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華
(河北省木蘭圍場國有林場管理局,河北 承德 068450)
楊樹在我國北方分布很廣,北起黑龍江,南至長江流域,西到新疆,東至沿海,都有分布,楊樹在用材林和營造防護林上都是主要的造林品種,因此楊樹造林的技術日益重要。楊樹具有喜光喜濕的特性,要種在長日照的平地上。
選擇適宜楊樹生長的造林地,是實現楊樹速豐生產的基本條件,造林地應選擇階地、河流灘地、廢河道、地產林地、采伐跡地、退耕還林地等,土層深厚、地下水位適宜、土壤質地比較輕、土壤里沒有或者只有輕度的鹽漬化、土壤養分含量比較高的地方。具體來說,造林地的選擇條件有以下幾個方面。
(1)土壤質地比較輕。針對楊樹不同的品種,在不同的土壤下種植。比如白楊派樹種一般種在較輕重土壤上,而黑楊派樹種最好種在輕壤土和沙壤土上,也可以種在中壤和緊沙上。
(2)土層比較深厚。一般來講有效的土層厚度要大于1.0m才適宜。
(3)土壤中沒有鹽堿或只有輕度的鹽漬。正常情況下,土壤的含鹽量應該小于0.1%,地下水礦化度應該小于1g/L。
(4)土壤中含有較高的養分,一般來說,楊樹有機質含量應該在0.4%以上,氮含量應該在0.03%以上,有效氮應該在15mg/L以上,有效鉀應該在40mg/L以上,速效磷應該在2mg/L以上。水位不得低于2.5m。
(5)地下水位比較好。楊樹生長最適宜的地下水位應該是1.5m左右,在楊樹的生長期地下水位應低于1m,適宜楊樹種植的地方,
選擇好造林地后,就需要對造林地進行整理。造林地的整地是人工林培育技術措施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可分為兩個方面。
2.2.1 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是通過翻墾造林地部分土壤進行整地的方式,一般包括帶狀整地和塊狀整地。
(1)帶狀整地。帶狀整地是指翻墾造林土壤時以長條為形狀,并在翻墾部分中保留一定的原有植被的整地方法。帶狀整地有利于改善立地條件,改善土壤侵蝕,同于也方便畜力或機械耕作。一般來說,在山地進行帶狀整地的時候,要沿等高線與帶的方向保持水平。
(2)塊狀整地。塊狀整地是指通過塊狀翻墾造林土壤進行整地的方法,一般用于各種條件的造林地,整地靈活性比較大,成本比較低,整地比較省工,引起水土流失的危險比較小,它的缺點是不利于改善立地條件。在塊狀整地時,種植行是與塊狀地的排列方式一致的,山地是順坡或沿等高線成行的,平原上一般成南北方向。塊狀整地在平原、山地的各種造林地應用較多,甚至可用于水土流失嚴重的坡地、風蝕嚴重的沙地,或草原荒地、地形破碎的山地和沼澤地等。
2.2.2 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指整個翻墾造林地的全部土壤,它可非常見效地改善立地條件,同時對雜草、灌木的清除比較徹底,有利于機械化作業和林糧間作,而且全面整地可使楊樹幼林生長較好,林木比較容易成活,但是,全面整地耗資大,所花工時多,還容易導致水土流失。所以,全面整地一般用于平原地區,在秋冬時節全面耕翻土地,一般要耕30~40cm,經過冬季風化和凍融,在第2年的春天造林前把地耙平。
(1)提倡多品種造林。因為單一品種的造林容易使林木的遺傳性比較單一,當發生蟲害和產生環境變化時,單一品種的樹木適應力和抵抗力都比較差。所以,應該在盡可能的情況下實行多品種的造林。
(2)適地適樹。因為不同品種的林木其特性不同,要根據不同品種的適應性、栽培地區的自然條件、造林地立地條件,選擇適合栽培區環境條件的林木品種,發揮良種楊木的優良特性,實現楊樹的速豐生產。
(1)楊樹苗木質量和造林成活率有著重要關系,同時,苗木也會影響著林木的生長,應該選擇兩年生的苗木,也就是一年干兩年根的苗木,同時要選擇胸徑大于4cm、高度大于3.5m的苗木。
(2)在平原地區應該采用大苗造林,栽植后生長比較快,苗木的成活率比較高;在低山谷地或丘陵地區一般采用壯苗造林,一般要選擇高5~6m、胸徑為3~4cm的壯苗。
2.5.1 造林密度
(1)在立地條件比較差的造林地,應當采用密植方式。地下水位比較高的林地,可通過培育中徑材確定造林密度,一般每株營養面積達15~24m2,主伐年限為8~10年。
(2)在立林條件比較好的造林地,應該采用稀植方式,培育一級木材。一般每株營養面積為24~30m2,主伐年限為8~10年。
(3)在有計劃進行密植的前提下,間伐潰瘍病嚴重的楊樹,確保必要的株數,但是應該在種植后3年內進行間伐,否則,樹冠升高將會影響剩余楊木的生長。
(4)對于渠路造林可利用邊際效應理論,適當地加大造林的密度,但是林木間距要大于2m,行距也應該在適合的范圍內。
2.5.2 造林方法
在造林方法上,楊樹栽培一般采用大苗、大穴、大株行距、深栽,即“三大一深”的造林方法。同時,不管是植苗造林還是截干造林,都要保證足夠的栽植深度,一般栽植深度為苗木高度的15%左右。
(1)栽植方法。貫徹“三埋兩踩一提苗”的楊樹栽植要領,即先回表土,將肥料攪拌均勻,挖20cm的深度,將樹苗放入穴中,扶正后在填入表土的一半時,將樹苗輕輕往上提提,使其根系和土壤更為緊密地接觸好,然后踏實,澆上足量的水,再進行填土,踏實,在距地面15cm左右時,再澆一次水,使填土下沉,土壤和苗根密切接觸,等水滲入土壤后,將樹苗扶正并培土。
(2)苗木的處理。在運苗、起苗、栽苗的各個環節,都要注意對苗木水分的保持。在起苗前應該進行灌水,在運苗的過程中要保持苗根的新鮮性和完整性,盡量使起苗、運苗、栽苗連續進行。對于不能及時栽培的苗木要妥善的進行假植處理,把根部在清水中浸泡1~2d,剪去苗木的側芽或側枝。
(3)栽植時間。一般來說,要在3月下旬至4月初或者10月底至11月中旬進行楊樹的種植,因為此時苗根容易生根,可有效的減少苗木水分的蒸騰。
(4)栽植的深度。在比較干旱的土壤上一般栽深60cm左右,能有效地抗旱抗風,增加生根量,促進楊樹的成活;對于粘重的土壤和洼地一般來說要栽植得淺一些。
(1)合理施肥。一般來說,楊樹施的肥為尿素。第1年是不追肥的,第2年每株施肥0.3kg,第3年施肥0.4kg,從第4年開始直到采伐前2~3年堅持每年每株施肥0.5kg。可以通過在樹冠邊緣進行挖溝深埋或使用機械中耕撒施等辦法進行施肥。
(2)松土除草。如果在一段時間后放棄對林地的土壤管理,就會造成雜草叢生、土壤硬化等現象,導致楊樹產量的大幅度下降,所以每年都應該使用機械中耕對林地進行除草,以使木材生長加快,產生更多的經濟效益。
(3)防治有害生物。對有害生物的管理,一般采用“預防為主、綜合管理”的方針政策。①楊樹的葉部生蟲會造成樹葉被吃光或者提早掉葉,對樹木的光合作用產生不利影響,阻礙楊樹的生長,長期下去可能導致楊樹的死亡,所以,對葉部應該早發現、早管理,要抓住害蟲的薄弱環節,在盡量減少環境污染的前提下對葉部林業有害生物進行防治。②楊樹干部的有害生物一般是檢疫害蟲,在防治中,要抓住害蟲危害流淌樹液或排除木屑時,可采用注射殺蟲劑、用藥泥堵洞、懸掛性誘劑等方式。同時,要在造林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害蟲的蔓延擴散。
(4)整形和修枝。在秋冬或初春季節楊樹停止生長時進行整形和修枝。整形應該在第1年生長結束后開始,3~5年后楊樹高于10m后并形成通直主干時為止,整形是剪去樹枝中影響頂部主梢生長的側枝,在樹木長大后修剪樹冠處粗大的競爭樹枝,要達到楊樹8m以下通直無枝。一般來說,如果用大苗造林,在樹苗高6m以上的的3年內不修枝,3年后高6m以上胸徑10cm以上時修枝一次,可使無側枝的主干長3~4m,但是修枝不能過度頻繁。
隨著我國對植樹造林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楊樹造林的技術也變得更加重要,通過研究分析楊樹的特性和特征,了解和掌握楊樹造林的技術,對于緩解我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西北荒漠化問題日益突出的情況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應該重視楊樹造林的技術,在科學造林的基礎上,爭取使楊樹造林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胡吉成.玉米有害生物綜合防治中的系統論與生態觀[J].沈陽農業大學學報,2010(5):11~12.
[2]王忠祥,孟 夢,胡光輝,等.松實小卷蛾的危險性分析[J].西部林業科學,2009(4):55~56.
[3]席 佳,趙榮軍,費本華,等.國內楊樹培育、木材性質及其加工利用研究進展[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5):45~46.
[4]何文彪,孫向陽.論如何提高楊樹造林的成功率[J].科技信息,2009(1):101~102.
[5]龍正權.銅仁地區速生楊樹害蟲的調查分析與防治對策[J].銅仁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