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威旺 鄭超鋒
(1.建業住宅集團〈中國〉有限公司 河南 鄭州 450000;2.漯河建業昌建置業有限公司 河南 漯河 462000)
1.1 墻面不平整,接縫不順直;
1.2 墻面污染嚴重,觀感質量差;
1.3 開裂、空鼓、脫落;
1.4 墻面滲漏;
1.5 排磚不規范。
根據以上問題的簡單介紹,外墻粘貼飾面磚有它不可否認的優勢,然而,一旦控制不好后果也非常嚴重。墻面不平整、接縫不順直、污染這些質量通病只是觀感上的,從審美的角度看著不雅而已,不會造成惡性事件;可是,開裂、空鼓尤其是脫落就比較可怕了。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筑也喜歡采用面磚,一旦出現問題,會造成嚴重的安全隱患。
究其外墻粘貼飾面磚質量通病產生的原因,根據建筑工程自身的特點,還是“人、機械、工藝、材料、環境”這五大方面的因素。下面就每項質量通病簡要的談談防治措施:
3.1 墻面不平整,接縫不順直的防治措施
3.1.1 前期主體結構及二次結構施工期間,應提前制定防范措施,減少幾何尺寸偏差。基層打底時更應嚴格控制墻面垂直度(3mm)、平整度(4mm),如有偏差,及時處理,杜絕不合格工序質量向后移交,杜絕采取加厚粘接層的辦法隨意調整大面積平整度偏差。
3.1.2 注意選磚,去除不方正、翹曲的飾面磚原材。
3.1.3 墻面垂直線、水平線應使用經緯儀、水平儀放線,使用鋼絲并兩頭固定牢固,施工過程中勤檢查,防止被風吹動或被意外觸碰。高層分段施工要拉全高通線,上下銜接,嚴格控制,防止不交圈問題的出現。
3.1.4 加強交接檢、自檢和互檢,同時強化監測數據管理,配備必要的監測工具,責任到人,如每名施工人員均應備1m短靠尺,每個班組備2m長靠尺,發現偏差,及時處理。
3.2 排磚不規范的防治措施
3.2.1 基層粉刷施工前認真核對結構幾何尺寸,提前考慮飾面磚粘貼專項設計,對個別特殊部位采取相應處理措施,統籌安排,做到心中有數。
3.2.2 結合圖紙設計要求,對柱頂、梁下進行單獨處理。
3.2.3 凹陽臺、內廊跟大面,確實調整不開,需要破轉,應粘貼在隱蔽部位。
3.2.4 結合建筑50線,統籌安排樓面標高。
3.2.5 注意選磚,同規格、同級別使用在同一部位。
3.2.6 墻面污染嚴重,觀感質量差。
3.2.7 做好原材料存放期間的保護,防止雨淋。
3.2.8 堅持文明施工,做好成品保護。
3.2.9 合理組織施工順序,減少交叉污染。
3.2.10 勾完縫后沒有及時擦洗,同時注意隨拆外架子隨清洗外墻面。
3.2.11 加強成品保護,防止二次污染。
3.3 空鼓、脫落的防治措施
3.3.1 基層抹灰工程應分層進行。當抹灰總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時,應采取加強措施。不同材料基體交接處表面的抹灰,應采取防止開裂的加強措施,當采用加強網時,加強網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00mm。基層完成后,表面應清理干凈,無灰塵和污染物。尤其是近年來,很多項目都是在保溫層外部粘貼面磚,由于保溫工程的特殊性,對基礎抹灰和工藝的要求越來越高,也越來越重要。因此,加強基層的控制和驗收,是決定面磚粘貼質量的源頭。
3.3.2 嚴格按工藝操作要求和產品使用說明書要求配制粘結劑,稠度適宜(6~8cm),飾面磚背面刮漿均勻平整。
3.3.3 注意氣候環境,采取防護措施,防止夏季暴曬、冬季受凍。
3.3.4 控制飾面磚浸泡時間,在鑲貼前,首先將面磚清掃干凈,放入凈水中浸泡2小時以上,標準:不冒泡為原則;磚表面晾干無浮水后方可使用。
3.3.5 嚴格按工藝要求進行施工,控制粘結劑厚度。
3.3.6 注意前后工序銜接,基層分層抹灰與飾面磚粘貼均應保持合理的技術間歇時間。
3.3.7 飾面磚割角應大于45o,防止磚縫內粘結劑填塞不飽滿,同時注意割角的細節,盡量避免割角時破壞切面。
3.3.8 加強養護,由于現在大部分的面磚采用的都是通體的陶瓷磚,吸水率大,為了防止因收縮產生的裂縫,必須加強養護。
3.4 墻面滲漏的防治措施
3.4.1 對陽臺壓頂、女兒墻壓頂、窗臺、沉降縫等節點部位進行專項設計,出具節點大樣圖,易出現滲漏的地方應采取相應的防水、排水措施。
3.4.2 嚴格按照防滲漏、防開裂體系要求做好基層處理工作,堵塞滲漏渠道,截斷滲漏路徑。
3.5 為了保證上述工藝和要求能夠順利實現,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3.5.1 強化三個制度的落實
強化技術交底制度。任何施工隊伍進場后施工前,必須經過監理交底、施工單位交底。結合項目實際情況,在必要的情況下,應由甲方工程部組織施工單位項目部、監理部和勞務班組主要人員進行裝修階段全面技術交底培訓學習,具體不但包括飾面磚方案交底,還應結合防滲漏體系、防開裂體系、樣板施工作業指引、分戶驗收作業指引、交房標準、質量通病防治等方面的內容,明確甲方要求,明確質量驗收標準,對細節問題和施工工藝進行探討和研究,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統一標準。
3.5.2 強化工序交接驗收制度
為保證上道工序施工質量滿足下道工序繼續施工的需要,控制專業間的工序轉換,杜絕扯皮現象的發生,無論是甲方分包還是乙方分包,前后工序交接均必須辦理書面交接驗收手續,甲方工程部、施工單位項目部、監理部和前后工序分包(勞務班組)負責人均應全過程參加驗收,對驗收中發現的問題,在工序交接單上詳細記錄,并責成前道工序責任人限期解決,不解決或不徹底解決的不予移交。考慮到工程進度比較緊張,可以分批、分段辦理移交,但均必須是無問題移交。
3.5.3 強化樣板引路制度
樣板引路必須分標段、分樓號、分班組進行,并具有代表性(樣板墻應包括一個完整的窗口),監理對樣板實施過程進行旁站監理,杜絕樣板引路形式化、表樣化。樣板施工完成后,甲方工程部組織施工單位項目部、監理部和勞務班組負責人參加樣板驗收,對發現的質量問題要求施工單位限時整改,對存在的細節設計問題,及時與設計單位進行溝通,出具設計變更或技術核定進行解決;必要時組織二次樣板復驗。對質量標準、工藝要求、工法要求、質量通病防范等進行現場講解,使工人施工前就做到心中有數。
[1]GB50210-2001建筑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S].
[2]GB50327-2001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規范[S].
[3]JGJ126-2000外墻飾面磚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程[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