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獻寶,徐關生,吳建明,鄭必坤,李興發
(1.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鄭坑鄉人民政府林業工作站,浙江 景寧 323500;2.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林業局童嶺頭木材檢查站,浙江 景寧 323500;3.浙江省景寧畬族自治縣林業局營林公司,浙江 景寧 323500)
林區道路是林區生活、生產的重要基礎設施,它聯系著居民點、林業資源、運輸各個環節。加強林區道路建設能夠改善林業生產經營現狀,提高森林病蟲害防治和護林防火的能力。林區道路建設是實現林業現代化的基礎條件,是促進林業增效、林農增收、林區發展的有效途徑。加快林區道路建設,改善林區生產條件,促進林區經濟持續發展。林區道路是實現林業現代化、林業經營集體化的基礎,是森林可持續發展不可缺少的基本條件。建設一個可以基本保障林區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林區道路網絡,是林業增效、林農增收、林區發展的根本保證。重視和加強林區道路建設是林業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現實要求,也是景寧縣“三縣并舉”的迫切需要,不僅有利于加快森林資源的培育,進一步改善山區林業生產環境,而且能更好地提升林業現代化、“農家樂”和森林公園休閑、旅游等項目的開發,促進景寧縣林區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景寧縣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稱,具有相對豐富的林地資源、物種資源和適宜的氣候條件。有著豐富的林木資源,全縣土地總面積19.5萬hm2,其中林業用地16.2萬hm2,占土地總面積83.01%,其中有林地18.1萬hm2,占林業用地面積的93.01%,農業人口人均林業用地面積1.09hm2;竹林面積1.6 萬 hm2,占10.78%,人均擁有竹林0.15hm2。生態公益林面積8.6萬hm2,占有林地面積53.7%。全縣活立木蓄積量為761.46萬m3,森林覆蓋率達77.9%。因此竹產業是景寧畬族自治縣在林業產業中的主導產業,是景寧畬族自治縣林農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關鍵所在。
要致富先修路,產業發展是重頭,興產業交通是關鍵。要增加農民收入面臨著兩大困難:一是林業用地缺乏分類規劃管理;二是農業基礎設施落后。尤其要改善水利、交通和通信條件,才能突破制約農民增收的瓶頸,而林區道路開通解決一系列問題。
景寧縣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自然條件決定了林業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基礎地位和重要作用,林業肩負著促進山區經濟發展和維護自然生態環境的雙重使命。林區道路是林區重要的基礎設施,積極加快林區道路建設,是改善林區生產經營條件,增加林農收入的有效途徑,同時林區道路建設不僅滿足生產的需要,也是生態文明的需要,“十一五”全縣新建林區道路只有154km,進展尚不理想。
在“十二五”期間全縣林區道路建設工程按照用材林、生態林、經濟林、竹林等經營進行規劃,全縣林區道路密度達到17m/hm2,建設長度1 744km,其中建設路基寬度3.0m以上一級林道1 550.4km,路基寬度2.0~2.5m二級林道144.3km,路寬1.0~1.5m三級林道49.5km。在建設林區道路過程,相關林業技術人員進行規劃、設計、督查、驗收等工作環節,林區道路積極建設,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全縣林農增收致富的金鑰匙。
現在規劃設計林區道路建設是用1∶1萬地形圖勾繪,開工時多為平挖,容易導致坡度不合理。
林區道路建設只重視驗收,而對前期建設過程中監管不完善,監管機制不明確,導致部分林區道路建設達不到技術標準。
近幾年,景寧縣林區道路建設補助標準每公里5萬元,而大部分林區道路建設實際需要每公里8~9萬元,目前有的鄉鎮、村兩委沒有其他渠道資金來添補缺口,導致林區道路建設達不到技術標準,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大部分林區道路建設,只重視建設,缺乏管理維護,如果遇到雨季,邊溝很容易被泥土添滿,雨水沖刷路面,時間一長,路面破壞損失程度不可估計。
林區道路建設,原則上要有規劃設計圖紙,否則不予立項。
以財政、林業等部門牽頭,與鄉鎮、村兩委主要責任人達成共識,組成監管小組,并以文件形式下達。
有林區道路的村,村兩委應該建立管理維護隊伍,提供資金,進行林區道路的日常維護。
[1]郭竹蘭.林區道路的規劃設計研究[J].湖北林業科技,2010(2):126~127.
[2]趙娜佳.盤活林區道路資產存量 實行多元化管理與建設發展的思考[J].林業經濟問題,2000(5):60~62.
[3]趙海青,王海明.淺談東北林區道路規劃思想轉變的必要性[J].林業機械與木工設備,2005(10):18~21.
[4]張曉梅.“相持階段”國有林區可持續發展戰略思考[J].中國流通經濟,2006(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