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湛江市科協
為“五年崛起看湛江”作出新貢獻
文/湛江市科協
在“五年崛起看湛江”的跨越式發展進程中,如何發揮科協組織的作用,廣東省湛江市科協在過去一年中進行了多方面的有益探索,受到了廣大科協工作者的歡迎,也受到了地方黨委政府和上級科協組織的肯定。
湛江市科協把加強學習作為深入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提升廣大科技工作者素質的重要舉措,通過組織學習胡錦濤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組織學習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公報,使廣大科技工作者進一步明確了政治方向,增強了責任感、使命感,積極擔負起科技創新和普及科學知識的責任。
科協還把廣泛學習、宣傳中國科協“八大”會議精神作為貫徹實踐科學發展觀的重要內容。中國科協“八大”隆重召開后,中國科協“八大”代表、市科協主席黃東云主持召開了市科協機關、市科協常委和各縣(市、區)科協主席會議,帶領有關人員到湛江港務集團專題傳達中國科協“八大”精神,通過學習、宣傳中國科協“八大”精神,凝聚共識、提振信心、團結奮進,全面推動全市科協工作的發展。
為提高科協工作人員素質,適應湛江市跨越式發展需要,市科協制定了《湛江科協人行為規范》,使科協人行為更文明,工作更有效率,服務更到位。
全市各級科協及所屬團體,充分發揮科學技術、人才智力和組織網絡優勢,團結帶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圍繞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調查研究,推動科學技術進步,大力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湛江跨越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積極開展調查研究,為各級黨委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圍繞黨委政府的發展要求,積極組織和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深入調查研究,凝聚智慧,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湛港科學工作者聯誼會成員圍繞香港、湛江的交流合作撰寫調研文章,推動了湛港科學事業的共同發展;組織開展“湛江市第八屆自然科學優秀學術論文和優秀建議獎”評選活動,共有53篇學術論文和7篇建議獲獎。
深入實施“科普惠農興村計劃”,為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首先,在全市五縣(市)四區全面開展了“四送一訓”科普惠農活動,即送農資、送科技、送新項目、送新成果,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推動現代農業、綠色農業和生態農業的發展。其次抓好農村科普示范基地、農業專業技術協會的建設,培養農村科普帶頭人,充分發揮其示范帶頭和輻射作用,為推動新農村建設服務。徐聞縣利民北運果菜科普示范基地、廉江市園林花卉被評為2011年全國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雷州市梁偉被評為全國科普惠農興村科普帶頭人。再次,市科協與市財政局聯合組織了2011年湛江市“科普惠農興村”項目評選活動。經專家組評審,評定遂溪東港蔬菜協會等6個先進集體和林達賢等2名農村科普帶頭人,分別給予財政資金5萬元和1萬元的扶持獎勵。市科協還協助中國科協農技協和省科協農技協在湛江舉辦基層農村專業帶頭人培訓班,有80多人參加培訓,取得良好效果。廉江市科協、遂溪縣科協被評為廣東省“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集體,市科協主席黃東云、市財政局黎曉冬被評為廣東省“科普惠農興村計劃”先進個人。
全市各級科協及所屬團體,大力實施“人才強市”戰略,積極履行橋梁紐帶職責,密切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堅持以竭誠為科技工作者提供優質高效服務為根本任務,搭建服務平臺,宣傳和表彰科技工作者,使科協真正成為“科技工作者之家”。
召開了全市學會改革工作座談會,傳達省會議精神,部署了市學會改革工作。50多名學會秘書長圍繞“繼續深化學會改革,因地制宜推進學會工作創新發展”的主題作了深入探討,推動了學會工作的開展。
開展增強素質提高能力的專題培訓活動。市科協組團赴天津參加了第十三屆中國科協年會,圍繞“科技創新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作了專題調研,與會人員還參觀考察了中國科技館。
搭建學術交流平臺,促進學科發展。市科協與航海學會共同舉辦“近三十年湛江轄區海事分析研討會”為湛江港口經濟發展獻謀獻策。組織市保健養生學會、預防醫學會、糖尿病教育防治協會、氣象學會等積極參加2011年度“廣東省科協第九屆學術活動周活動”,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搭建開放式的學術交流平臺。據不完全統計,今年市科協指導和各學會共同舉辦的各類學術活動150場次,參加人數達16800人次。
大力宣傳和表彰科技工作者,營造良好社會氛圍。2011年評定表彰了劉珍才等20位湛江市優秀科普工作者。通過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充分調動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為湛江經濟社會發展作貢獻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全市各級科協及所屬團體,認真學習和宣傳《科普法》,深入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動員廣大科技工作者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在農民、城鎮居民、青少年等重點人群中大力開展各項科學普及活動,不斷提高全民科學素質。
發揮科協牽頭作用,充分利用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平臺,聯合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力量,組織開展好主題科普活動。共組織開展了“防災減災日”宣傳周活動、“全市科技進步月”活動,以及舉辦全國科普周宣傳活動。利用社會資源,建成了海珊瑚主題餐廳科普教育基地。
把“科普惠農興村行動”作為著力點,以提高農村干部群眾的科技素質、促進農村生產力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為重點,深入農村開展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活動。組織了大學生200多人到遂溪縣草潭吳家小學和麻章鎮開展“三下鄉”活動,評選了全市“科普惠農興村”項目,組織開展了“四送一訓”等活動。
以創建科普示范社區為目的,以科普長廊為載體,廣泛開展城鎮社區科普活動,促進和諧社區建設。通過促進科普進街道、進社區、進家庭,不斷提升社區居民的科學素質。不完全統計,共發出科普宣傳資料2萬多份,展示圖片(作品)3000多幅,受眾10萬多人次。推薦霞山區錄塘社區成為省級科普示范社區。
積極開展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市科協與湛江師范學院物理學院舉辦了“大學生街頭物理大賽”;市科協組織舉行了全市青少年“海洋生物科普宣傳周”活動;市科協、市教育局、市體育局聯合舉辦了湛江市青少年航空航海模型大賽,全市共有7000多名青少年參加各個項目的比賽。航模大賽選拔出8名選手參加全國比賽,獲得一等獎1個,二等獎2個,優勝獎5個。在第26屆廣東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湛江市19名中小學生攜帶13項科技創新項目參加比賽、5項科技實踐活動和20幅科幻繪畫參加展示。經學生現場答辯、專家組評審,獲得科技創新項目一等獎1項、二等獎7項、三等獎5項,科技實踐活動一等獎1項、三等獎4項,科幻繪畫二等獎1幅、三等獎5幅。
通過提高科協服務能力。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和創先爭優等主題活動,加強機關制度建設;通過嚴格考勤制度、財務制度,特別是通過實施《湛江科協人行為規范》,不斷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增強“三服務一加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機關作風更扎實,服務能力進一步提高。
充分利用湛江市科普網站,加強網絡聯系和信息交流.發揮網站發布信息快捷的優勢,加強宣傳,并積極收集基層工作信息上報,做到上傳下達,互動交流,2011年市科普網站發布圖片和宣傳報道200多篇。
認真辦好《湛江科技報》,打造科普交流宣傳平臺。《湛江科技報》作為全國地級市唯一一份擁有全國刊號的科技報,大力開展了科普推廣和科技自主創新宣傳、農業技術推廣等工作,發揮了積極的作用。《湛江科技報》聯合市科協、碧海銀沙網站開展的2010年湛江十件科技大事評選活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市科協加強對基層科協的指導和支持,推動縣(市、區)科協工作進一步優化和領導班子年輕化,人員素質明顯提高,服務能力進一步增強。全市各(縣、市、區)科協都建有科普示范基地和農技協,工作有突破有創新。
總結走過的探索之路,是與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科協的正確指導分不開的。我們的探索也僅僅是個前奏曲。下一步,我們將著力推進學會改革發展,強化和廣泛開展科普工作,全面做好科協建設的各項基本工作,在湛江崛起中發揮好我們“三服務一加強”的作用,為“五年崛起看湛江”作出新貢獻。
責編/齊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