的工作小組測算,高達50%的稅收從來沒有真正收取過③Report of the Task Force on Reform of Tax Administration,Pakistan,April 14,2001,p.2,http://www.docstoc.com/docs/23189474/Reform-of-Tax-Administration-In-Pakistan.(上網時間:2011年12月30日),一名律師所繳納的賦稅超過國會273名議員的繳稅總額。④Tarique Niazi,“Tax offers Pakistan escape from poverty”,Asia Times,November 20,2009.而這些議員大部分是地主。

由于半封建、半資本主義的落后經濟形態與社會結構,土地在巴基斯坦社會中既是財富的來源,又是社會地位的象征,還是借由控制、操縱政治的最重要工具。即使新興工業資本家通過實業致富后,為獲得政治保護也往往與傳統家族通婚或大量購買土地,力爭擠入所謂的“上流社會”,⑤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206.以實現少納稅甚至不納稅的目的。如此導致國家稅源匱乏,政府無力提供公共服務,投資教育、民生等領域,基礎設施建設長期滯后。國家財政主要依靠濫發紙幣和外來援助,形成“債務經濟”,而統治精英有僑匯、外援等穩定收入,對改革漠不關心。時至今日,巴工業化水平落后,其出口產品主要集中在傳統紡織業與服裝業等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產業,處于國際生產鏈最低端。這不僅無法推動經濟健康發展,更無法產生足夠的現代生產者以及相隨而來的城市文明。

第三,在安全層面,英國殖民時期的“分而治之”和巴所處的地緣環境為巴埋下安全隱患。南亞次大陸國家盛行多種宗教信仰,包括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基督教、錫克教、耆那教、祆教等,而這些宗教信仰又與民族因素密不可分。英國在當地進行殖民統治期間,蓄意挑動教派沖突,南亞教派主義和教派沖突頻繁很大程度是殖民主義政治制度的遺產,①林良光:《印度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年,第253-254頁。其中最為嚴重的后果就是印巴分治以及由此帶來的長期沖突。數十年來,印巴已爆發四次戰爭,雙方均損失慘重。而且,印巴沖突致使巴國家戰略長期以安全為導向,嚴重影響了國家民生、發展投入。為維持較強軍事能力,巴大量資源投向安全領域,軍隊開支在國家預算中占據較大份額。②巴軍費開支最初占到國家預算60%以上,近年來雖有減少,但仍占10%以上,嚴重影響對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投入。見Syed Fazl-e-Haider,“Pakistan drugged out on defense and debt”,Asia Times,March 4,2011.情報部門更是因其肩負特殊使命而成為國中之國,前總理貝·布托曾坦承無法指揮情報部門。③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193.而且軍方獨大既使國家難以集中精力投入教育、民生等領域④巴基斯坦2011-2012財年預算中,用于教育的經費僅占1.5%,醫療預算才0.5%,而國防預算達到12%。全巴有730萬失學兒童,全球最高。見Syed Fazl-e-Haider,“Pakistan drugged out on defense and debt”,Asia Times,March 4,2011.,也影響政府的管理能力,使其在國防、外交等關鍵領域無法決策,嚴重影響國家穩定與發展。

與此同時,巴基斯坦位于中亞、中東、南亞交匯之處,歷來就是中亞國家通向南亞、印度洋的重要通道,其重要地緣戰略地位使其成為強權爭霸的犧牲品。⑤Maleeha Lodh,i“Beyond the Crisis State”,in Maleeha Lodhi edited,Pakistan:Beyond the“Crisis State”,p.45.同時,這些年來,出于對自身安全困境的憂慮,巴基斯坦軍政當局有意借助外來力量實現自身利益,但這反而釀成了巴悲劇命運。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富汗問題成為巴沉重負擔。巴阿不僅有漫長的邊界線,更有普什圖這個跨界民族,在巴境內的普什圖人甚至多于阿富汗境內的普什圖人。正因為如此,為遏制境內的普什圖分裂運動以及對抗印度,維持一個親巴的阿富汗政府對巴尤為重要。“巴基斯坦的首要利益在于通過其在阿富汗的政治影響獲得地緣戰略的縱深。”⑥[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第114頁。巴曾多次試圖滲透、控制阿境內各種力量,以達到自身戰略目標。但阿富汗宗教、民族矛盾復雜,“完全是歐亞大陸巴爾干難題的一部分”。⑦[美]茲比格紐·布熱津斯基著,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譯:《大棋局:美國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緣戰略》,第109頁。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希望借此打通前往印度洋的通道,而出于對蘇、印結盟的擔憂,巴基斯坦在美支持下,通過阿富汗圣戰成為美蘇對抗的前沿陣地。但10年抗蘇圣戰嚴重影響了巴國家經濟發展,大量難民涌入帶來嚴峻的社會問題。蘇聯撤出阿富汗后,巴開始支持阿富汗塔利班控制阿富汗,希望借此建立親巴政府。但“9·11事件”后,巴被迫加入以美為首的反恐同盟,斷絕與塔利班關系,并派重兵打壓巴阿部落區的“基地”和塔利班武裝。此舉極大刺激了巴國內原本就興盛的伊斯蘭極端主義思潮,促其將矛頭對準本國政府,巴安全局勢從此急轉直下,至今仍未好轉。即便如此,美國仍抱怨巴反恐“出工不出力”,頻頻派遣特種部隊、無人機深入巴境內打擊伊斯蘭武裝分子,2011年5月美“海豹”突擊隊擊斃拉丹就是典型案例。巴基斯坦作為主權國家,外國軍隊卻在本國領土恣意妄為,其安全困境之嚴重可見一斑。

最后,在文化和宗教層面,建國理論與現實脫節導致國家定位不清。“那些想要建立國家的政治精英必須以某種方法,在他們渴望進行統治的領土上建立起合法的控制。”⑧[美]勞倫斯·邁耶等著,羅飛等譯:《比較政治學——變化世界中的國家和理論》,華夏出版社,2001年,第14頁。現代國家一般都是建立在民族國家認同基礎之上的,但巴基斯坦的立國基礎是“兩個民族理論”。該理論由賽義德·阿赫默德汗(1817-1898年)1883年首次提出,后經旁遮普的詩人、哲學家穆罕默德·伊克巴爾(1877-1938年)和巴國父穆罕默德·阿里·真納(1876-1948年)發展和集成。該理論認為穆斯林與印度教徒在宗教、語言、風俗、服裝、節日、飲食等文化方面截然不同,應當依據各自宗教屬性獨立建國。①Akbar Ahmed,“Why Jinnah Matters”,in Maleeha Lodhi edited,Pakistan:Beyond The“Crisis State”,pp.21-34.真納領導下的穆斯林政治組織“穆斯林聯盟”以此為指導思想,堅持在南亞建立一個獨立的穆斯林國家,以避免占多數的印度教徒的侵害。1947年巴基斯坦正是以此作為指導原則實現了建國。

這種將宗教作為民族國家理論基礎的行為產生了內外兩方面嚴重后果。對內,它導致國家定位不明,政策往往徘徊在宗教與世俗之間,國家認同始終難以建立。一方面,該國由于是以宗教立國,因此額外加重了國家的伊斯蘭氛圍,乃至刺激了國內的教派仇殺。巴基斯坦95%的人口信仰伊斯蘭教,其中78%屬遜尼派,12%屬什葉派。遜尼派又有迪奧班德教派、瓦哈比教派、百爾維教派之分。②Francis Robinson,Islam and Muslim History in South Asia,Oxford,University Press,New Delhi,2006,p.52.宗教氣氛濃厚使教派間沖突也不斷加劇,巴社會宗教暴力愈演愈烈。另一方面,在現實政治中,巴又奉行政教分離,推行世俗化政策,這種理論與現實的扭曲導致該國伊斯蘭勢力日漸將矛頭對準政府。“巴基斯坦塔利班”就是這種矛盾政策的產物。2001年以來,巴被迫加入反恐同盟,支持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在巴眾多民眾看來,巴政府支持美國侵略一個伊斯蘭國家,完全違背了巴國家利益與立國原則,政府已經淪為西方強權的傀儡,因此以“巴基斯坦塔利班”、“虔誠軍”為代表的伊斯蘭極端勢力,不斷針對政府、軍警、平民發動各種恐怖襲擊,使巴基斯坦成為世界上最危險的國家之一。③英國智庫Global analysis Maplecroft將巴基斯坦排在全球最危險國家第二位,僅次于索馬里,甚至高于阿富汗。參見“Global Risks Map”,http://maplecroft.com/themes/gr/.(上網時間:2011年11月13日)

在對外方面,巴基斯坦的國家結構完全是西方世俗主義產物,有領土、政府、憲法、選舉等形式,但巴國內廣泛存在的泛伊斯蘭化傾向,使其不同程度地追求超國家的效忠目標。但是,伊斯蘭教的宗教教義不認同西方標準的國家概念,認為政教合一的“烏瑪”才是所有穆斯林的最終家園。這一認同矛盾導致了巴基斯坦國內極端宗教勢力的泛濫及對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的支持。以“基地”為代表的國際伊斯蘭極端勢力能在巴找到落腳點,根本原因即在此。

不過,盡管巴基斯坦面臨重重難題,國際社會也一直不看好其發展,且該國近些年來多次“被失敗”,但并未像某些人預言的那樣走向崩潰。這是因為該國政治有自身的特殊運轉規律。

首先,巴社會結構雖然落后,卻比較穩定。巴本質上仍是一個傳統宗法制社會,普通大眾對家族、部落的忠誠遠超過對國家的忠誠。④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17.下層百姓只有依附本部落、家族勢力,方能獲得一定的經濟、安全保障。上層精英則依賴這種支持,彼此爭斗瓜分國家資源并向下分配,以鞏固其在家族內地位,而各地的毛拉也基本是當地精英挑選的親信,不會推動任何危及現行體制的伊斯蘭運動。這種超穩定結構保證了社會的穩定,并對任何社會改革,包括強化伊斯蘭形成強力牽制。

大家族觸角遍及軍隊、宗教、司法等領域。各家族間雖時有爭斗,但壓制基層挑戰卻是權貴階層的共同利益。無家族背景者既難融入“上流社會”,更缺乏挑戰家族政治的資本。幾年前,前板球明星伊姆拉·汗曾創建“正義運動黨”并高舉平等、公正旗號,一度人氣頗旺,但始終難以躋身政壇主流。⑤Zofeen Ebrahim,“Pakistan's cricket idol bowls'em over”,Asia Times,November 8,2011.軍方雖政變奪權于一時,但在家族政治的樊籬下,最終或放棄變革社會的政治雄心,逐漸失信于民;或被迫“還政于權貴”。

其次,宗教勢力不愿挑戰現行體制。巴基斯坦伊斯蘭教內部教派眾多,不存在統一的意識形態。以“伊斯蘭促進會”為代表的伊斯蘭政黨信奉精英主義與議會道路,不愿也不想發起暴力革命,⑥Anatol Lieven,Pakistan:A Hard Country,p.128.其信眾基本是在城市受過教育的中上層知識分子,在廣大農村并無根基,每次選舉其得票難以超過5%,缺乏發動社會革命的條件。以“巴基斯坦塔利班”為代表的基層伊斯蘭極端勢力主要流行于西北部落地帶,其鼓吹的極端伊斯蘭實質上混雜了部落傳統法“普什圖瓦里”①,并不為其他民族群眾所接受。巴普通下層民眾因受困于腐敗的司法體系、社會的種種不公正及日益懸殊的貧富差距,對塔利班及其主張持普遍同情,這主要是渴望他們能帶來公平與正義,但廣大“非部落民”并不贊同他們嚴酷的生活方式,這也是巴基斯坦塔利班在全國其他省份勢力并不顯著的主要原因。

第三,非政府組織充當社會減壓閥。巴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弱,尤其是社團管理松散,基層社會基本被各種非政府組織掌控。這些非政府組織或由海灣國家資助,或有深厚西方背景,或由巴家族經辦,但都面向民眾,提供食品、基本醫療、教育、賑災救濟等一系列服務。在2010年特大洪災期間,許多非政府組織打起“不讓一人挨餓”的旗號,積極賑災。這些組織彌補了政府基層治理的缺位,且弱化了貧民階層對權貴階級的不滿,成為統治階層與基層民眾間的“緩沖區”、“減壓帶”,發揮著社會維穩功能。

第四,軍隊仍是國家穩定器。軍隊一定程度上擺脫了家族宗法制的束縛,同時因其職業素養,成為巴社會最有效率、最進步的政治機構。從軍隊性質看,巴軍是民族主義產物,沒有巴基斯坦,就沒有巴軍的存續;從軍隊自身看,軍人集團形成了強有力的集體意識,不容忍任何違背整體利益的行為或國家政策;從成本—收益角度分析,軍人形成了既得利益集團。以上三點決定了巴軍依舊是巴國家體制可靠的捍衛者,多年來,巴軍隊在維護國家穩定、促進國家發展方面也發揮了巨大作用。

總體看,巴基斯坦命運與其自身的歷史、經濟、地緣環境息息相關,內在的結構性矛盾使該國國勢呈現出螺旋式下降的趨勢,但巴社會蘊含的某些穩定因子又使其多年來始終屹立不倒。近年來,國際形勢劇變使巴基斯坦內部矛盾日趨放大,巴面臨的挑戰由此日益超過機遇,國家未來前景變數增多。

猜你喜歡
國家
國家公祭日
環球時報(2022-12-14)2022-12-14 16:46:27
“求一可愛國家而愛之”
國家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52
《12·13 國家公祭日》
正是吃魚好時節!國家呼吁多吃魚,這五種魚你一定都吃過,但你知道好處都有什么嗎?
當代水產(2019年4期)2019-05-16 03:04:56
能過兩次新年的國家
把國家“租”出去
華人時刊(2017年23期)2017-04-18 11:56:38
看中了他吃國家糧
奧運會起源于哪個國家?
國家為什么會失敗
上海國資(2015年8期)2015-12-23 01:47:3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内射视频|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无码国内精品人妻少妇蜜桃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影院|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真实乱了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综合一二三区在线| 日本午夜三级| 国产va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一区| 日韩精品资源| 色屁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国产| 国内精品91| 亚洲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美女一级免费毛片|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精品专区|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23| 国模私拍一区二区| 1级黄色毛片| 欧美精品成人一区二区视频一| 欧美国产综合色视频|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官| 伊人网址在线| 国产91成人| 国产91视频免费观看| 国产激爽大片高清在线观看| 麻豆AV网站免费进入| 久久男人视频| 天堂av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丁香五月婷婷激情基地| 免费看美女毛片| 亚洲不卡影院| 国产成人91精品| 久久99这里精品8国产| 亚洲精品久综合蜜| 欧美成人区| 亚洲性影院| 高清精品美女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综合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av| 国产精品美女自慰喷水| 久久天天躁狠狠躁夜夜2020一| 色婷婷狠狠干| 伊人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99| 欧美自拍另类欧美综合图区| 日韩国产无码一区| 国产亚洲精品资源在线26u| 99re经典视频在线| 高潮毛片免费观看|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香蕉视| 免费不卡视频|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 激情视频综合网| 一级毛片无毒不卡直接观看| 尤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农村1级毛片| 波多野结衣亚洲一区| 色综合久久久久8天国| 女高中生自慰污污网站| 91偷拍一区| 国产正在播放|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午夜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秒拍1o|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久草美女视频| 香蕉久久国产超碰青草| 91毛片网|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电影蜜月| 永久免费精品视频|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q|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观看不卡| 8090成人午夜精品| 女人一级毛片| 最新无码专区超级碰碰碰| 欧美精品v| 国产xx在线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亚洲经典在线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