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云靜
“夏天一片綠,秋天一片黃,滿地大苞米,生活不見強。”這是曾經在沈陽東陵區(渾南新區)祝家街道佟家峪村流傳的順口溜。近年來,佟家峪村黨支部積極發揮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大力發展觀光農業、生態農業,實施黨員承諾制,有效保障群眾的監督權,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佟家峪村是一個以種植業為主的小山村,主要作物是玉米。村黨支部通過找專家、測土質、上網查、外地看等多種途徑,確定了種植紅樹莓作為農業結構調整的主導產業。為促進村民改變思想觀念,帶動群眾共富,村黨支部確定了“領導干部帶頭,黨員代表示范,以點帶面,以面帶片”的工作方針。
從2006年開始,4名村干部帶頭在自家地里栽種樹莓,到第二年有81名黨員和村民代表栽種,最后多數村民栽種,佟家峪村樹莓種植最終得到推廣。與此同時,佟家峪村又引進了占地100畝、投資600萬元的樹莓種苗繁育基地,為農戶提供優質純正的種苗和全程技術服務;引進了占地70畝、投資3600萬元的新大地公司,收購樹莓進行深加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產業鏈條,農民收入比種植玉米提高8到10倍。在佟家峪村的帶動下,周邊村莊樹莓種植也大幅增長,目前總數達3萬畝,產業結構調整初見成效,農民收入顯著提高。
在帶領村民實現全村經濟大發展,提高村民收入的同時,佟家峪村黨支部不斷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村里建起了文化活動中心和配套專用的文化活動室、村級圖書室,占領農村文化陣地,豐富農民的文化生活。利用冬季農閑時間,請專業法律教師對村民進行農村政策知識培訓和土地承包法、合同法等法律知識的培訓,增強村民依法有序進行民主自治實現自我管理的能力。
村黨支部通過實施黨員承諾制,從村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入手,如年齡大的黨員承諾包村內樹木養護,年輕黨員包家庭周邊衛生、清掃垃圾雜物、冬季除雪等,黨員當先鋒,帶動身邊人,收到良好效果。村民文化活動日漸豐富,法制意識不斷增強,文明素質持續提高。全村“十星文明戶”占農戶總數的95%,衛生合格率達到100%。全村多年來沒有發生一起刑事案件,也沒有發生一例群眾上訪,形成了安定團結、和諧向上、共同致富的大好局面。
佟家峪村黨支部始終以加強制度建設為重點,不斷健全完善村級班子工作制度,提高工作的規范性,把村黨支部議事制度和涉及村里大事小情的“十不準”內容制作成公示板掛在村部,村黨支部、村委會定期對村務、財務等事項進行公開,每季度召開一次村民代表大會,有效保障村民群眾的監督權。
黨員隊伍是促進全村各項事業發展的中堅力量,黨員隊伍的發展壯大和新黨員的發展也是全體黨員和村民非常關心的大事。為此,村黨支部建立了入黨積極分子培養、教育和考察制度,嚴格執行新黨員標準,確保發展新黨員的質量。村黨支部在黨員培養中實施了“一五一”計劃,即一個重心,5種重點培養對象,一項制度。一個重心,就是以青年科技人才和致富能手為培養重心;5種重點培養對象,就是以青年團員、青年婦女、種植養殖能手、高中畢業生和復員退伍軍人為重點培養對象;一項制度,就是在發展農村黨員工作中推行“積分制”,增加入黨積極分子考察考核的公開透明度。所有這些,向黨員和村民公布,采取多種方式供大家監督。特別是“積分制”的推行,根據積極分子各項表現加分和扣分,保證了發展黨員時普通群眾的參與權,使新黨員發展更具群眾基礎。
幾年來,在村黨支部的堅強領導下,在黨員充分發揮模范作用和全體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佟家峪村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精神文明、和諧有序的大好局面,村民自來水、合作醫療和學生校車均實行免費,五保戶得到供養,貧困家庭得到救助。村黨支部先后被評為遼寧省“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沈陽市“五個好”村黨組織標兵,該村也先后被評為遼寧省環境優美村,沈陽市文明村、沈陽市新農村示范村、沈陽市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等。現在,村黨支部正在搶抓渾南現代農業示范區的發展機遇,帶領全體黨員和村民掀起全面建設小康村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