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飛云
神東天隆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內蒙古鄂爾多斯 017200
礦用加速器在我國的煤礦生產企業當中擁有著非常大的應用規模,尤其是在煤炭皮帶輸送機、刮板輸送機、井下設備等上均配備了礦用加速器。筆者有著多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對礦用加速器的重要性認識深刻,為了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有益的借鑒,本文簡單分析和探討了礦用減速器常見故障及其排除方法。
正常工作的礦用減速器的聲音比較穩定,如果出現了異常的聲音或者噪音則提示礦用減速器本身故障。一般而言,導致礦用加速器聲音異常的原因主要有下述幾個方面:首先,未能夠定期更換潤滑油,導致油中的雜質增多,致使減速器出現工作噪聲;其次,未能夠依照規定對軸承間隙進行適當調整,導致減速器出現工作噪聲;最后,某些零件存在松動或者是齒輪嚙合不準、齒輪斷齒等導致減速器出現工作噪聲。
導致減速器漏油的因素比較多,綜合起來主要包括下述幾個方面:首先,箱體結合面的密封效果不達標導致的漏油;其次,軸承端蓋的連接螺栓連接不良導致的漏油;再次,金屬密封套或者是端蓋的尺寸與標準要求存在著差異導致的漏油;最后,密封圈油封損壞導致的漏油。
導致軸類失效的常見原因一般分為下述3個方面:首先,蓋類、緊固環、齒輪等這些軸類的配套部件的尺寸不符合標準,導致這些軸類與這些部件配合得不夠緊密,最終出現失效;其次,重復利用相同的一個軸,導致該軸易磨損的部位出現嚴重磨損,嚴重偏離了圖紙的設計要求,必然會在使用一段時間之后失效;最后,由于加工不到位、軸肩過渡處圓角半徑過小等因素,在應力集中之后軸臺肩部分便非常容易出現斷裂情況。
導致齒輪失效的原因較多,總結起來,主要體現在下述四個方面:首先,齒輪之間的接觸長度過短、齒輪齒向精度不符合設計標準等會導致齒輪在工作過程中出現比較明顯的偏載現象,導致齒輪在使用不久之后便出現損壞,所以該種問題一般出現齒輪工作的早期;其次,堅硬物體混入到工作中的齒輪之間,導致輪齒損傷,最終導致齒輪失效;再次,齒輪制造、加工過程中存在著嚴重缺陷,一般而言制造齒輪材料的化學成分均有著明確的要求和規定,如果成分構成不符合該規定則必然會在使用壽命內便出現齒輪折斷等現象,另外,齒輪的熱處理、滲碳處理等均有嚴格要求,如果加工工藝不精,則齒輪便容易出現點蝕現象,并逐漸擴大,最終發展成為條狀、片狀的凹坑,最終損壞;最后,工作中荷載突然急劇增大,導致齒輪突然過載進而出現折斷問題,或者是齒輪嚴重磨損之后沒有進行更換,導致輪齒厚度不夠,進而出現輪齒折斷現象。
首先,對軸承間隙進行合理調整;其次,觀察潤滑油油質變化,必要時及時進行更換;再次,觀察潤滑油油量變化,油量變少時應該及時添加清潔潤滑油;最后,觀察齒輪嚙合情況,如果發現損壞則需要進行及時地更換。
首先,查看油封和密封圈是否完好,如果損壞或者存在異常則需要依照減速器的實際要求及時進行更換;其次,對端蓋和箱體之間的緊固、上下箱體之間的緊固必須要確保螺栓擰緊,如果擰緊之后仍然存在著漏油問題,則需要對緊固面進行清理并涂抹適量的密封膠,最后擰緊螺栓進行觀察,通常不會在繼續漏油。
首先,軸臺階過渡圓角半徑可以進行適當地增大,此舉能夠比較有效地降低軸在剖面突變位置的應力集中問題,同時也能夠比較有效增強軸的抗疲勞性能;其次,軸的材料選擇必須要認真慎重,需要充分滿足軸的工作要求,另外對于軸進行熱處理時,需要嚴格依照圖紙設計要求進行,確保軸的硬度良好;再次,確定軸的使用條件和使用環境,進而計算出軸的剛度需求和強度要求,如果無法滿足軸的剛度需求和強度要求,為了適應工作的當度需要和硬度要求,那么需要重選擇一款承載能力大的減速器。
首先,明確說明嚴禁減速器處于長時間的過載狀態,并要求配套與之適應的電動機,避免電動機功率過大或者過小;其次,更換齒輪時必須要高度關注齒輪制作材料是否符合標準,同時全程跟蹤檢驗齒輪的熱處理情況,有效控制齒輪質量;再次,工作過程要多加留意或者制作相應的格擋裝置,防止堅硬雜質掉入箱體內,導致齒輪損壞。
總之,礦用減速器能夠始終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下,不僅關系煤礦企業的正常生產,更關系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作為維持煤礦正常生產的重要裝置和設備,我們必須要對礦用加速器進行科學合理地維護好管理,使之能夠始終保持在良好的工作狀態下,這不僅關系煤礦企業的正常生產,更關系煤礦生產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必須要思想上給予高度重視。
[1]溫偉剛,張金鵬.同向平行雙螺桿擠出機傳動齒輪系的多目標優化[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1(1):102-103.
[2]趙凱,龍思源,彭文華,朱楷,羅通.驅動橋弧齒準雙曲面齒輪副間滑移的研究[J].車輛與動力技術,2008(2):201-202.
[3]李秀蓮.基于船體變形及齒間摩擦的斜齒輪齒根彎曲疲勞強度計算[J].兵工學報,2008(8):125-126.
[4]楊小芳,李建華,方宗德.基于MATLAB的齒輪傳動的優化設計[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2):15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