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敏
(湖南城市學院 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湖南 益陽413000)
該工程基地由4條道路圍合而成,地塊東西寬約640m,南北最長距離約1100m,最短距離約680m。基地東面為商業中心區塊,集商業、文化娛樂和高級商務于一體的商業中心區。北面為新城綜合區塊,以行政辦公,商業金融、醫院、賓館、居住等功能,西面則為山體。基地內部建筑以當地村民居住建筑為主,因周邊道路建設已拆除部分建筑,基地內部建筑主要集中在東北角高地處,建筑面積約7800m2。
(1)規劃定位。將公園打造為一個“山、水、城”相結合,集城市門戶展示、觀光游覽、文化傳承、休閑養生、生態保護、防洪蓄水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城市綜合公園。
(2)發展目標。通過某公園的發展,提升衡陽城市形象、增強城市競爭力,從而帶動周邊地塊建設。為上衡山市民和游客提供一個文化展示、休閑娛樂、健身活動的開放性場所,提高人民生活環境品質。打造一個具有強大發展潛力、省內外知名的現代綜合性公園。將南岳秀麗縮影于此,打造成為南岳區乃至衡山旅游區的標志性門戶景觀。
由于項目地塊所處的面山臨水的區位位置,將地塊內外、遠近觀景視角結合周邊自然景色,融合山水秀美將衡山勝景縮影于此,成為南岳的城市門戶。
公園內濃縮衡山地區的獨有性文化特點,有機匯集文化符號,合理構筑各個功能分區,以滿足周邊各類人群需要;公園作為芷觀溪和興隆水庫的泄洪通道的功能得以保障。
梳理公園內外道路,提高道路通暢性安全性和可觀性,在打造南岳城市門戶景觀的同時滿足衡山市民的出游、休閑、娛樂要求,同時體現一定的文化教育功能和南岳地域文化特色。
在設計理念中堅持可持續性發展的原則,貫徹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的生態設計手法,尊重自然,借助山體,優化水體,利用植被。例如在地形處理上避免大動干戈人工造景,盡量減少因建設工程隊生態環境的二次破壞和污染。從因地制宜、經濟節約的角度入手,充分尊重地域原有地形地貌演變發展的脈絡,為各種植物群落的生長尋覓適宜的區域,盡量維持土方平衡。
環境友好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公園本身與周邊地塊、道路環境、特質、功能不相沖突,符合地域特色和城市特點。二是園區內各個功能區域、節點之間在功能上、形式上不相沖突、相互契合,體現山與水的靈動、內與外的交融,游線清晰明了。三是每個植物種植群落之間各個種類植物生長不相沖突,以達到小生態圈的生長環境的和諧共生。
引入都市旅游概念,以人為本的建設理念:將都市旅游的概念引入,將觀光、科教、展示、娛樂休閑和生態保護等諸多游覽要素結合在一起整體規劃設計。同時考慮經濟效益,保障公園的不斷完善和發展。
深入分析公園基地周邊的用地性質、周邊道路和項目本身區位文化、地形地勢、功能定位等特質,以發展的眼光合理控制水域與陸地面積的比例,明確各個功能分區,確定主、次入口位置以及梳理道路游線。將衡山地區特有文化融入公園各個功能區中,建立一個地標性的綜合性公園。
方案中提取了衡山最具有特有性和知名度的祝融與火文化、福壽文化融入了佛道文化等,以雕塑、魔紋灌木、鋪裝圖案以及音樂噴泉、特色植物多重文化元素、文化符號等。文化主軸主要為主入口旁的火文化廣場至水中祝融巨雕構成南北縱向文化軸線,以體現祝融文化和中國的火文化;另一條軸線從親子活動區、新天地游覽區(福文化)至濱水濕地區(壽文化)構成。以親子之樂、品茶對弈等方式讓人們去感知幸福所在,謂之為福;將活動健身、修身養性、天人一體的體會融合佛教和道教的心境、禪意,引導人們健康生活理念,謂之為壽。
公園作為一個文化載體,從視覺、聽覺、嗅覺多個方面將衡山特有文化傳遞。針對路過此地游客、周邊生活居民以及園內游客,通過多維視覺感官的分析和塑造,將公園富有文化底蘊的特色全方位展現出來。
將名稱由“南岳某公園”改為“南岳新天地”。出于市場營銷的需要,把項目從游覽者眼中傳統的“城市公園”印象中擺脫出來,構建新的園區形象。新的名稱更具有神秘性,更顯大氣,更顯現代韻味。
按照公園的外圍地塊性質以及公園本身規模和定位,規劃方案中將整個園區分為一線,四點,六區。
(1)一線。從公園北部臨文體路至禹王路中段至園區西南角劃成一條彎月形狀弧線,形成了景觀主軸,與“某”名稱相符。圍繞這條主軸構建各個功能分區和景觀節點。
(2)四點.在“彎月”主軸線的兩個端點以及中心廣場、新天地休閑區構成了公園4個景觀中心點,由此四點為中心構成景觀發散點,形成、連接各個景觀區域。
(3)六大區。根據周邊地塊用地性質和公園景觀結構,由北而南依次形成親子活動區(老人兒童活動區)、水上觀景區、主入口(主廣場)景觀區、新天地休閑景觀區、濱水濕地景觀區和原生態景觀區六大區域。
某公園的建設將作為南岳新的門戶形象,充分展現南岳新的城市風貌,給南岳旅游增添靈氣及財氣,提升南岳衡山的旅游品位。
凈化空氣和提高人們的健康水平。高質量的公園具有凈化空氣,防治污染,增加氧氣等方面的功能。據研究表明,每公頃闊葉林生長季節,一晝夜可吸二氧化碳約為1.0t,每公頃樹木每年可向大氣層排放氧氣0.73t。因此,區域的空氣質量將得以改善,人們的健康水平也會有所提高。
公園提取衡山當地具有主導性和獨有性的文化特征,以廣場、雕塑、音樂等多重手法從視覺、聽覺及觸覺等多方面展現這些文化精粹,使游客在觀景游覽的同時感受濃厚的文化氛圍。
項目實施后,將改善治理生態環境。該地區公園面積將會增加,植被蓋度增大,人民群眾有了良好的生存空間和環境,生產積極性和勞動生產率均會得到提高,這將促進國民經濟的協調發展。
通過開展各種形式的科普宣傳和教育,加大了對公園的保護和宣傳力度,增強了市民愛護公園、保護公園的意識,豐富和提升了公園生態文化的內涵和層次,使保護公園和環境成為每一個人的自覺行為和光榮職責。
某公園項目是一項以公益性為主的工程,將對南岳區城市發展及生態環境的建設起著促進的作用。某地建設可以解決600余畝農田的灌漿需水,而且可以為南岳衡山因無水而憾的衡山旅游業提供一處亮麗的風景。某上游有興隆水庫,在雨量較大時上游會把多余的水量向下游排放,是芷觀溪和興隆水庫的泄洪通道。
同時,公園生態系統通過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與大氣進行交流和交換,固定大氣中的CO2,同時釋放O2,對維持地球大氣中的CO2和O2的動態平衡,減緩溫室效應,以及提供人類生存的最基本條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水域夏季通過吸收熱量、水分蒸發降低周圍的溫度,增加空氣的濕度和降水;冬季緩慢釋放熱量,使氣溫不至于過低,形成區域小氣候。
公園生態系統在其生長過程中不斷地從周圍環境中吸收營養元素,固定在植物體內,用森林對養分的持留來評估森林生態系統在營養元素循環的服務價值,價值大小取決于森林面積、森林質量、單位面積森林生態系統養分持留量和持留時間以及市場化肥價格。
某公園的建立,能夠聚合更多文化資源,深化旅游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南岳旅游業的發展,同時能較大地推動地方第三產業的發展,進一步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增加社會就業,拉動地方稅收增長。例如經粗略估計,從項目的建設、推廣、運作、服務等方面看,總體約能增加2000余人就業。公園的建立不但可以推動宏觀的全社會經濟發展,還可以讓周邊的居民體會到直接的經濟效益。并且有利于開展多種經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提高當地居民收入。
[1]徐 清.景觀設計學[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0.
[2]姚亦峰.中國古代園林設計中的自然理想觀[J].人文地理,2002(3):112~113.
[3]牛青青.試論中國傳統造園藝術在城市公園中的應用[D].北京:北京林業大學,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