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祿
吉林電視臺,吉林長春 130033
當前的媒體競爭日趨激烈,而對農電視節目則迎來的前所未有的廣闊發展前景。由于黨和國家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對農電視節目便因此具備了發展所需的良好政策環境。各地的電視臺紛紛認準了這一類節目的發展空間和潛能,不斷推進對農節目的發展。當前,我國的對農電視節目具備了諸多的機遇和優勢,同時對農節目的發展也必然會有新的突破。
在《國家十一五時期文化發展規劃綱要》和《中央辦公廳、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文化建設的意見》這兩個重要文件中,均明確指出要增加政府的投入,加大文化資源進一步向農村傾斜,進而逐步改變城鄉之間的文化發展的不平衡。此外,文件還提到,中央和升級的電視臺應該加強關于農業和農村的報道,包括增加農村節目和欄目以及相關節目、欄目的播出時間。對于農業大省,則要求其電視臺要盡力開辦農村頻道。綜上可見,當前對農電視節目的發展毫無疑問具有了政策環境方面的優勢。因為有了相關政策法規的支持,對農電視節目至少在具體操作上就可以少走不少彎路了。在從長遠來說,如此有力的一個政策環境非常有利于對農電視的品牌頻道和名牌節目的建設和發展的。
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廣播電視節目的“村村通”工程已經局的了顯著的進展。據了解,截止到2010年,全國擁有20戶以上村民的自然村全部都完成了“村村通”建設。“村村通”所建設的區域內的農村觀眾都可以收看到中央以及地方共約8套以上的電視節目。而對于偏遠地區的農民觀眾來說,他們也可以通過“村鍋”實現對于最新電視節目的及時、有效的收視。可以說,“村村通”這個農村廣播電視的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已經極大的改善了農村的收視情況,大大滿足了各地農村居民對于電視的收視需求和欲望。以吉林電視臺為例,其開辦的鄉村頻道通過無線網絡已經實現了對吉林省每家每戶的有效覆蓋。即便是那些沒有安裝機頂盒的觀眾,只要通過無線信號還是可以收看吉林電視臺的鄉村頻道。如此,吉林各地的農村居民的收視需求便得到了很好的保證和滿足。而同樣的,隨著農村電視覆蓋網絡的逐漸完善,對農電視節目的影響力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其發展的空間變得更加廣闊。因為受眾變得越來越廣泛了,對農電視節目在激烈的媒體競爭中就有了足夠的底氣,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在農閑時節,農民最為廣泛的生活內容就是看電視。國務院發展中心2000年發布的《農民對于電視網絡建設的需求——關于1047位農民間卷調查的簡要分析之二》就明顯指出:在多項的選擇的條件之下,有高達78.9%的人選擇此種行為。當前,城市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城市觀眾的注意力更是敢賭的分散,相比之下,農村居民可以說是電視最為忠實的觀眾。農村的電視觀眾不但數量多、比例高,而且收視的時間也長。毫無疑問,如此深厚的群眾基礎必將為對農電視節目的未來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和空間。
良好的節目質量是任何一種節目生存發展的必然條件之一。對農電視節目即便有著極為有利的優勢,也不能例外。至于如何搞好節目質量,則大致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一是準確的定位。通常來說,對農電視節目的定位都是相對簡單和明確的,大致是根據“三農”展開敘述和安排;二是精心的策劃。對農電視節目不但是要給農民看的,更要讓農民愛看。如此,精心的選題策劃就必不可少;三是嚴謹的制作。對農電視節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很多節目都是為農民觀眾提供個反面的農業資訊,因而其播出的時效性和準確性就顯得尤為重要。
農村的新技術、新問題也是層出不窮的,據此,對農電視節目就必須及時跟上時代的腳步,不斷推進節目的創新。所謂的節目創新不但是追逐新事物、新問題,也可以是對已有的資料進行整理而發現的新特點。此外,可以通過與各地村鎮政府、接到、婦聯和社區等的協調與溝通,尋找一下新聞事件和典型人物。當然,農業專家對于對農節目的建設也有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適當加以利用,比如請他們向廣大的農村觀眾解答一些新產品、新糾紛、新疾病等于農村居民生產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另外,氣象天氣一直都是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都非常關注的話題,對農電視節目可以據此與當地氣象部門加強合作,為農民發布第一手的天氣預報,為農民的生產提供參考。
大眾傳媒不但為農村的發展提供各種信息,而且這些緊跟時代腳步的新信息、新觀念能夠有效打破農村一些陳舊落后的習慣和觀念,推動開放意識和市場意識在農村的逐漸形成。對農電視節目是為廣大的農村居民服務的,節目性質也多是公益性的。這一點就決定了對農電視節目的建設和發展決不能脫離開農民,不能脫離公益性質。此外,單靠電視臺自己是很難把對農電視節目做大做強的。綜上來看,對農電視節目要想做大做強,就必須將政府部門的相關涉農政策法規與節目的公益性質相結合,從而爭取政府加大對農電視節目的投入。
總而言之,隨著“三農”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電視作為農村覆蓋面最廣、受眾最多、影響力最強的媒體,毫無疑問將將承擔起歲弄宣傳和味濃服務的使命。它既是聯系政府部門和農村居民的重要橋梁,更是農民了解世界的一個窗口。正因為電視的意義非比尋常,使得對農電視節目這一主要的載體更是作用巨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農電視節目的建設和發展具備極為有利的各項優勢。未來,對農電視節目的發展主要就是抓好“質量”、“新”、“公益性”三大關鍵詞來加以努力。
[1]王蘭柱.讓未來變得更清晰[J].收視中國,2010,1.
[2]譚英,趙士文.中國農村電視節目需求探討[J].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3]劉習良.中國電視史[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434.
[4]張立偉.傳媒競爭 法則與工具[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