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陳妹
(廣東省西江林業局仙菊林場,廣東 云浮 527300)
植樹造林是國家林業建設的根本,造林質量是林業建設可持續有效發展的關鍵,林業建設要達到高效穩定的狀態,造林質量的提高是必需的前提條件。提高造林質量,從而達到多植樹,植好樹,為國家的建設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優質的木材,越來越重要。
現在國內一些地區也很重視植樹造林,也植了不少樹,但由于具體工作不夠仔細,相關環節脫鉤,個別人不負責任,管理不到位,植樹成活率非常低,甚至出現了沒有成活率的現象。
(1)只注重植樹面積、數量,沒有整體規劃。現在有些地區,領導只要植樹的面積、數量等數字,而沒有具體去落實植樹的整體規劃,從而導致下面基層盲目地不顧地點、數量地植樹,結果有的樹土壤不合適,有的樹很密集,有的樹成活了也用不上。
(2)樹苗及樹苗栽植的質量。植樹樹苗質量和樹苗栽植非常關鍵,很多時候往往被忽略。許多植樹的只管買回樹苗,從不問樹苗質量,更不管栽植的質量,沒有科學的指導,致使樹苗的成活率極低。
(3)植樹的管理維護。植樹的管理維護也是保證樹苗成活的重要環節。樹苗栽好后,一般人都認為植樹任務完成了,樹可以自然生長就行了,這是非常錯誤的想法。沒有科學的管理和維護,樹苗很難茁壯成長,到頭白忙一場。
以上三點現象最終的結果就是:樹沒少栽,成活的沒幾棵;樹栽了卻不成林;樹活了卻不成材。白白浪費了財力、物力、人力。
植樹造林是與人類生活密不可分的,木材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資源,如何才能栽好樹,提高造林質量是重中之重。
植樹造林的首要條件就是土地問題,沒有地何談植樹。我們國家地域廣闊、土壤多樣、樹種繁多。在植樹前必需做好整體、統一、長遠的規劃,各個地區要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按照什么地區、什么土壤、什么樹種,樹種的成活周期、怎樣植樹、植多少等,還有地區對樹木的需求來制定整體、科學的造林技術規劃和方法。
植樹整體規劃完成后,下一步就是土地、土壤的治理,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整地。樹木的成長對土地的要求是很高的,不同的樹木其要求也不近相同。整地的時間最好在植樹前一個月完成。
整地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樣的土地,整地前都要進行仔細的調查、認真的研究、周密的規劃,因地制宜、因樹而栽,把地治理成最適合樹苗生長的土地。
整地的作用:通過科學、細致、合理的對植樹土地的整治,可以改善土壤的養分、結構以及水分,達到樹木生長環境的最佳狀態。同時可以盡量減少水土流失,控制地表溫度,有利于土壤微生物活動,提高營養物質的分解速度,幫助可溶性鹽類的釋放和各種營養元素的有效化,使腐殖質及生物殘體分解迅速,增加土壤養分的轉化和積蓄,從而提高造林的成活率。
3.3.1 樹苗種類選擇
樹苗的種類要根據土地的性質來選擇,也就是因地植樹。樹種一定要栽到最適合其生長的土壤里,讓樹種的生物學特性與土壤條件相適應,盡量發揮其生長潛力,達到最理想的收獲。一定要堅持因地植樹,再通過科學、合理的整地,使樹種在主客觀達到統一,最終得到“栽了就活”、“活了就長”、“長就成材”的最佳效果。
3.3.2 樹苗選擇
一定要選擇良種壯苗。要選擇通過生產實踐的,生長快、質量優、繁殖容易的樹苗;要選擇具備生產經營許可證、病蟲害檢疫證、合格證和標簽的樹苗進行植樹。
樹苗生長的基本三個要素是土壤、水分、陽光,樹苗怎樣才能得到最佳的養分和陽光呢?栽植密度是關鍵的一個環節。栽植密度,就是在單位面積里,保留一定的株數。這個密度可以根據植樹的目的來確定。
植樹造林過程到這一環節,才是真正要考驗的地方。前面所做的一切努力,到這里如果失去控制,將會前功盡棄,前期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都將化為烏有。這也是現在最普遍的現象。管理不到位、樹苗沒人維護、偷盜現象、亂砍濫伐等等,現在這樣的現象經常發生,造成樹苗沒有長成就死掉、就被砍伐掉,損失難以想象。
植樹造林后的管理應該是很系統的工作。當幼林造成后,應當對幼林進行全面封禁,要有專人看護,時刻監控樹苗的成長狀態,制定各項樹苗管護、病蟲防治、水肥管理、森林放火等制度,而且要堅決按制度要求去做,保證樹苗的正常生長。
3.6.1 自然維護
要提倡自然生物防治,注意保護益蟲、益鳥和異獸,盡可能多地繁殖它們,利用它們來控制樹木害蟲,減少樹木因蟲害而帶來的損失。
3.6.2 人工維護
造好林后應注意人工維護。首先要對維護人員進行育林維護培訓,要他們懂得育林工作的意義,熟練掌握育林的各項技術。新造幼林基本上都要經歷緩苗、扎根、生長并逐步進入速生的過程。育林工作在幼林時的根本任務,在于為其創造優越的生長環境,滿足幼樹苗對水、肥、氣、熱、光的要求,使之快速成長,從而達到很高的造林成活率。人工維護的內容包括補植、澆水、封禁管護、松土除草、扶苗培土、間苗定株、平茬、修枝、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等。在維護育樹的具體工作中,維護人員要嚴格要求自己,認真負責,不斷提高技能,把樹育好。
綜上所述,要想提高植樹造林的質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要認真貫徹以上的各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是缺一不可的,都不能馬虎大意,哪個環節出錯,都會產生不良的后果。植樹質量的提高要做到經常性、持久性,精心栽植,強化管理,這樣才能保證樹苗茁壯成長,育樹成材。
造林是林業建設發展的重要部分,更是人類發展不可缺少的。造林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著林業建設的發展速度和實效。要不斷在造林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造林質量,多造林,造好林,把造林質量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讓林業事業不斷向前發展,森林資源不斷擴大,最終達到“山山有樹,樹樹成材”的目的。
[1]張景波,王葆芳,張鴻懌,等.干旱區造林時間對楊樹造林質量的影響及影響因子分析[J].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1):67~71.
[2]黃清才.論如何提高造林質量[J].中國農業信息(上半月),2011(10):170~173.
[3]劉志新.轉變觀念、明確重點、不斷提高造林綠化質量[J].國土綠化,2003(2):55~57.
[4]李 緯,欒 偉,孔繁華.關于林業生態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的探討[J].林業科技情報,2007(3):112~113.
[5]南飛華.論影響當前造林質量的原因及對策[J].現代農業科技,2009(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