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培
(廣東省西江林業局高要林場,廣東 肇慶 526070)
森林是國家的重要財富之一,森林防火十分必要,一旦森林發生火災,便會在旦夕之間將森林化為灰燼,給國家和集體帶來巨大的損失,也會使林地失去森林覆蓋,造成水土流失等自然災害。
(1)森林防火是保護生態環境的需要。森林作為人類和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環境之一,在保護生態環境以及維持生態平衡方面能夠起到重要的作用,而森林一旦發生火災,便會導致森林的功能減退或是消失,因此森林防火實際上就是保護生態環境的一種重要手段。
(2)森林防火是保護我國森林發展林業的需求。森林火災是森林三大自然災害中最頻繁、最重要、危害最大的一種,因此防止火災就是在保護森林。森林作為發展林業的基礎之一,需要在對現有森林資源進行保護的基礎之上,開展植樹造林、綠化國土等工作。
(3)森林防火也是構建我國和諧社會的需要。森林是林區居民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森林防火關系到千家萬戶的利益,如果森林發生火災,那么林區中的人民也會受到嚴重的影響。
目前,我國森林防火工作面臨著較為嚴峻的形勢,根據第四次全國森林清查結果表明,我國森林面積為1.34億hm2,林木蓄積117.8億 m2,森林覆蓋率僅為13.92%,人均森林面積還不足0.11hm2,人均林木蓄積僅為8.6m2,這些數據都遠遠低于世界人均森林面積和蓄積標準。
(1)森林防火是我國經濟發展的要求,擺脫“森林防火是小事”的思想,堅決保護好我國森林資源,盡最大可能避免森林發生火災,避免對人力、物力等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避免其對生態平衡產生破壞。
(2)本著對人民負責的原則,進行森林防火工作,保護好森林資源,讓林區能夠發揮出自身生態優勢和價值,維護森林資源的安全,保護林區人民的基本利益。
目前,我國森林防火中存在著諸多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對森林火災預防的忽視,有些地區并沒有將“預防為主,積極消滅”作為指導方針,導致重撲救、輕預防的情況發生,僅僅對火災發生之后的撲救工作給予重視,反而忽視了火災發生之前的預防工作。再如社會各方對我國森林防火工作不夠重視,在許多工作部署時都存在著死角和盲區,并沒有將責任落實到位,一些規定和規范也僅僅是停留在會議、文件、口頭上,并沒有真正進行落實。同時,還存在著火源管理不到位的情況,有些地區并沒有對火源管理制度進行嚴格執行,仍然存在著野外違規造火等情況。另外,有些地方沒有對森林防火進行足額投入,導致一些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撲火手段比較落后、通訊不發達、路網密度低等問題,且宣傳教育工作也沒有全面展開,這些都是我國森林防火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應當引起注意。
按照《全國森林火險區劃等級》中的相關規定,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方法,根據中國氣象局和林業部頒布的《關于發布〈全國森林火險天氣等級〉的通知》,將我國森林火險分為5級,并根據空氣濕度、降雨、風力等因素進行確定。目前,我國一些省和自治區的林火預測預報系統已經趨近于完善。
林火阻隔技術能夠有效地防止火災蔓延,減少火災損失,主要內容包括林區公路建設、防火線的開設、營造防火林、營造耐火植物帶、林相改造等。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林火監測技術也步入了新的里程,隨著高科技技術被應用到林火監測中來,林火監測也逐漸由原來的地面林火監測發展為高空、航天、遙感等林火監測,目前我國林火監測技術主要包括地面巡護、瞭望臺監測、飛機巡護監測以及衛星監測。
目前,我國森林防火通訊技術主要包括無線通訊、有線通訊、衛星通訊、地空通訊4種,且我國森林防火地面通訊已經基本成熟,通過郵電系統也能夠實現從我國林業局防火指揮部到全國各個省市和林區的防火辦公室之間的有線通訊。
我國林火撲救技術的研究始于20世紀50年代,由于起步較晚等各種因素的制約,導致我國林火撲救技術較國外發達國家相對滯后,但是目前我國林火撲救較以前已經有了質的飛躍。目前,我國林火撲救技術主要包括林火指揮系統、戰略技術系統、撲火機具系統等。
(1)抓好行政首長負責制,例如讓行政首長擔任各級防火總指揮,由各個相關單位的行政首長來擔任指揮部成員,并對成員的職責進行明確,在年終時進行考核。同時,要落實責任制,將責任分解落實到每一位護林員工和干部身上,將森林防火責任和人員福利、工資、職位等掛鉤,提高護林工作的有效性。
(2)加強宣傳教育工作,通過廣播、電視、網絡、手機等各種媒介來宣傳森林法律法規,讓民眾能夠樹立起森林防火意識,或是組織宣傳工作組開展一些活動來為居民增強防火意識,普及森林火災撲火安全知識。
(3)加強森防隊伍的建設,確保撲救工具足額、到位,將專職撲火隊伍和義務撲火隊伍進行結合,建設出高素質、高能力、高水平的森防隊伍。另外,可以通過組織一些培訓、實戰演習等方式來進行培訓工作,加強火災報告制度和監督制度等,加強在滅火工具上的合理配置。
(4)對火源進行嚴格管理,林業部門要定期進行巡查,林區住戶要明確責任,護林人員要保證到位,共同對火源進行管理,從根本上防止火災的發生。
(5)加強生物防治措施,清理林內的可燃物,研究制定生物防火林帶的建設標準,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加強對森林防火機制的建設,加快全國森林火險預測系統的建設,實現我國森林防火的現代化、信息化和科學化。
目前我國森林防火技術雖然與發達國家相比還較為落后,但是較以前已經有了明顯提高,在我國森林防火相關機制系統的建設中,依然存在著一些不足之處,本文通過對我國森林防火現狀和問題的分析,針對加強我國森林防火措施提出了一些個人建議,希望能夠為林業部門和相關單位作參考,共同為森林防火而努力。
[1]李海軍,陳慧敏.淺談森林防火技術措施[J].河北林業科技,2007(1):157.
[2]于明玉.構建森林防火長效機制的探討[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0(3):227~228.
[3]劉云計,翟利華.淺談森林防火宣傳工作[J].內蒙古林業,2010(9):18.
[4]陳來德.論森林防火的必要性及防范措施[J].四川建材,2011(6):206~207.