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 極
(中共古藺縣委員會 四川 瀘州 646500)
基層組織是黨在基層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基層各種組織的領導核心。為了解決基層黨組織覆蓋面不廣,基層黨組織設置不科學,影響力和凝聚力不強的問題,四川省古藺縣從基層組織的覆蓋面入手,構建“三網”工程,推動了基層組織建設。
構建黨建“局域網”,激發基層活力。著力破解“黨建一刀切,黨建無特色”的難題,將全縣劃分為“兩核三帶”黨建示范片。以古藺經濟核心增長點為中心,找準黨建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最佳切入點,將古藺鎮打造為產城一體綜合核心區;依托郎酒發展優勢,在二郎鎮打造“名酒名鎮主題核心區”; 在大寨、箭竹、雙沙、馬蹄、馬嘶等5個鄉鎮公路沿線村莊,打造山地特色農業創業創新黨建示范帶;在古藺鎮、永樂鎮沿線,突出實施“三聯工程”,打造“兩化互動”黨建示范帶;在太平、二郎沿線,打造紅色旅游黨建示范帶。通過區域劃分,特色打造,激發了基層組織活力,逐漸形成“一點一亮、一帶一色”的特色黨建“局域網”。
構建黨建“空間網”,擴展組織影響。著力破解“組織設置科學化”難題,在全縣范圍內科學延伸黨的觸角,創新設置基層黨組織。在重點項目、經濟組織、產業鏈條上設立黨組織,擴展組織空間影響力。今年以來,在二郎名酒名鎮建設指揮部、西區新城建設指揮部、永樂醬酒工業園區等重點項目上設置臨時黨委3個;在村級經濟合作組織、產業協會上交叉設立黨支部50個;在種養產業鏈上設立黨小組120個;新經濟組織、新社會組織黨工委功能更加健全完善;“創業創新型”黨組織不斷涌現。通過創新設置基層黨組織,拓展黨建覆蓋面,擴大黨組織影響力,逐漸形成“一委多能、專支專能”的廣闊黨建“空間網”。
構建黨建“聚力網”,實現“三網合一”。著力破解“就黨建抓黨建、基層組織單打一、黨建與經濟脫節”的問題,建立由組織部門牽頭,民政、畜牧、農業、工商、經商等部門協調配合的基層黨建聯席會議,定期研究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圍繞兩個黨建“核心區”、“示范片”、“創業創新黨組織”、“ 黨建產業鏈”等基層組織建設問題進行集中打捆會商,使各領域、層次黨組織產生“漣漪效應”。今年全縣投入黨建金費5000萬元,新建村級服務陣地55個,培訓黨員干部1.5萬人次。金星鄉通過遠程教育網絡,開設烤煙技術培訓班,為5000畝優質烤煙提供了信息和技術支撐;大寨鄉大寨村利用新興媒體推銷辣椒,為500畝辣椒找到了銷路。通過聯合會商機制,打捆政策支撐,建立起黨建“點—線—面—片”體系,逐漸形成“層級互動、三網合一”的強大黨建“聚力網”。
而今,在古藺縣實施的抓好“三網”工程,建強基層黨組織的“三百工程”正深入實施,黨組織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組織領導得到進一步強化,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服務群眾、凝聚人心、促進和諧的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