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評論員
追求和維護人民利益
■ 本刊評論員
最近,省委反復強調,要把維護人民群眾利益的各項工作抓得緊而又緊、細而又細、實而又實。各級黨員干部要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始終秉持為民情懷,對黨負責,對人民負責,追求和維護人民利益。
維護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在當前具有極端重要性和緊迫性。我省正處在穩中求進、提速轉型的關鍵時期,這既是全省經濟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時期,也是各種社會矛盾易發多發、群眾利益訴求日益迫切的時期。群眾在發展中得不到實質利益、民生在發展中得不到有效改善,就會出大問題。這方面,前些年甕安“6.28”事件就是一次深刻的教訓。各級領導干部要切實增強憂患意識,切忌盲目樂觀,正視本部門、本系統存在的問題,少在客觀緣由上找借口,多在主觀努力上下功夫,切實維護群眾利益,從源頭上解決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問題,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環境,迎接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
追求和維護人民利益,是現實的政治選擇。我們黨來自人民、代表人民,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鄧小平說過,我出來工作就不再屬于我自己。黨的干部要在自己負責的地區或單位,謀求群眾的富裕、群眾的安康、群眾的幸福,而不是利用手中的公權謀求一己私利。一個社會最基本的結構劃分是什么?是利益群體。如果按利益群體來劃分,黨的干部應該劃在整個人民群眾中,這才能來自人民、代表人民;不能因為自己是社會的優秀分子,就要求成為社會中占有利益最多的群體。否則,共產黨就脫離了人民群眾,就會喪失最基本的執政基礎。黨的干部要追求公利、約束私利,不僅是個理念問題,更是一個現實的政治選擇。
維護好人民利益,是站得住腳的優良政績。黨的干部是干事的,必須要追求政績。但追求政績要提防官本位的陷阱,要務實不務虛,追求百姓口碑不爭風頭功名,把成長進步的根深深扎在人民群眾之中。維護群眾切身利益,保證社會安定和諧,是黨的干部要始終秉持的責任、始終追求的政績。就像馬克思說的,我們的事業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在我們的墓碑前,高尚的人們會灑下熱淚。黨的干部要帶著深厚的群眾感情創造為人民帶來利益和幸福的經濟發展,進一步廣泛接觸群眾,密切聯系群眾,真心服務群眾。在群眾“無法”之時多“想法”,在群眾“無力”之處多“著力”。對老百姓的合理訴求,只要不違反國家政策,做到能容則容、能寬則寬、能優則優。要把人民群眾當家人、把群眾反映的問題當家事、把做好群眾工作當家業,真心實意為群眾解決問題。讓群眾深切感知執政黨的品質和能力、國家發展的速度和質量,感知黨員干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踐行和以人為本、執政為民的深厚情懷。(執筆:顧海凇 責任編輯/ 蔣葉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