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臧英年
農民養生首需關注
□ 臧英年
所謂養生在先,養老在后,養生得當就自然舒緩了養老問題的嚴重性,養生得法就自然增加了身心的健康和找到農民“看病難,看病貴”老大難問題“釜底抽薪”的最佳對策。
筆者在“民生周刊”2012年第40期里看到卷首登載的《農民養老更需關注》。主要說明農民養老困難重重,要解決有關問題不能單靠家庭的力量,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會的支持。
如今筆者要提出另一關乎農民的現實和迫切問題,那便是“農民養生首需關注”。所謂養生在先,養老在后,養生得當就自然舒緩了養老問題的嚴重性,養生得法就自然增加了身心的健康和找到農民“看病難,看病貴”老大難問題“釜底抽薪”的最佳對策。
當前的現象是中國男性農民幾乎是人手一煙,吞云吐霧,這造成個人身體健康重大的損害,家庭經濟重大的負擔和家庭幸福重大的衰退。
吸煙是多種常見疾病的誘因和惡化因素,這包括中風、心臟病、肺癌、肺氣腫、脈管炎、糖尿病、牙周病、和白內障等。中國農民幾乎個個吸煙,便也自然成為年老后百病叢生的后備大軍,從而邁向“看病難,看病貴”的絕境,最后是痛苦掙扎,難以挽救,求生不得,家毀人亡。
但當前農村的處境是,國家政策還沒有考慮和照顧到農民在吸煙方面遭受的苦難。農村干部煙酒成習,無暇理會農民煙害之嚴重和痛苦。社會的關注,包括控煙人士的目光,也沒能重視農村在煙害方面的疾苦,而吸煙農民本身也沒有足夠的知識、了解和手段可以“拒煙在先,戒煙在后”。農民一旦隨俗吸煙,必然吸煙成癮,難以自拔。最后,煙害就成為農民和農家致貧、返貧和致命的必然因素了。
中國十三億人口中仍有半數住在農村。如今不少青壯年子女都外出打工,留守農村的年邁父母就會缺少親人照料,他們又往往要負擔起照料留鄉孫兒孫女的責任,這便也是雪上加霜更加辛苦。當前農村“空巢”的比例與日俱增,已逼近40%。煙害作祟,老人無助的情勢繼續惡化,就會形成農村衰敗不穩的局勢,這種發展趨勢不容忽視。
中國的農民最為純樸可愛,他們勤勞工作,日以繼夜,但求溫飽,所盼無多。但是,他們也是人數眾多的弱勢群體,是“沉默的大多數”。沒有精英人士的關注,社會的支持和國家的投入,他們將不斷在困苦里掙扎,在無言中受苦。在政府多次發表“三農政策”的紅頭文件里,也沒有涉及農民吸煙受害的嚴重性和應對之策,這種疏失急待彌補。
筆者在中國已義務從事控煙工作逾20年,對農民遭受煙害的現況有些了解,農民養生的要點之一是拒絕煙害,健身自保,要促其實現“更需要政府的投入和社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