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談
任何時代都不缺少創造的活力,這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泉源。但是,缺少抉擇和行動的勇氣。
回顧貴州改革開放30多年,我們情不自禁地對勇闖“獨木橋”的前輩們充滿敬意。在頂云公社7位農民冒著坐牢的風險,悄悄實踐的基礎之上,關嶺縣委作出了支持“包產到戶”的選擇,繼之我省在全國較早以省委名義發文進行推動。這一時期還出現了“獨木橋”與“陽關道”之爭,貴州的壓力不可謂不大。領導者勇于推動的政治勇氣,這一領導品質在決策中發揮了關鍵作用。今天,我們更加懷念勇于為民決策的領導人,敢于為民直言的各級負責人,還有為民呼吁的媒體人。政聲人去后,他們的功績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同樣,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貴州省委主要領導倡導和推動建立畢節和安順試驗區,體現了敢為人先、勇于探索的政治品質,也展示了領導者卓越的見識和洞察力。
今天,經過多年的探索,貴州終于認識到“慢”這個主要矛盾,作出了“后發趕超”的決定。勇于面對現實,敢于奮力“起飛”。這一決策提振了士氣,恢復了信心,得到了全省人民的擁護和支持。貴州也終于出現了發展中的最好時期。
從“包產到戶”到“后發趕超”,勇于作出正確的抉擇,勇于做出積極的行動,充分發揮精神力量的作用至關重要。唯如此,在實現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性跨越中,我們才能闖過“經濟洼地”的“獨木橋”,邁上全面小康的“陽關道”。
(作者:陳 樂 來源:貴州先鋒網)
青年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一個政黨、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重視、贏得青年人才,一個國家,一個政黨,一個地區,一個單位就興旺;排斥、埋沒青年人才,則必然衰落。古往今來,聰明的政治領袖、執政集團都以最大的力氣凝聚青年人才,唐太宗重用馬周,宋太宗重用呂蒙正。而一些失敗的政治集團,敗因總能歸結到壓抑青年人才上。蘇共在1917年到1984年的67年里,領導骨干始終是在“十月革命”中起家的“老近衛軍”,一撥兒又一撥兒青年人才被埋沒、壓抑,政權活力最終被耗盡。歷史啟示我們,用青年人才則興、失青年人才則亡!
人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第一資源,青年人才是我們這項事業走向勝利的第一保證。胡錦濤同志指出,黨對青年寄予厚望,人民對青年寄予厚望。環顧現實,我們選拔的青年人才不是多了,而是遠遠不夠。我們身邊有多少優秀年輕人才因缺乏施展舞臺而扼腕嘆息,又有多少優秀年輕人才在熬“年頭”、熬“資歷”中艱難度日。
當前,妨礙青年人才建功立業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是思想解放不夠。一些人想得淺、看得近,有的自覺不自覺地用一個標準評判不同年齡段的人才,讓年輕人與年紀大的比資歷,有的從身邊事、眼前利益甚至個人利害上看事情,有的則完全忽視不同地區的實際情況死套老框框。思想有多解放,事業就能走多遠,在培養選拔青年人才方面全社會要再來一次思想大解放。上個世紀80年代,鄧小平等老一輩革命家把選拔和培養中青年干部作為第一位的、莊嚴的職責。今天,該向老一輩學習,開闊眼界,大膽使用青年人才,讓青年人才充分發揮他們的聰明才智。(作者:項 平 來源:《中國青年報》)
機關消費標準及時量化,有利于發揮約束和控制作用。去年以來,中央部門紛紛公開本部門“三公”經費,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但是今年的審計報告揭示,由于“三公”經費概念不清晰、口徑和標準不夠規范,尚不利于發揮約束和控制作用,造成了公眾的一些誤讀。因此,要落實好機關事務經費管理,前提是有關部門根據實物定額和服務標準,參考有關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價格,組織制定機關運行經費預算支出定額標準和有關開支標準。
機關消費標準及時量化,有利于完善監督制約機制。今年的審計報告揭示,由于政府采購標準的制定和采購代理機構的資格認定、審批、授予、考核、處罰全部都由財政部門一家負責,審批監管不夠嚴格,也缺乏有效的監督制約,引發了一些問題。因此,政府集中采購過程如何避免違反規定自行采購或以化整為零等方式采購,如何保障所采購貨物和服務的價格低于相同貨物和服務的市場平均價格,以什么樣的標準判斷所采購的是奢侈品、超標準的服務或者購建豪華辦公用房,急需進一步建立更加健全、更加細化、更加可操作的實施細則。
機關消費標準及時量化,有利于強化責任追究力度。“貪污和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早已為公眾所認同,然而卻沒有深入個別領導干部的腦海、化為行動。將于今年10月1日施行的《機關事務管理條例》,加強了監督檢查、強化責任追究力度,甚至提出由任免機關或者監察機關對責任人員給予警告、記過或者記大過、降級或者撤職處分。要增強條例的威懾力,就必須對那些敢碰“高壓線”的人及時處理,以儆效尤。(作者:黃 冠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戴 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