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資源不可盲目“VIP化”
近來一則“深圳地鐵要設VIP車廂”的新聞,令輿論一片嘩然。幾乎一邊倒的輿情著實給我們提了個醒:公共資源的分配方向,切莫跑偏跑錯。
深圳地鐵事件備受詬病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違背了公共交通應當普惠化的基本原則。雖然在眾多的口誅筆伐中告一段落,但其背后透露出的公共資源“VIP化”苗頭不得不讓人關注。比如,公共旅游風景點建高檔會所,非VIP不得入內;公立醫院有VIP病房,機場有VIP休息室……
商業領域的“VIP化”無可厚非,但在事關民生的重要公共領域盲目擴大“VIP化”,就可能讓公平與公益“失色”。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毛壽龍表示,差異化應是普遍尊嚴之上的差異化,不能擠占公眾資源。而現在國內的某些“VIP化”披著“差異化”“特色服務”的外衣,多以犧牲公共利益、公共資源為代價,并且導致公共資源權貴化、等級化。
目前中國很多領域的普遍服務還沒有完成就轉向了分層服務階段,這種跳躍性的“VIP化”傷害了普通群體的尊嚴。在人多而資源相對缺乏的中國,普遍性服務還沒做到位,應把更多精力放在這些基礎性服務上,而不是超前追求“VIP化”。
還是拿地鐵來說,國內的很多硬件比國外好,但在環境、管理、理念等軟件方面,國內差的真不是一點。顯然,一些地方已意識到這一點。針對高峰期間乘客經常擠丟鞋子的現象,北京地鐵推出便民拖鞋服務,乘客有需要可向工作人員借拖鞋穿回家。對時下的中國,在這樣的“特色服務”上下工夫才是正道,也顯然更受歡迎。(作者:吳劍飛 蔡志明 來源:新浪)
(責任編輯/霍慶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