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興利
(河北省隆化縣林業局,河北 隆化 068150)
河北省隆化縣現有楊樹1.13萬hm2,主要分布在川防、四旁、溝谷等地段,或集中連片或分散栽培。由于栽植時受到各種因素制約,完全落實楊樹標準化栽培的不足1/4。而大部分栽植的楊樹因沒有進行植前科學整地,規范化栽植,形成了長勢一般的“小老樹”。如果遇到一些特殊年景,這些“小老樹”則出現枯枝、死株現象,楊樹“低質林”由此形成。為了將這些楊樹“低質林”盡快恢復改造,使其早日步入正常生長軌道。筆者依據多年工作實踐,從所見到的幾種類型中,總結制定了“低質林”改造核心技術,供業內人士參考。
楊樹“低質林”特指葉片色澤不正、樹相差、感染“爛皮病”較多的楊樹幼林或近成熟林。常見類型如下。
(1)葉片色澤不正。一片正常管理的楊樹林,無論從遠看,還是近看,它的葉片色澤都非常“濃綠”,用老百姓的話說就是“黑綠”。如果一片楊樹林色澤不是“濃綠”,那么它就應該列入“低質林”范圍。凡葉色濃綠的楊樹,長勢也一定很好,反之如果葉色很淡,這就標志著樹勢很弱。樹勢弱的楊樹林不僅年生長量低,更主要的是感染“爛皮病”的株體必然出現。如果采取“頭痛治頭、腳病治腳”的治標辦法,單位面積保存的株數會越來越少。解決的唯一辦法,就是采取恢復樹勢的措施,通過加強管理,達到增強樹勢的目標。
(2)樹相差。樹相具體表現為當年中心主枝生長量葉量多少、冠幅大小,等等。以“少先隊”楊樹為例。定植的第1年中心主枝應有15~30cm的生長量;第2年中心主枝應有100cm的生長量;第3年應有170cm的高生長量,并且從第3年起,向后推遲14年,每年都應有170cm的高生長量。如果栽植的“少先隊”楊樹達不到上述指標,就說明“樹相”較差。山地楊樹達不到上述指標是受多種原因制約,但達到總量的70%是完全可以的。
(3)掉隊現象。所謂“掉隊現象”,是指初始栽植的楊樹,隨著栽培時間的延長,逐漸出現死株現象,不斷地出現自然減員。在不采取補植的條件下,單位面積樹體越來越少,這種現象稱之為“掉隊現象”。“掉隊現象”產生的原因牽涉到方方面面的問題,無論是什么因素引起的掉隊現象,最終導制的結果就是“林相”混亂,高矮不一,粗細不勻,如此任其發展下去,到頭來只能是一片“低產林”和“低效林”。
從該縣實際情況看,造成楊樹出現“低質林”的主要原因,有當初選擇發展品種的失誤,有經營管理不到位的因素,也有基礎不牢的緣故。下面就此問題,剖析如下。
(1)品種選擇。隆化縣林業局從2009年開始,已經下達了終止“北京楊”雜株繁育計劃。按照項目安排,從2012年春起,北京楊雜株正式退出生產舞臺。目前,在該縣推廣的楊樹品種就是“少先隊”品種。雖然還有少量北京楊雜株出現,但因數量少成為不了主流。正是把“少先隊”品種做為本縣主推品種,才獲得了隆化楊樹的成功。如果從區劃來界定的話,北京楊在隆化只能算是“半適宜”栽培區,根本談不上適宜栽培,且越往西移及北上,這種不適宜的現象越明顯。
(2)管理粗放。許多人總以為楊樹栽植成功后就不用再投入管理資金,這種憑天收思想極其嚴重。實踐證明,楊樹從始至終是需要人為管理的,尤其是前4年至關重要。首先,楊樹葉量較大,需水量是很高的,沒有水保駕很容易出現問題;其次楊樹是易受蟲害為害的樹種之一。例如在栽植的前1~3年,小小的大綠浮塵子就是楊樹生命的克星。如果控制不力輕者樹勢衰弱,稍微嚴重一點就能致楊樹全園毀滅,每年的9月25日至10月1日之前,是防治大綠浮塵子的最佳時期。
(3)基礎不牢。所謂的基礎,特指栽植時坑挖得不標準和穴內沒有改良土壤。對于栽楊樹來說,“深”挖穴、“深”栽植就是楊樹標準化栽培的精髓,誰掌握了這把“金鑰匙”,就等于獲得了通向成功之路的資本。世界楊樹發展先進國家意大利,一個“深”字達到了平均每畝產30m3的高產材量。在我國只要理解這個“深”字,實踐這個“深”字,達到30m3是非常容易的事情,達到60m3也不是幻想。
因地制宜,一園一策。只要每畝還有40株以上的林地,最好不要選擇重栽,而要從改造“低質林”入手,促使楊樹盡快恢復生機。要明白“低質林”形成的原因,從表象上是地上部分生長緩慢,實際是地下部分老化不前的結果,一定要走以地下促地上的科學之路。
(1)通過培土加厚土層,解決先期發展不挖坑或挖坑過淺的“先天不足”。此外還要加強病蟲害防治、合理修剪等項內容。事實證明,對所有“低質”楊樹林改造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培土”,厚度要以60cm為宜。在有條件的地方可以通過引洪灌淤的辦法完成土壤培肥,也可先將土置于地勢較高位置,通過水管沖力完成加厚土層任務。培土面積不能只限于樹根周圍,要力爭全園覆蓋,選擇的土壤要以粘土為宜,不宜選用沙土。
(2)從治標角度看,追肥是解決葉色不正的有效途徑。通過追肥可以臨時緩解樹體缺肥的狀態,所以追肥是土壤培肥的農業措施之一。另外,松土、除草、澆水也是土壤培肥的主要內容。經常松土與除草,加上追肥,土壤通透性好,好氣性微生物活動旺盛,有機營養的礦質化過程加快,這樣楊樹才能長勢喜人。
(3)在病蟲害防治上,要重點做好“葉部”蟲害的防治工作。葉片的多少和質量與樹體的生長量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說,葉片量越大,樹體的生長量就會越大,反之亦然。所以保葉就等于保長勢,要盡量避免蟲害。
在隆化縣常見的葉部害蟲,主要是“白楊葉甲”。它雖然一年發生一代,但無規律可尋,只有干凈徹底地消滅掉,除此之外別無良策。此外,還要密切關注“天幕毛蟲”、“分月扇舟蛾”、“舞毒蛾”等爆發性害蟲的發生,從源頭避免和減少對楊樹“低質林”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