趨勢
在北京,“血荒”漸成常態,也成了兩會代表委員的關注熱點。1月15日,北京市人大代表、市衛生局副局長毛羽表示,為鼓勵團體無償獻血,區縣獻血量將被納入精神文明考核體系。
毛羽表示,近年來,北京市年門急診量以每年10%左右的速度遞增,“靠天吃飯”的街頭采血量有點“跟不上趟”,去年北京血液庫存頻亮“黃燈”。為進一步增強單位團體獻血的動力,衛生部門已和市文明辦溝通,將把地區無償獻血量納入精神文明考核指標,“獻血量是衡量一個地區精神文明的標準之一”。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標普)1月13日下調了9個歐元區成員國的主權信用評級。國際輿論普遍認為,標普這次大規模調降評級無疑是對歐洲市場投下的一枚重磅炸彈,勢必給歐元區帶來巨大沖擊,使歐元區最終陷入新的政治經濟危機。
以歐元區第二大經濟體法國為例,近幾個月來法國銀行業步履艱難,股價一路猛跌,巴黎銀行、興業銀行和農業信貸銀行都在“瘦身”,大幅裁員,收縮業務和從海外一些地區撤回資金。
標普發表聲明說,此番降級是由于歐洲領導人近來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不足以全面應對歐元區存在的系統性壓力。2011年12月歐盟領導人峰會所達成的協議也未能取得足夠突破,無法解決歐元區的金融難題。標普認為,財政狀況進一步惡化是歐元區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
聯合國1月17日在京舉行《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發布會,認為新一輪全球經濟衰退的風險加劇,最好的結果就是能夠避免衰退。
根據聯合國預測,2011年全球失業人口達到6400萬。《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指出,由于決策者的失誤,尤其歐洲和美國,沒能解決失業問題,防止主權債務危機與金融系統脆弱性的升級,使得全球經濟在2012-2013年的前景面臨嚴重風險。發達國家處于衰退的邊緣,很可能引發嚴重的金融風暴和經濟下滑。
聯合國進一步建議,國際社會應更有力地協調各國的額外刺激方案,將關注重點重新放在創造就業崗位、投資基礎設施、能效以及可持續能源的供應、食品安全、解決債務危機和進行中期結構性改革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