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靜樂縣委書記 李德新
引深“三比一樹”教育活動成效全力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
■中共靜樂縣委書記 李德新
回顧歷史,審視現實,研判未來,靜樂縣已經進入轉型跨越的新階段和快速發展的黃金期。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省市安排部署,按照“十二五”規劃的既定目標,靜樂縣委縣政府帶領全縣干部群眾,把握機遇,乘勢而上,在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發展的具體實踐中開創新局面、實現新突破、創造新業績,經濟社會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結合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的目標要求,靜樂縣在引深開展“三比一樹”主題教育活動中,有方法,有步驟,真抓實干,各方面都取得了明顯的成效。
一是在追求真理中堅定信念。要充分認識學習與工作、務虛與務實的辯證關系,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學習“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的理論體系,執著信仰,忠誠堅守,不斷提高政治敏銳性和鑒別力,始終保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政治本色。要強化理論學習,正確理解和科學把握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思想上和行動上始終與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保持高度一致,不斷增強貫徹執行的自覺性和堅定性。要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思想路線,在解放思想中拓寬視野、更新觀念、創新思維,在聯系實際中調整心態、提振信心、奮力作為。
二是在勤學善思中提升自我。要立足崗位職責,聯系全縣發展實際,尋找差距,確立標準,根據工作需要和自身知識結構的實際情況,增強學習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要常思考、常總結、常積累,既要繼承和堅持過去的有效方法,又要探索運用體現時代特色、符合發展潮流的新舉措,真正做到學習常有收獲、思想常有進步、工作常有創新。要博采廣納,兼收并蓄,加強對各類知識的學習把握,探幽索微、啟智拓能,察時知變、提升境界,真正使自己成為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領導干部。
三是在探索實踐中創新舉措。要堅持理論聯系實際,著眼于理論知識的運用,著眼于實際問題的思考,著眼于新的實踐和發展,加快知識向能力的轉化,努力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要緊緊圍繞全縣發展大局,針對各自部門的實際情況和現實問題,把學習與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加強對上級政策的學習研究,深化對基層一線的調查分析,把握規律,強化對接,明確重點,創新舉措,努力建設富裕靜樂、生態靜樂、人文靜樂、幸福靜樂、和諧靜樂。同時,要力戒學而不恒、學而不化、學而不深、學而不用的不良風氣。
一是強化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要牢固樹立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對崗位負責,對人民負責,對自己負責,在其位,謀其政,盡其責,狠抓落實,帶頭實干,真正做到用心想事,用智謀事,用力干事,努力創造符合時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經得起歷史檢驗的新業績。要發揚勇挑重擔的過硬品質,堅持按政策辦事,按程序辦事,按規律辦事,不為任何風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敢于直面矛盾,勇于破解難題。要以高度負責的態度,忠于職守,守土有責,把握規律,順勢而為,創造性地抓好信訪穩定、人口計生、民生改善等重點工作,為黨分憂、為國盡責、為民奉獻。要履諾踐行,講實話、出實招、辦實事、務實效,力戒形式主義,不做表面文章,對上級安排的工作必須有回音,對承諾老百姓的事情必須要兌現。
二是強化開拓進取的前瞻意識。要站在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高度,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把全縣的發展目標放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國的范圍來定位,把自己的工作職責放到時代發展的大潮中來認識,把自己的工作業績放到轉型跨越的實踐中來考量,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用發展的思維解決問題,進一步增強預見性和主動性,因地制宜,開拓創新,爭先進位。要有“視而不見是愚人,不抓不搶是庸人,錯失良機是罪人”的機遇意識,樹立戰略眼光,注重長遠謀劃,強化對機遇的理解、認識和把握,結合鄉鎮和部門實際,進一步整合資源、挖掘優勢,創造條件抓住推動全縣發展和進步的有利時機,以新機遇創造新優勢,以新優勢推動新發展。
三是強化立說立行的效率意識。要注意統攬全局、兼顧各方,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又要防止顧此失彼,要把握好工作的輕重緩急、先后次序,科學配置資源和力量,努力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要始終保持雷厲風行、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凡是上級安排的任務、集體決定的事情,都要立說立行,果斷作為,務實推進,取得實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著,對于全局性、戰略性、關鍵性的重大問題,全力以赴,攻堅克難,不等待、不觀望、不猶豫,干不成不撒手,干不好不松勁,一抓到底,見到成效,真正把好事辦好、實事辦實。要始終秉承自強不息、奮力作為的工作理念,堅持務實進取者有功、甘于平庸者有錯、消極怠工者有罪的工作導向,真正做到在重大任務、重要工作中充滿干勁,在日常工作、普通崗位上盡力奉獻,構筑激情迸發、創先爭優的生動格局。
一是把做表率作為一種模范行為。要自覺加強思想道德修養,講黨性、嚴黨風、重黨紀,堅持良好的人生操守,遵守政治品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和社會公德,從思想的高度和行為的層面身體力行、率先垂范。要注意培養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正確選擇個人愛好,脫離低級趣味。要規范權力運行,堅守底線,明晰邊界,純潔社交圈,凈化生活圈,規范工作圈,管住活動圈,慎微、慎獨、慎始、慎終,始終保持先進純潔,樹立黨員領導干部的良好形象。
二是把做表率作為一種負責行為。要牢固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堅持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常思組織培育之情,常想人民養育之恩,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無私無畏、盡心盡責,履行好領導職責,發揮好表率作用,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全縣發展中應承擔的責任和發揮的作用,恪盡職守,嚴格標準,在政治覺悟、思想水平、道德修養和業務能力等方面不斷提高自己,充分發揮黨員領導干部的引領和導向作用。
三是把做表率作為一種自律行為。要帶頭遵守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經濟工作紀律和群眾工作紀律,思想上嚴格要求,行動上嚴格約束,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勵、自律。要崇尚制度、敬畏制度、嚴守制度,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防線和黨紀國法防線,經得起考驗、受得住誘惑、耐得住寂寞,真正做到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踏踏實實做事、默默無聞奉獻。
一是在團結協作中凝聚發展力量。要把團結作為一種素質來鍛煉,作為一種品德來培養,作為一種境界來追求,時刻以黨和人民事業為重,以全縣發展大局為先,自覺維護各級領導班子的團結,以班子的團結帶動全縣各個集體、各個方面的團結。要講原則、重情義,用人格的魅力增進團結,以誠相待,以德結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民主和諧,謀求發展;相互配合、相互協調、相互理解,形成合力,同創輝煌。要樹立大團結、同作為的工作理念,立足推動全縣發展總目標,打破行業界別和部門局限,互通有無,鼎力協作,真正做到思想同心、目標同向,行動同步、事業同干,著力營造全縣上下齊心協力、和衷共濟、同頻共振的工作氛圍。
二是在服務群眾中轉變工作作風。群眾是老師,百姓皆親人。要有立黨為公的政治品格和親民愛民惠民的公仆情懷,樹立群眾觀點,站穩群眾立場,滿含感情,帶著責任,認真履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神圣職責。要強化調查研究,進一步拓寬關注基層發展的領域,進一步加深對縣情民情的把握,問政于民,問計于民,應民所呼、察民所慮、解民之憂,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以良好的業績和過硬的作風,增進感情、凝聚力量、贏得支持。要嚴格按照縣級領導干部與各鄉鎮建立聯系點制度的要求,發揮優勢、強化引領,最大程度地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教育引導群眾以創業推動發展,以創業加快致富,以創業促進和諧。要對標一流、學習先進,充分認識新形勢下優秀共產黨員的時代內涵和現實定位,持之以恒,善始善終,向王元林同志學習,在學習中感悟真諦、提升境界、錘煉意志、轉變作風。
三是在創優環境中富集發展要素。要緊緊圍繞“揚正氣、樹新風、創環境、促發展”的主線,把引深開展“三比一樹”主題教育活動與保持黨的純潔性教育活動、“學習王元林,奉獻一輩子”主題活動和學雷鋒活動結合起來,與整治“吃拿卡要”問題、創優發展環境結合起來,采取有效形式,倡導文明新風,匡正道德失范,矯正不良行為,引領全民崇德尚義、向上向善,提升道德素養,激發道德熱情,踐行道德規范,改善政風、凈化商風、純化民風,在全社會營造健康文明、和睦融洽的良好風尚。要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的思想,大力倡導“人人都是環境,事事關乎發展”的理念,利用各種時機、各種平臺、各種形式,通過宣傳推介靜樂科學的發展目標、獨特的資源優勢、優惠的投資政策、良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展示和提升靜樂的對外形象,更大范圍、更高層次提高靜樂的美譽度和影響力,讓更多的人全面、準確、客觀地認識靜樂、評價靜樂,讓更大的力量關心靜樂、支持靜樂,吸引更多的企業走進靜樂、投資靜樂。要強化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提高服務效能,在服務中體現作為,在服務中樹立形象,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地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集聚要素、培育動力、拓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